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俄罗斯海军航母时代的“莫斯科”级航母[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
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导语: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的机场情况施加军事压力并进行作战。时至今日,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从本期开始,军事专家、本刊编委房兵大校带我们一起走近俄罗斯航母,为读者逐一掀开盖在俄罗斯航母身上的神秘面纱。 “莫斯科”级航母是苏联乃至俄罗斯海军的第一代航空母舰,它的诞生颇具传奇色彩。“莫斯科”级航母到底是在何种背景下被研制出来的?特立独行的外观,使“莫斯科”级航母具有怎样与众不同的性能?历尽艰辛试验成功的卡-25直升机,为“莫斯科”级航母性能的提升起到了怎样的影响?1973年苏联与美国两大舰队在地中海对峙中,“莫斯科”级航母凸显出了哪些不可被替代的影响?“莫斯科”级航母为第二代“基辅”级航母的研制积累了怎样的经验?又在俄罗斯航母发展道路上起到了哪些重要影响? 建造背景 苏联的航母建造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曲折的过程,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苏联此后的航母都被叫作“反潜巡洋舰”,包括后来的“基辅”级(被称为“重型载机巡洋舰”)、甚至67000吨的“第比利斯”级航母,以及“库兹涅佐夫”号,都被称为“大型载机巡洋舰”。 二战之前,苏联已完成工业化的转型,当时苏联海军领导人库兹涅佐夫提出要为海军建造航母。但是由于当时斯大林的认识还停留在世界普遍水平,他虽然支持发展海军,支持发展武器装备,但是他支持的是建造战列舰、巡洋舰,而不是建造航母。二战爆发后,苏德战争爆发,苏联被卷入战争,为应对战争,苏联倾力建造坦克、飞机等武器,没有条件建造航母;苏德战争结束后,俄语论文,苏军又到远东对日本作战,对日作战涉及到登岛的问题,苏军最初计划从日本的北海道登陆,海军司令库兹涅佐夫以“对日本作战需要航母做掩护”为由,又一次提出建造航母,或者提议从美国(当时苏美关系还不错)租几条也行,然后再学习建造航母,此想法却被朱可夫等陆军传统领导人否定了。二战结束后,苏联总结经验教训,意识到未来海军的发展没有航母是肯定不行的,于是库兹涅佐夫再一次提出发展航母。这时斯大林也认识到航母的重要性了,于是同意建造航母,但是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启动,斯大林去世了,机遇又一次被错过。 本来按理说,条件都已经具备了,财力物力都已充备,技术水平也已经到了起步的条件,但斯大林的继任者是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奉行的军备建设方针是“火箭核战略”,信奉“导弹至上”论。他对海军的发展极为不重视,他认为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比发展海军更有前途,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在核导弹面前不过是活靶子。 结果,坚持发展航母的库兹涅佐夫被免职,但赫鲁晓夫亲手挑选的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同样是一位航母的拥护者。 1959年,美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建成服役,该型潜艇配备的“北极星”导弹射程可达2200公里。配备了“北极星”导弹的“乔治·华盛顿”号核潜艇,使美国海军进入了拥有战略核武器系统的行列。1961年中期,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号弹道导弹核潜艇在苏联北部海岸地区完成了3次巡航,直接威胁苏联内陆腹地。