俄罗斯能源战略的亚太取向[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根据俄罗斯推出的国际能源发展战略,俄仍将以能源为杠杆加强其在世界的地位,利用能源因素发展国际合作关系,对能源、经济等问题施加作用。今后俄燃料和能源部门的主要出口战略将倾向于进入亚太地区市场,即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新油气,拓宽出口渠道,保证石油天然气产品的出口安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俄罗斯;能源;地缘;亚太战略
  中图分类号:F206;F113.3
  
  能源战略的变化不仅体现了俄罗斯未来油气工业的发展方向,更集中反映了俄罗斯能源安全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尽管俄罗斯能源专家日兹宁在写作《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一书时认为,俄罗斯尚未确立正式的能源战略。但近年来对内“控制上游、开放下游”,对外“争夺里海,稳定西欧,突破北美,开拓东方,挑战欧佩克”的石油大战略已经逐渐成形。俄政府对尤科斯企业的处理,以及俄乌、俄白之间围绕油气管道和定价权展开的博弈,都充分体现了这种战略。另外,俄罗斯推进能源出口线路多元化,力主能源价格市场化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根据俄罗斯推出的国际能源发展战略,俄仍将以能源为杠杆加强其在世界的地位,利用能源因素发展国际合作关系,对能源、经济等问题施加作用。目前,国际上最具原油消费潜力的市场有两个:一个是北美,另一个是经济正在崛起的东亚。凭借全球第二的石油储备,俄罗斯一直希望在这两个市场上比翼双飞。与生产恢复后的伊拉克石油相比,俄罗斯石油在北美很难有竞争力。所以,石油出口重点的战略东移,成为俄罗斯政界、商界与石油界的共识。而由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俄罗斯也希望通过引进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1]。今后俄燃料和能源部门的主要出口战略将倾向于进入亚太地区市场,即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新油气,拓宽出口渠道,保证石油天然气产品的出口安全。
  
  一、以亚太地区为重要方向
  
  2017年俄罗斯调整能源战略并将其延长至2030年。2017年2月1日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俄应铺设不必经过第三国的石油天然气出口管道,实行出口渠道多元化目标,保证能源供应安全。普京特别强调,无论如何应铺设通往中国的管道,进军亚洲发展中市场[2]。
  增加对亚太地区的能源出口是俄罗斯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田是面向欧洲的,即将开发的东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田面向欧洲从经济角度讲不合理,所以俄准备将东西伯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到亚太地区。2004年12月,俄联邦政府就通过了建设远东输油管道的决定。这条旨在扩大俄对亚太地区石油出口的管道西起泰舍特,东到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佩列沃兹纳亚湾,全长4000多公里,设计年输油能力为8000万吨。远东输油管道被誉为“最大的国民经济发展项目之一”,该管道的建设对俄罗斯而言尤其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蓬勃发展的亚太地区是其能源战略的重要方向,而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及铺设连接西伯利亚和太平洋沿岸的远东输油管道更是其能源政策的重中之重。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北亚地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成为俄罗斯加大能源出口的重要市场。中国、韩国、日本和印度将是俄罗斯最有前景的石油、天然气、电力、核电等能源的销售市场,到2020年,这一地区也将成为俄能源出口的主要方向。
  此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企业计划修建东、西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西线管道将运送西西伯利亚开采的天然气,由俄阿尔泰共和国出境进入中国新疆。东线管道则将萨哈林地区开采的天然气经俄远东地区输送到中国东北。俄准备从2017年起开始向中国出口天然气。
  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2017年4月表示,俄将大幅增加对亚太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预计到2020年俄对亚太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在俄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将由目前的3%和5%提高至30%和25%。俄罗斯前总统普京也曾表示,为寻求提升其作为一个全球能源供应国的政治及经济地位,该国计划大幅增加向亚洲出口石油和天然气,计划在10至15年内,将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30%出口至亚洲。