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宏青,浙江宁波市江东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近两年来,文本再构已越来越受到一线老师们的关注。由于不同语言基础、不同语言环境的学生对同一种教材存在着不同的认知,因此如何适应学生的异同,对同一教学内容从目标、过程、措施的不同维度进行优化、整合、取舍,从而更好地拓展语用、提高语用,已然成为广大教师新课改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教英语是为教会学生用英语,而不是教有关英语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上海英语教研专家朱浦指出:“英语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中重新整理教材,进行文本再构,使再构的文本达到完整性、真实性和情景性的要求。”其他教育专家也对文本再构的教学理念做了探究与探讨,当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
笔者认为,文本再构是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再度开发,从而形成新的教学内容,而这种新的教学内容又必须源于教材、服务于学生。文本再构既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当中学习单词、句型,它符合语言学习和应用的规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又能够满足不同教育对象对知识的不同需求,适应学生的异同性,达到语言与应用的综合发展。文本再构可以以儿歌、谜语、表格、小对话等为载体(多见于低段);也可以以故事、短文、书信、对话等为载体(多见于高段)。无论哪种文本,只要内容编写趣味性强、逻辑严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都可以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本文通过笔者在教学中的不断实践,在实践中的不断反思,看到了文本再构在语用拓展中的美好前景。
一、基于主题,丰富内涵
小学英语教材中,以某一个主题为内容的文本,多半都比较简短,有些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信息也仅是点到为止,如节日介绍、西餐礼仪等。而这些点到为止的知识信息,又往往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特别是一些西方的文化背景信息,如Thanksgiving,Christmas Eve,Halloween等,更是孩子们渴望获取的信息。因此,针对一些富含文化背景的主题,进行再构文本,恰恰迎合了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PEP三年级上册,Unit 3 Part C Culture课文寥寥无几的几句话介绍了万圣节,显然关于学生们来说,这些信息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知道万圣节时要有南瓜灯、面具,打扮得古怪,但关于万圣节的来历,怎样游戏“trick or treat”等等信息却不十分清楚,正是这些信息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在中低年级选择一些相关视频,高年级可尝试文本再构,拓展对主题的理解,扩大学生们的英语文化积淀,丰富学生们语用内涵,教师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步骤。
Step 1.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Halloween? Tick or cross.
(1)Halloween is a Chinese festival.( )
(2)Halloween is a winter holiday.( )
(3)Halloween comes every October 1.( )
Step 2.通过文本阅读,判断正误,加深文本理解,从而整合出下面一段文本。
Halloween is a western festival.
It is an autumn holiday.
It comes every October 31.
Halloween means holy evening.
It is a holiday for children mainly.
Step 3.Halloween是孩子们的节日,那么“What can we do on Halloween?”这个问题大大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有话可说,将平日里对于此节日的信息,进行交流与分享:make a jack-o'-lantern,play trick or treat,make a lollipop goast等。
Step 4.请孩子们观看一段西方国家的孩子们如何进行trick or treat.
Step 5.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让学生交流在即将到来的万圣节里,自己将要做些什么?
围绕一个主题,教师开展了文本再构,将万圣节中的主要活动,英语论文,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较为详细地了解到活动的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语量、信息量,在课堂的最后环节请学生来表达自己将怎样过万圣节,学生就有话可说,丰富了语用的内涵。
二、突出局部,创设平台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贴近生活,题材结合实际,插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但也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例如,有些课文内容知识含量较少,难易层次不明显,不能满足特别是外语特色学校学生的要求。因此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局部文本再构,进而丰富学生语言,促进语用拓展,达到有效教学。
例如,PEP五年级上册,Unit 3 Part B Read and Write,笔者对这篇文本做了相应的局部再构。
首先笔者经过研读教材后,利用学生们已经熟知的《狐狸吃葡萄》的故事,创编了一首chant,作为课前热身活动。
这样一小段文本可以为接下来学习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形容词如sour,tasty,healthy,grapes起到预热铺垫的影响,并通过chant的最后一句话,巧妙地引入本课学习内容:猴子喜爱的水果是什么?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听一听文中的对话。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好,仅仅学习本课课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英语论文,怎样才能更好地通过阅读课文,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呢?笔者关系到生活知识,对文本进行局部再构,从怎样才能吃出健康为切入点:What food do we need?Why do we need these food?针对这两个问题,再构文本如下:
Our food is very important. It makes us strong and healthy. We need apples, oranges and carrots. They give us vitamins(维他命). We need fish, chicken and eggs. They give us protein(蛋白质). We need rice, bread and noodles. They give us starch(淀粉). Some of us like sweet food, but we do not need too much of it.
此文本融入了相关的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内容比较丰富。这样学生在表达之前,就有了充足的语言输入,明白了怎样拓展自己的思维,怎样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表达。然后教师呈现出以下的一个语言框架:
让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依据这样一个框架,从基础知识着手,分角色表演文本内容。
再呈现第二个文本框架: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第三人称转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学会用第三人称描述他人喜好。这样由浅入深的文本设计,呈现出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螺旋上升状态,凸显语用功能。在完成了上面的一个文本后,最后又进行了语用拓展,从而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