当时的苏联海军很快就发现,他们无法在“乔治·华盛顿”号潜艇进入其导弹发射区之前发现并消灭它。苏联海军迫切需要构建强大的反潜作战体系。 为了应对不断来犯的美国核潜艇,戈尔什科夫元帅采用迂回战术,把航空母舰称为“反潜巡洋舰”,这艘后来被正名为苏联第一代航空母舰的“反潜巡洋舰”,就这样被戈尔什科夫巧妙地塞进了苏联海军的军舰建造计划。在戈尔什科夫的努力下,首舰“莫斯科”号于1962年开工建造,1967年12月服役。二号舰“列宁格勒”号于1969 年服役。两艘舰都部署于黑海舰队。 试航遭遇埋首现象 1970年1月3日,“莫斯科”级航母的首舰“莫斯科”号出航赴地中海和北大西洋,进行适航性试验并参加代号为“大洋-70”的演习。当时的苏联国家验收委员会主任委员拉姆海军少将主持了此次试验,并用电影摄影机对整个过程进行了拍摄。在这次航行中,“莫斯科”号的部分设计缺陷被暴露了出来,“莫斯科”号在大浪中发生了埋首现象:在地中海迎着5级浪全速航行时,先是舰首1号位的火箭深弹发射装置被从基座上撕开,水压将18毫米厚的钢质基座螺栓拉断,所幸发射装置没有脱落;接着,海水灌入弹药舱,淹没了输弹装置和弹舱内的火箭深弹;紧接着,2号位的深弹发射装置的基座也发生变形,发射装置偏离垂直状态15°。 参加试验的黑海造船厂交船队长谢列金后来回忆说,当拉姆海军少将向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报告所发生的情况时,戈尔什科夫只简短地回答:“是委托您去试验该舰,而不是去破坏它,以后谨慎点。” 随舰的造船厂34号车间安装工别兰在舰员的帮助下,很快将两座火箭深弹发射装置修补复位,没有作用后面的试验。随后,“莫斯科”号驶入大西洋,为了测试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莫斯科”号的状态,“莫斯科”号继续往北航行至北纬56°,在6级大风的条件下反复检查了减摇装置,清晰地记录下在几个不同的航向角时,海水会涌进吸气室进入锅炉炉膛的问题,这就是后来外界传说的主机问题。 在整个试航期间,虽然暴露了“莫斯科”号的一些设计缺陷,但值得一提的是,“莫斯科”号在地中海试验航行中,俄语毕业论文,遭到了美英等国舰艇的接力跟踪。 美军舷号DD-843的“基林”级驱逐舰“ 沃林顿”号几乎不间断地跟踪着“莫斯科”号舰艇编队。当“莫斯科”号舰艇编队进入北大西洋海域时,“沃林顿”号驱逐舰便返回葡萄牙的里斯本港休息。在告别时,“沃林顿”号驱逐舰的舰长还向“莫斯科”号发来信号:“再见,和你们一起航行很愉快。”随后,英、法的舰艇代替“沃林顿”号驱逐舰继续跟踪“莫斯科”号。 卡-25历尽艰辛终成“莫斯科”级航母舰载机 “莫斯科”级航母舰长189米,舰宽34.1米,飞行甲板长81米,标准排水量14600吨,满载排水量19200吨,最高航速31节(约合57公里/小时),舰员850人,可搭载14架卡-25反潜直升机。“莫斯科”级融入了导弹巡洋舰的设计理念,其舰首为典型巡洋舰舰型,有2具反潜火箭发射器,其后为1具反潜导弹发射器,再后为2具防空导弹发射器,舰桥两侧另有2座57毫米两用炮,舰尾仅有一个飞行甲板,这种设计使得“莫斯科”级航母搭载的舰载机只能是直升机。 由于不能起飞固定翼飞机,所以更准确地说,“莫斯科”级应该是一型直升机母舰,它上面搭载的主力战机是卡-25反潜直升机。卡-25反潜直升机在“莫斯科”级航母上进行试飞并最终定型,也经历了艰辛的历程。 1962 年12月15日,“莫斯科”级的首舰“莫斯科”号航母开工建造,1965年1月27日编入苏联海军舰艇序列。而作为其主力舰载机的卡-25反潜直升机,则于1961年就已经开始了飞行试验。当1967年7月14日“莫斯科”号在黑海进行海试的时候,卡-25随舰一同进行了飞行试验。原本一切顺利的海试,却被突如其来的一次事故给打断了。 事故发生在“莫斯科”号舰上航空武器装备部分工厂试验阶段结束的前一天夜间,在进行双机夜航飞行时,第一架完成飞行科目的卡-25在降落时,摇摆着坠入“莫斯科”号舰尾部的海水中;飞行员叶弗多基莫夫被救,领航员米哈伊洛夫不幸牺牲。试验因此被迫停止。 其实依照工厂飞行试验大纲,双机夜航是倒数第二个科目,最后一个是四机夜航协同飞行。眼看胜利在望却功亏一篑,卡-25反潜直升机的建造计划面临被封存的威胁;“莫斯科”号也不得不返回船厂。 1967年8月5日在莫斯科空军司令部召开的会议上,确定了直升机主旋翼支架锁紧装置的损坏是导致事故的原因。