2017年3月普京访华期间,中俄签署联合声明指出: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向高水平发展,对进一步深化双边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能源领域,中俄双方均采取多元化战略[3]。俄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内不断增加对亚太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出口,预计到2017年,俄罗斯向亚太地区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将分别增长15%和25%[4]。俄罗斯力图通过能源优势,实现其亚洲地缘政治安全战略,即推动以能源合作为主的经济合作,形成中日等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实现地缘政治关系向地缘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转化[5]。
  2017年9月3日俄罗斯工业与能源部颁布了№340命令,批准了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建立天然气开采、输送和供应及其可能出口中国等亚太国家市场统一体系的规划。东部天然气规划实施的主旨是在该地区建成效益良好的天然气工业并在此基础上为该地区高速度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从质量上提高居民生活水准创造条件。规划目标的落实工作遵循紧迫方法计划业已启动,并且确定了萨哈林州、伊尔库茨克州、雅库特(萨哈)共和国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四处天然气开采中心。西伯利亚和远东天然气工业开采重点已在萨哈林岛大陆架各气田(“萨哈林―1号”和“萨哈林―2号”项目)进行。俄罗斯能源战略规定了东西伯利亚石油出口方向,该方向可以促进远东及萨哈共和国新石油开采中心的建设和俄罗斯打入亚太能源市场。东西伯利亚(塔拉坎、万科尔)油田的开发和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系统的建设与东部天然气规划的落实结合起来,为提高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碳氢化合物开采量创造了良好的前景。俄罗斯东部燃料能源系统的发展方向能够促进石油天然气产业的结构调整,从而保障该产业长期的发展[6]。
  
  二、稳定国际能源市场,俄地位和影响上升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对能源的需求都在上升,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美、欧、欧佩克等国家和组织纷纷要求俄罗斯扩大石油生产和出口,以稳定国际能源市场,俄在世界能源市场的地位和影响显著上升;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和外交的需要,积极开展石油外交,普京总统为此还专门任命了一位对外能源合作特别代表到外交部兼职。2000年11月,俄罗斯政府批准《2020年前俄能源发展战略》,强调要借能源产业促进经济复苏、维护地缘利益,并将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能源资源和生产潜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出口大国,能源出口拉动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其石油、天然气出口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另外,俄政府在2004年底做出修建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的石油管道的决定,这一决定可使俄罗斯顺利进入快速增长的亚太石油市场,如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和美国,从而实现能源出口市场多元化,确保俄从石油出口中获得最大利益。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石油地质探讨院的经济学家安德烈・卡祖巴耶夫表示,俄罗斯将建设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地区的石油管线,连接起现有的管道干线,最终形成一条管线网络。由贝加尔湖至黑龙江的铁路线也将被作为石油输出渠道,形成一条由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两个地区石油供应的新通道,使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向着东方延伸。1999―2001年,俄罗斯约90%的GDP增长都得益于能源出口的拉动。能源已成为俄罗斯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条件,国际能源合作将使俄罗斯摆脱危机走上振兴之路。近年来,俄罗斯出于发展国内经济的考虑,全面拓展能源外交。亚太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对能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将成为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重要市场。俄罗斯今后的能源战略就是要实现资源出口多向性,向外界表明俄罗斯的基础设施是有长远计划的。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国、韩国、日本和印度是俄罗斯的主要能源伙伴。到2020年,这一地区将成为俄能源出口的主要方向。在未来的15年间,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将会由以往主要向欧洲市场出口,逐渐向中国、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转移。俄联邦早就有战略规划,在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建立和发展石油天然气综合体,并向潜在的亚太能源市场出口。俄以东西伯利亚和远东为依托决定健立四大天然气基地,包括:以萨哈林海域大陆架天然气产地为基础的萨哈林天然气开采基地;伊尔库茨克天然气开采基地,主体工程是科维克塔项目;雅库特天然气开采基地,该基地以恰扬达项目为主体;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天然气开采基地,核心项目是索宾斯克一派加和尤鲁布切诺一托霍莫两大天然气产地。四大基地全部投产,将使天然气产量达到167亿立方米,2020年上升为318亿立方米。四大天然气基地建成后,俄东部将形成统一的天然气运输体系,将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与此同时,也将提高俄天然气出口的能力,使俄在东北亚发挥更大的影响。

  俄罗斯与亚太国家能源合作已勾画出蓝图。俄罗斯曾提出建立东北亚能源储备的设想,以此作为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维护东北亚能源稳定的重要举措。普京还曾提议建设“从萨哈林岛到日本、从托木斯克到中国西部、从伊尔库茨克到中国东北直至朝韩”的三条能源管线。除了中日美三国高度关注石油,并且在俄罗斯展开直接竞争外,目前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整个亚太地区都普遍渴望着石油,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间,该地区能源产量在世界生产总量中只增长了0.5%,但其消费总量却从19.9%猛升到26.9%,中国、印度日益成为亚太地区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加上原有的日本和韩国,整个亚洲经济体都将为自身的石油安全而焦虑不安。
  据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石油和天然气地质探讨所预测,亚太地区对石油的需求量,到2020年增加到21.5亿~22.5亿吨,到2030年增加到24.5亿~25.8亿吨。增加最多的是中国市场(到2030年增加4亿吨)。在人口继续增长和工业运输工艺水平接近该地区先进国家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继续迅速增长。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到2020年增加到每年5.6亿~5.8亿吨,到2030年增加到6.2亿~6.5亿吨;日本的需求量到到2020年增加到3.1亿~3.3亿吨,到2030年增加到3.3亿~3.6亿吨;韩国的需求量到2020年增加到2亿~2.2亿吨,到2030年增加到2.2亿~2.5亿吨。这样,俄罗斯向亚太地区出口石油和石油制品的远景市场,在最近几十年主要是中国。
  亚太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到2020年增加到8000亿~8500亿立方米,到2030年增加到11500亿~12500亿立方米。其中中国的需求量到2030年增加到4200亿~4800亿立方米。日本的需求量到2020年增加到1100亿~1300亿立方米,到2030年增加到1300亿~1700亿立方米。韩国的需求量到2020年增加到700亿~800亿立方米,到2030年增加到1100亿~1300亿立方米。
  
  三、美日韩对俄能源的战略性需求
  
  美国是亚太地区也是全球最大与最具作用力的经济体,是全球远超过其它国家的最大能源生产、消费及进口国家。俄罗斯石油业在积极吸引美国企业参加大型能源项目的同时,也开始向美国能源行业投资。为扩大在美国的经营规模,俄卢克石油企业以71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拥有1300多家加油站和9个燃料库的美国格蒂石油销售企业。2003年俄罗斯8月18日主要报纸撰文认为,俄罗斯石油企业越来越把美国作为自己的主要销售市场之一。《独立报》的一篇文章认为,伊拉克战略目标频繁遭到破坏正在打乱美国的计划。文章说,重振伊拉克经济首先依赖于伊拉克石油出口收入,但在战争期间,伊拉克石油设施被严重毁坏,最近,石油管道等重要战略设施又遭到抢劫,美国人对发生的事件显然缺乏准备。《消息报》认为,俄罗斯石油企业越来越把美国市场作为自己的主要销售市场之一。利用伊拉克石油暂时未能大规模进入市场的机会,俄罗斯石油企业增加了向美国市场出口石油的份额,俄罗斯成为打入美国市场的第6大石油出口商。略论人士认为,在伊拉克石油重返市场之后,俄罗斯石油企业将失去竞争优势,从而被挤出美国市场。但从短期来看,伊拉克石油重返市场仍有困难[7]。
  美俄能源合作会议将把俄美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美国驻俄罗斯大使维士鲍把美俄之间广泛研讨的能源合作称作是一次彼此“双赢的战略”。从俄方来看,俄罗斯能源部长优素福夫认为这次会议应当作为一次重大事件载入史册。在经济上将促使俄罗斯更加积极地参与石油价格的制定,促进俄罗斯反垄断和支持公司与美国同行在俄石油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后的进一步合作。而据美国石油企业估计,俄罗斯石油领域每年所需投资为100亿美元,天然气领域为80亿美元。美国石油企业将创造条件往俄罗斯能源市场投资,这些条件包括:促使俄政府进一步增强征税领域的透明度,开放商业,降低俄政府官僚对投资企业的控制、增强其独立性,通过允许发展自由贸易的能源法令等。其次,在全球地缘政治中可能会把俄罗斯从一个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以及虽然拥有核武器但边境脆弱的国家提升到世界能源安全保证者(与美国一起)的地位。