空军代表认为,卡-25的同轴技术太复杂,检修养护困难,他们同时列举了各国同类方案的直升机在制造过程中的大量故障,并对卡莫夫工厂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表示怀疑。历经三个星期的改装和检修,1967年8月27日,卡-25反潜直升机重返“莫斯科”号继续试验。在随后进行的约100次白天和夜间、简单与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试验,以及在“莫斯科”号停泊与航行中、在飞行甲板上不同风向和风速时的各种试验中,卡-25以优异的成绩全部通过试验大纲。 1968年9月19日,“莫斯科”号航母第一次前往地中海执行战斗勤务。出海前一天,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登舰为其壮行。在48个昼夜的海上战斗勤务中,直升机完成497次飞行,在海域面积达到37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展现了良好的昼夜搜索、发现以及长时间跟踪核潜艇和常规动力潜艇的性能。这一肯定评价从后来海军航空兵司令米罗年科空军上将所宣布的结果可见一斑:当时他表示,“在所有型号的反潜飞机中,跟踪美国潜艇时间的90%是由卡-25承担的。” 卡-25反潜直升机是第一种非常成熟的反潜直升机。它的主要特点是有上下两层螺旋桨,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实现飞机的稳定性。实践证明,这样的双轴双杆的设计满足了此后几十年苏联海军舰载直升机的一个基本需求。而这一点后来被演变成苏联陆军的公用直升机,此后苏联海军舰载直升机卡-27、卡-28、卡-29,甚至到卡-31,全是在此机型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苏美两大舰队1973年地中海大对峙 1967年7月14日,“莫斯科”级航母的首舰“莫斯科”号在黑海进行试验,当时苏联海军第一副司令卡萨托诺夫海军元帅乘坐舰艇进入地中海,向舰艇指导员宣布黑海舰队-地中海分舰队成立,这标志着苏联海军开始在地中海执行战备执勤航行。 在地中海,美国海军第六舰队和北约海军力量长期以来一直对苏联海军保持着巨大优势,以至于地中海在冷战初期被称作北约的“内湖”。 苏联是地中海的“新到者”,1967年后,地中海成为苏联海军航空兵的第一个战区。美国于1963年将可搭载“北极星”导弹的潜艇部署至地中海后,促使苏联将大量资源投入反潜力量建设,“莫斯科”级航母于1967年部署至地中海时受到了美国的高度关注。 “莫斯科”号及同级的“列宁格勒”号最多可搭载18架卡-25反潜直升机,与美军航母相比,在航速、航程和续航力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尽管如此,当时苏联海军地中海分舰队还是进行了大量的侦察和收集情报工作。 据悉,苏联地中海分舰队在此期间的监视活动具有高度集中性,主要是以美军航母特混舰队为目标。1973 年4月5 ~6日,“莫斯科”级航母派出直升机,在“尼古拉耶夫”号反潜巡洋舰和1艘“卡辛”级驱逐舰的帮助下,对美军弹道导弹核潜艇在第勒尼安海域进行监视和跟踪。在1973年5月9日黎巴嫩军队与巴勒斯坦武装发生大规模冲突时,苏联在东地中海实施了另一项针对美军的大规模搜索行动,直至确信美国第六舰队没有登陆干涉的意图后才停止搜索行动。1973年5月14日,苏军舰载直升机又实施了另一项大规模反潜行动,在西西里海域搜索美军“乔治·马歇尔”号潜艇。而美军“独立”号航母于1973年6月29日离开卡迪斯时,也遭到苏联地中海分舰队一个战斗群的持续跟踪。 “莫斯科”级航母通过在地中海对美海军第六舰队潜艇的跟踪与监视,显示出其主力战机卡-25反潜直升机吊放声呐的有效探测距离是50公里,美国海军的潜艇很难摆脱由卡-25反潜直升机设置的无线电声呐浮标的“天网”。 这次发生在1973年的地中海大对峙,苏联地中海分舰队的舰艇总数曾一度最高达96艘,其中包括34艘水面舰艇、23艘潜艇,由此组成了一支能在首次攻击中发射88枚反舰导弹的庞大海上力量。而美军共部署60艘舰艇,包括3艘攻击型航母、2艘两栖攻击型直升机航母和9艘攻击型潜艇。美军发现,与苏军作战力量相比,他们处于形势日益恶化的不利局面之中。 