  虽然在美国此次能源合作会议的成果得到了官方的肯定,但是美国专家关于把俄罗斯变成一个主要石油供应商的现实性及美俄能源合作的前景仍存有疑义。相比之下俄罗斯的态度则显得要乐观一些,从政府到石油企业都对与美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充满信心。俄方认为,如果美国真心与俄罗斯展开合作,那么俄罗斯将替代海湾国家成为美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商。尽管俄罗斯前总统普京与美国前总统布什在2002年5月的美俄莫斯科峰会上了能源合作联合声明,但是专家们对美俄能源合作与投资计划迅速升温的前景持怀疑态度,因为当莫斯科仍然反对美国里海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与独联体、中亚国家、伊朗及土耳其合作开发里海能源资源,把俄罗斯排除在外,建立不经过俄罗斯的输油管道时,俄罗斯诸石油企业均不同意美国直接投资于俄罗斯能源资源开发。布什和普京的能源合作联合声明仅仅只是表达了两国合作的良好愿望,并非是俄罗斯石油工业和里海石油合作的具体步骤。
  日本缺乏自然资源,八成以上的初级能源供应依赖进口,其中原油几乎百分之百依赖进口,煤炭98%和天然气97%依赖进口。日本近年来石油及其产品的消费量已达2.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由于资源贫乏,日本仍将是世界石油及其产品的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之一。日本正计划加大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力度。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产油国,俄罗斯拥有的丰富石油资源以及日本对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的迫切需求,使俄罗斯加大了同日本的经济合作,并希望以此为条件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资源输向日本。日本政府认为,如果能够从俄罗斯长期得到稳定的石油供应,对日本的能源安全来说,无疑是多了一道安全网。如果安纳线建成,俄罗斯的石油可以利用输油管道直接输送到日本海沿岸的俄罗斯纳霍德卡港,运输距离大大缩短,增加了石油运输的安全性,并降低了运输成本。修建安纳线输油管道的计划自曝光以来,便引起了有关各方的广泛关注。日本之所以迫切希望与俄罗斯加强在石油方面的合作,不遗余力地促成这一计划的实施,主要是出于在经济和能源战略方面的深刻考虑。日本是全球石油消费大国,但石油资源十分贫乏。近年来,日本一直努力推行能源多样化的战略,但目前石油在日本整体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仍高达50%以上,所以确保石油供应对日本的经济安全至关重要。在推行能源多样化战略的同时,日本还努力实现石油来源多样化。目前,日本石油的90%都是从中东地区进口的,而动荡不定的中东局势使日本感到,应尽量减少对这一地区的依赖,分散石油进口过度集中的风险。因此,日本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邻近的产油大国俄罗斯[8]。目前,日本所需油气主要从海湾国家进口,海上运输线就是日本的生命线,一旦发生意外(战争、政治危机等),日本的经济将受到致命的打击。因此,为了减少风险,获得稳定的石油进口,日本把进口原油的目标转向与其毗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由于俄远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较稳定,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近年来,日本开始越来越多地参加俄罗斯远东的大型资源开发项目。如从1996年开始参与了由美英日共同承担的投资250亿美元的“萨哈林1号”,“萨哈林2号”特大型石油天然气项目;1996年签订协议,1997年动工对俄扎鲁比诺进行扩建,投资2.4亿美元;1997年11月俄日签署“叶利钦―桥本计划”,对日俄关系做出了重大调整,其中的动力之一是为了从俄国取得稳定的能源供应。根据这一计划,日本帮助开发西伯利亚、远东天然气,铺设经蒙古、中国、韩国通往日本的天然气管道。日本为世界最大之煤炭进口国,煤炭保存量为785百万吨,煤被利用于发电、造纸业、水泥业及钢铁燃煤。日本自1969年开始从阿拉斯加输入LNG之后,天然气消耗量迅速地成长。在1999年天然气的使用占初级能源总额之12%。天然气的使用预料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与改善空气品质上将扮演重要角色,故日本政府试着去加速天然气资源之发展,为确保天然气安全稳定之供应,并于1994年修改日本国家石油有限企业法,允许其提供资本及借款担保给发展液化天然气领域的日本企业。