这次在地中海的对峙,充分显示了“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在苏联海军未来编制中的核心地位和影响。 充当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机海上训练平台 作为苏联乃至俄罗斯海军航母的开山之作,“莫斯科”级航母具有重要的探路意义。它不仅为苏联第二代航母“基辅”级的研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还曾充当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机的早期海上训练平台,为促进俄罗斯海军航空兵的建设做出贡献。 1970 年7月,苏联海军自行研制的第二代“基辅”级航母的首舰“基辅”号在黑海船厂开工,其舰载机选择了雅科夫列夫试验设计局设计的垂直起降的雅克-36M,也就是后来的雅克-38。为了缩短舰载机的试验,1971年9月,苏联海军决定将已投入使用的“莫斯科”号航母作为雅克-36M型第一次垂直着舰的试验舰。为此,黑海造船厂在“莫斯科”号上加装了一个临时起降平台,比飞行甲板高出0.3米,以防止雅克-36M的发动机尾焰着舰时烧坏甲板下的设备和绝缘层。由于当时耐热飞行甲板尚在研制中,所以给“莫斯科”号上加装的起降平台是用10毫米厚、尺寸为20米×20米的钢板制成的,下面敷以绝缘材料;并在着舰处的板上焊上焊缝,增加机轮着舰时的摩擦与咬合;同时在直升机上层机库中安置了小型弹药舱,以检查飞机航空弹药的布置情况。 1972年11月8日首次着舰试验开始。一架从费奥多西亚的基洛夫斯基机场起飞的雅克-36M在“莫斯科”号艉部起降平台成功着舰,由于当时苏联并没有舰用航空近距离导航和自动无线电系统,仅凭舰上飞行指挥员的口头指令和飞行员目测参照物及方位标完成降落动作,整个飞行动作堪称完美,实际着舰点偏离为机轮标出的着舰点不超过10~15厘米。 1972年11月22日,雅克-36M又进行了完整动作试验,从舰上垂直起飞,按试验大纲要求飞行和垂直着舰,整套试验动作十分规范。出席试验的海军航空兵司令鲍尔佐夫空军上将指示“莫斯科”号舰长多弗勃尼亚海军中校在值班日志上写下:“1972年11月22日─舰载航空兵的诞生日!”由于雅克-36M的成功研制,苏联政府在一个月后晋升鲍尔佐夫为空军元帅,这是苏联在二战后海军航空兵司令中惟一获此军衔的人。 而人们长时间津津乐道的英国“海鹞”,在1979年6月18日才完成第一次着舰飞行,这距离苏联“舰载航空兵的诞生日”已近7年之久!正是基于“莫斯科”级航母的平台,雅克-38这种后来的主力舰载机才能够得以顺利定型。 开山之作的最终命运 作为俄罗斯航母的开山之作,“莫斯科”级航母的出现使得当时的苏联组建了黑海舰队地中海分舰队,令苏联海军首次进入地中海开始战备执勤;在1973年冷战时期,“莫斯科”级航母又作为舰队的主力之一,成功地与美国第六舰队在地中海进行对峙,令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当时的苏联海军;同时,“莫斯科”级航母还甘愿为后来的航母扮演铺路石的角色,帮助试验舰载机。可以说,用“功勋卓著”来形容“莫斯科”级航母是毫不为过的。 但是,由于“莫斯科”级航母作战使命相对单一,同时又存在着设计上的缺陷,在“莫斯科”级航母服役近30年之后,1996年11月7日,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79周年纪念日这一天,“莫斯科”级航母的首舰“莫斯科”号正式退役并举行了隆重的降旗仪式。1997年5月27日,“莫斯科”号航母被当作废铁卖给了印度,从其长期驻泊的塞瓦斯托波尔港被拖往印度的古吉拉特邦阿兰格港,并在那里被拆毁。 “莫斯科”级航母的二号舰“列宁格勒”号,1974年曾在苏伊士运河中被用作扫雷直升机母舰。1991年6月,因状况较差被停止使用。1995年9月,“列宁格勒”号先于“莫斯科”号在希腊被拆毁。 可以说,正是通过设计和制造“莫斯科”级航母,俄罗斯海军才开始走上独具特色的航母发展之路。虽然“莫斯科”级航母未能走得更远,但它开启了俄罗斯海军的航母时代。 责任编辑:安翠香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