  韩国因重化工业的发展,能源消费量自1970年代中叶以来快速的成长,从1980年至2000年原油消费涨幅达近四倍之多,由于韩国本身资源有限,多数能源必须仰赖国外进口,因此随着经济快速成长,能源对外依存度也持续增加,由1980年的73.5%,1990年的87.9%,至2000年上升至97.4%。韩国与台湾一样,本身没有太多自产能源矿产。其没有石油生产,无烟煤的储量在1999年时为646Mt,拥有少量的水力发展潜力,最近在外海发现小型的天然气田。为持续高经济成长,韩国进口大量的能源产品。1999年韩国成为全世界第四大原油进口国及第二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韩国能源政策主要是在能源、环境与经济三者间寻求平衡,在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尽能源效率,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来应对国际能源市场价格的变动。其政策的三大方向为:确保石油供应安全、发展及实施减低对石油依赖的政策。主要政策可以归结为:低能源消费架构转换、加强能源工业竞争力、能源供应及需求稳定。韩国自产的无烟煤使用率不断降低,取而代之是石油天然气。韩国试图加强与石油生产国的关系并扩张它的石油储存及加入国际石油储存计划,同时建立一套系统以对抗全球石油危机来增进韩国克服潜在石油供应混乱的能力。1999年韩国之总初级能源供给为175Mtoe。其中石油占最大宗,约为55%,其次为煤占20%,核能占15%,天然气占9%,其余为水力和其它燃料占1%。1999年韩国总能源需求的82%是靠进口,其中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百分之百为进口,煤则95%为进口。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的能源消费产生了重大冲击。初级能源供应在1990年初期以每年增加10%以上的速度成长,一直持续增加到1997年才低于10%。1998年的金融危机和接踵而至的经济衰退使能源消耗量骤降7.6%。然而,到1999年,能源消耗量再度回升了10.2%。韩国自1986年开始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主要由印尼与马来西亚输入。直到最近,韩国发电业仍被韩国电力有限企业所垄断。政府已宣告将计划打破此一局势,俄语论文,将采取自由竞争的交易制度。2001年韩国电力有限企业的发电部份,被分割成6个独立的发电业者,虽然这6个独立的发电业者对发电所周边地域支持的精神依然与分割前的企业相仿,但其基金的性质、来源、功能和管理等项目已经完全不同。第一次石油危机后,韩国于1978年1月成立能源与资源部。目前则由商业、工业暨能源部辖下之能源与资源处接替。其主要之任务为石油、天然气、电力、核能及煤等能源政策制定与管理、短期至长期能源供需管理、监督能源价格、管理能源事业竞争与重组及能源事务之国际合作。持续的高度经济成长已成为作用能源政策纲领最主要的因素。韩国政府预估1999年至2017年间总能源需求将每年增加3.9%,2017年至2020年每年增加2%。韩国石油完全仰赖进口,由于石油化学工业用原料石油的消费,占总能源的15%以上,故对石油的依存度相当高,透过能源节约与能源之间的调合,2017年石油依存度下降至45%。为降低石油依存度,应积极强化价格体系的资源分配机能,与建立以输送、暖气房为中心的燃料体系。在住商部门中,开发以石油为中心的暖气房系统与瓦斯等其它能源交替使用系统。在运输部门中,加强电动汽车、压缩LNG、燃料电池等替代燃料的探讨开发与普及。政府在短期与长期目标上设定为提高石油供需的稳定,强化石油短缺危机的应变能力。透过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强化输入量与价格的稳定,增强与产油国(如OPEC中东地区国家)间之能源合作与外交关系。除了稳定石油进口来源之外,韩国政府亦着手扩充策略性石油储备量,并计划阶段性组成设置危机处理组织(如石油供需对策委员会),确定紧急时期能源供给体系等应对方案。根据韩国产业资源部指出,韩国2000年能源进口因受油价上涨、国内需求亦增加之作用,较1999年之226亿74000万美元,增加66%,首次突破300亿美元,计达376亿美元,2001年能源之进口,约达366亿美元。韩国2000年石油制品之出口亦因出口单价自1999年之18.9美元,大幅上涨至30.5美元,较1999年增加65.5%,计达92亿美元。为调整过度依赖石油的能源供需结构,韩国政府积极推广其它能源资源,如核能发电的扩充、煤炭使用的扩大、及导入LNG。自1970年代起,韩国便已开始建造核能反应器,时至今日,核能发电占电力生产的40%以上。1986年燃气电厂开始运转,至今其发电量已超过燃油电厂。韩国也是俄罗斯在东北亚发展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国家,韩国对向远东投资有着浓厚的兴趣。目前,韩国已着手在远东兴建一些大型项目,如在纳霍德卡兴俄韩工业园区。1996年韩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了对储藏量达9亿吨的俄东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地区油气田的独家开采权,原定1998年正式动工,总投资200亿美元,到2017年油气产量可达4500万吨,其中1200万吨运往韩国,可满足韩国总需求量的一半。还有从雅库特到韩国的天然气管道铺设工程正在探讨之中。1999年以来,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好转,韩国经济开始复苏,朝鲜随着南北关系缓和及经济体制的调整,对石油的需求也有增长的趋势。韩朝两国都看好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并积极寻求资源合作。
  2004年1月31日,俄能源部副部长符拉基米尔・斯塔涅夫会见了韩国总统北亚实业合作委员会顾问、韩国能源经济探讨所北亚能源合作问题探讨中心主任朴常文(韩国能源经济探讨所北亚能源合作问题探讨中心是韩国能源领域内重要的国家科研组织)。在会谈中,双方谈到了俄罗斯政府开发东西伯利亚石油资源计划与扩大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统一石油管道网的规划,还研讨了俄罗斯主要石油天然气企业开发和运输该地区石油资源的潜力。符拉基米尔・斯塔涅夫向韩国方面通报了“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和“石油运输”等国家企业与其他大型石油天然气企业积极参与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运输的状况,同时强调说,俄罗斯国家对外国投资者和国外企业参与开发东西伯利亚地区资源表示欢迎。俄能源部副部长还指出,按照俄罗斯的法学,外国企业在参与共同开发东西伯利亚能源方面没有任何限制,韩国企业可以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开发东西伯利亚的资源产地。会谈中还涉及到了修建安―纳线石油管道计划和对于推动俄罗斯、中国和韩国共同参加的开采科维克金凝析气产地计划的问题。
  
  四、大力开发东部自然资源是俄罗斯的战略选择
  
  亚太地区是世界资源消耗最大的地域,而中国又是这个地区最大的资源生产和消耗国,在近10多年经济发展中,能源一直是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对石油、天然气等各种能源产品的需求将有增无减。1993年中国已成为石油的净进口国,此后的需求逐年增加:中国进口石油1993年为981万吨,1996年为1393万吨,1997年为3385万吨,1999年为4318万吨,2000年包括原油和成品油在内的石油进口量为6900万吨、7年间,净进口量年平均递增幅度达34%。中国2002年进口7000万吨原油,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石油的需求量会进一步增加。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中,石油将达到4.5亿吨,俄语专业论文,天然气2500亿立方米左右。而届时中国国内的油气生产能力是:石油2亿~2.5亿吨,天然气1500亿~2000亿立方米,将有2亿~2.5亿吨的石油供应缺口和1000亿~1500亿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气供应缺口。目前,中国的石油进口绝大部分来源于中东地区,但是从地缘政治和石油供给安全的角度考虑,俄罗斯远东地区将是较稳定的油气来源。中国参与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合作,也符合中国发展经济的市场多元化战略方针,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亚太地区尤其是俄罗斯东部地区所处的东北亚地区,能源日益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俄东部地区的资源将成为东北亚各国提供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有关各国也都有加强与远东地区资源合作的意向。有关专家预测,在未来15年内,东北亚仍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抓住机遇,大力开发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实现与东北亚乃至亚太经济的一体化,从而带动全俄经济的飞速发展,势必成为俄罗斯东部地区的战略选择。

  转轨初期,俄罗斯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幻想用“妥协”获得西方的资金支持,进而融入西方世界,但西方国家“口惠而实不至”,使俄罗斯的希望成为泡影。1992年,俄罗斯转变外交政策,放弃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更加重视东部地区在俄新东方政策中的影响,开始实行东西方并重的“双头鹰”政策,加强同亚太地区的经济联系,以图能搭上这列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双头鹰”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加强俄罗斯同亚太地区的经济外交,扩大与该地区的经济联系,寻求各国对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支持,借助国际合作促进西伯利亚和远东自然资源的开发。
  俄罗斯东部地区与亚太地区国家相毗邻,是俄罗斯通向亚太走向世界的窗口,与亚太经济一体化,可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俄罗斯经济的复苏,最终实现俄罗斯经济的振兴。远东地区是俄罗斯加强与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经济联系的桥头堡,无论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还是从现实经济利益着眼,加深和扩大该地区的国际经济合作对俄罗斯来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俄罗斯逐渐认识到加强东部地区与亚太经济一体化是现阶段俄罗斯经济振兴的关键一步。尤其是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对外发展战略重心明显向亚太地区倾斜,并采取积极主动和务实的态度发展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多领域合作。2000年11月8日,普京了《俄罗斯:东方的前景》的署名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俄罗斯人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主要领土位于亚洲,俄罗斯到了同亚太地区国家在一起的时候了,要加强与它们的政治、经济和其他联系。”普京对俄罗斯参加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前景非常乐观,认为21世纪将为亚太地区提供新的机遇,对俄罗斯来说,其东方将出现新的前景。普京还强调,近年来,俄罗斯在对外政策上坚定地向亚太地区倾斜,这一路线今后将继续下去。俄罗斯加强与东方的经济联系,主要借助于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的优势是自然资源。因此,在这样一个大的战略背景下,开发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将会促进俄罗斯东部地区乃至全俄罗斯经济的发展。
  2000年俄外交政策构想指出,由于俄罗斯地缘政治地位以及远东、西伯利亚的经济发展需要,亚洲是俄外交优先考虑的地区之一,它在俄外交政策中意义越来越重要。自争取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俄罗斯把同亚太地区的合作看作是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俄利用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明确提出了具体的合作项目,主要在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大型项目上同亚太国家积极展开富有成效的合作。
  俄罗斯打算进一步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修建通往亚洲国家的油、气运输管道,使俄与亚洲国家之间形成一套能源供求体系;鼓励亚洲国家利用其西伯利亚铁路干线,将货物运往欧洲;有意允许更多的亚太国家的航班经俄上空飞越北极,这样可使亚洲和北美国家之间的单程航班飞行时间缩短约3小时,俄还希望利用其世界先进的航天科技体系为亚太国家提供各种服务。
  《21世纪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发展战略》是在普京支持下,由俄议会上院主席斯特罗耶夫、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主席多勃列佐夫院士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探讨所所长季塔连科共同负责起草的。其核心思想是,21世纪俄罗斯应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利用其东部――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地缘、资源、科技和交通运输等诸多优势,积极同中国、日本等亚太国家发展多领域的合作。《21世纪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发展战略》认为,把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作为俄罗斯经济体系的一部分纳入亚太经济共同体,这对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来说都十分有利。因此必须根本修改俄罗斯的经济战略。此外,为了有利于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而修改俄罗斯经济战略,仅仅靠压缩新部门,或者为远东人增加补充财政资金是不够的。在远东建立特殊的经济管理条件,即允许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尽快地适应东北亚和亚太地区的一体化过程,该地区经济一体化与西欧一体化发展相比有自己的特殊性。
  俄罗斯发展国家东部边疆区不仅增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而且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21世纪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发展战略》明确了《俄罗斯及其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参加亚太经济、科技和金融一体化的基本方针》,方针认为: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前景取决于其国内经济和政治形势发展走向。但是,第一,只要处理好国内和国际关系,俄罗斯通过与亚太地区伙伴有效地开展合作,就有可能使其经济形势发生好转。第二,尽管俄罗斯尚处在危机状态之中,但仍具有与亚太地区开展经济协作不可低估的实力。俄罗斯与亚太国家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合作并非是权宜之计,而是具有头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的是使俄罗斯经济与亚太经济形成巨大的互补性,并通过这种互补性保障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有利地位。建立国际运输基础设施和东北亚燃料能源系统,该系统包括西伯利亚地区、远东地区及其毗邻国家,就此问题俄国高层领导和中国、朝鲜等国已经达成一些重大协议。主要包括发展俄罗斯东部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采业,在东北亚地区建立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网络,架设通向该地区的输电线,这是俄罗斯今后参加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俄罗斯目前与这一地区除执行现有协议外,还准备与日本、中国、韩国、朝鲜和蒙古签订新的长期协议、敷设通过量大的油气输送管道,以便将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萨哈林的石油输送到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还计划联合开采雅库特优质煤,架设高压输电线将安加拉河梯级水电站的电力输送到远东毗邻的国家。上述这些计划的设想实际上都是巨大的合作项目,要求有关国家政府开展密切协作,更需要吸引大型国际企业和金融机构。联合国也有可能成为这些具有世界意义的大项目的赞助单位。方针认为,在参加亚太地区一体化过程中,西伯利亚要加快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一旦西伯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经远东地区输送到亚洲市场,就将成为真正的商品,凭借这种商品,作为整体的俄罗斯经济和作为局部的远东地区经济就能够走入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领域。发展西伯利电力生产是该地区参加亚太地区一体化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这方面的一体化对俄罗斯和亚太地区是互利的,它有助于利用叶尼塞河和安加拉河几个大型水电站的生产能力和输电线路,这些输电线由于与哈萨克斯坦的供电关系中断而被闲置起来,而哈萨克斯坦在苏联时期是西伯利亚地区向乌拉尔和中央地区供电的中介地区。与中国发展电力合作,在降低价格向中方供电的情况下,可以补偿部分已经中断的供电关系,而且还能创造一些商机。
  《21世纪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发展战略》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和亚太地区紧密的一体化相互影响,整个俄联邦,尤其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就不能复兴,并且在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也不能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具备加入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的条件,这不仅仅是指原料,而且还包括知识、文化财富和高精尖人才。
  普京在2001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上也向世界表明了俄为振兴其国内经济而对亚太地区所寄予的迫切希望。他特别强调,将广泛利用自己现有的资源与亚太各国发展合作,尤其是在大型项目上;俄准备进一步发展投资和技术合作,特别是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他指出,俄与中国、韩国和日本在能源开发、交通、建设天然气和石油管道以及输电方面的合作具有良好前景。他还表示,俄准备长期在能源方面上作出贡献,使APEC各成员成为俄能源的使用者,成为俄新技术的应用者。俄罗斯要与APEC各成员合作,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保持APEC的稳定性。此后,印度准备投资20亿美元同美国、日本、俄罗斯共同开发萨哈林――l号油气田。
  为促进东部地区开发,俄罗斯成立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事务跨部门委员会,积极参加亚太地区的所有多边合作。1996年8月,俄罗斯政府成立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事务跨部门委员会,有16个有关部、主管部门的代表参加了跨部门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包括探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大会已经制定的贸易和投资制度、协调各部门和各主管部门在解决俄罗斯同亚太地区国家进行多边经济合作方面的行动、支持国家申请成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全权成员并参加7个工作组的工作。跨部门委员会工作的最主要方面是寻找途径使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潜力最合理地加入到亚太地区不断发展的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去。1997年11月26日,俄罗斯正式成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
  
  参考文献
  [1]日俄在能源方面各有所需[N].中新网,2003-12-17.
  [2] 普京对俄取得成就很满意[N].黑龙江日报,2017-02-03[4].
  [3] 李忠发、孙侠.俄罗斯实施能源出口战略东移 中俄合作前景看好[N]. 新华网2017-09-29.
  [4] 耿锐斌.俄罗斯将增加对亚太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出口[N]. 新华社莫斯科,2017-10-23.
  [5] [俄]B.米海耶夫.中国发展的威胁和危险.莫斯科[M]. 俄罗斯:莫斯科出版社,2017.102-103.
  [6] 2017年俄工业与能源部业绩显著[N]. 远东经贸导报, 2017-01-14.
  [7] 俄罗斯石油企业把美国作为自己的主要销售市场之一[N]. 石油管道报,2003-12-01.
  [8] 日俄在能源方面各有所需[N].千龙网,2003-12-17.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