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多余人”共舞的俄罗斯女性形象[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19世纪俄罗斯文学家在塑造“多余人形象时, 展现爱情矛盾冲突是一个重要手段。当“多余人”在爱情生活中退缩、消极应对,甚至逃避时,俄罗斯女性对爱情追求的坚强决心和果敢行动也愈发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展现了俄罗斯女性的光辉形象,体现了作家的道德理想及时代对“新人”的期待和呼唤。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多余人;俄罗斯女性;俄罗斯文学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210-02
  
  “多余人”是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其实,在俄罗斯文学大师的笔下,我们每每看到的,几乎每个“多余人”身边都有一位不平常的女性。她们或是“多余人”的爱羡者,或是“多余人”的精神姐妹。
  一、“多余人” 的爱情发展历程
  “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塑造的“当代英雄”毕巧林,到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著作中的主人公奥勃洛摩夫,“多余人”的形象逐渐变得鲜明和丰满。
  1.奥涅金是“多余人”形象系列中的第一人。他对旧有的社会体制表现出了强烈的叛逆精神,但却又没有能力摆脱固有的贵族习气和偏见,贵族空洞的教育使他没有任何实际工作能力,因而最终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出路,事事不能坚持到底,内心非常痛苦,性格也变得更加阴郁、孤僻。在这样的环境中,奥涅金只能成为一位既被排斥于贵族社会之外,又不被劳动人民所接受、不被理解的“聪明的废物”。尽管如此,奥涅金仍不愧为19世纪20年代的贵族阶级的优秀代表。他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先进贵族的特点,想寻找有意义的生活,却又找不到生活目标;到头来他碌碌无为地了却一生,成了社会的“多余人”。赫尔岑概括他们的特点是:“永远不会站在政府一边”,“也永远不会站在人民一边”的“多余人”。
  因继承叔父的遗产而来到农村,在外省一个地主家里奥涅金与达吉亚娜邂逅并一见钟情。奥涅金却没有真正理解其真挚的爱情和美好纯真的性格的全部价值,同时,也不愿放弃对任何人都不负责的“自由”单身生活,断然拒绝了达吉亚娜的爱。后来达吉亚娜成了彼得堡一位雍容华贵的将军夫人,重返彼得堡的奥涅金“像孩子一样”天真而疯狂地爱上了她。而内心仍然保持淳朴天性的达吉亚娜为了忠于自己的丈夫,虽然内心仍然爱奥涅金,但还是坚决地拒绝了他的“渺小感情”。
  2.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中塑造的毕巧林是第二代“多余人”的形象。与奥涅金相比,他属于更晚的30年代。这个时期是俄国农奴制最黑暗最反动的年代。前期“十二月党人式”的热情和乐观情绪,已被专制统治荡涤干净。他还是个矛盾和冲突的综合体。一方面,他渴望生活,具有丰富的感情与奔放的激情;另一方面,他对生活和人类又丧失了信心,往往在激情迸发的极点上会突然变得冷漠无情,显得变化异常。
  和奥涅金一样,毕巧林也受过良好的教育,天资与才华都高于周围的青年,而且有着过人的精力。但生活在当时那个窒息的社会里,他远离人民,远离解放斗争,把过剩的精力和非凡的才华耗费在无畏的冒险上,拿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开玩笑,俄语论文,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毕巧林的悲剧,反映了贵族阶级精神的崩溃和道德的堕落,在客观上预示出贵族阶级必将灭亡的历史命运。他这种复杂而矛盾的性格和所作所为伤害了深爱着毕巧林的三个女性:淳朴、视爱情为生命的、美丽的契尔克斯姑娘贝拉;美丽庄重、知书达理的梅丽公爵小姐;深谙毕巧林性格、深受其伤害、委屈嫁人的维拉。这三位女性都对毕巧林付出了真正的爱情,三人虽性格各异,但内心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却是一样的。而毕巧林给她们的爱情回报正是“得而弃之”――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地得到她们的爱情,但很快腻味,弃之如蔽履。
  3.19世纪40年代,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力量逐渐兴起。“多余人”在这个阶段也进入了更自觉的反抗时期。擅长把握时代脉搏的天才作家屠格涅夫创作了许多反映这个时期“多余人”新特点的著作,勾勒出了一系列40年代的“多余人”形象。其中,《罗亭》中的主人公罗亭是最具代表的人物。他追求真理、相信科学,他贪图安逸无缘。从大学时代起,罗亭就在思考和讨论社会、人生、哲学等种种问题,并常常为此热血沸腾。人们有时指责他过分陶醉于自我表现,卖弄口才,但是当罗亭走完他一生的道路时,人们会看到,寻求真理、力图改革的愿望是支持罗亭生活的主要信念。罗亭也具有相同的致命弱点:虽然会思考、会热烈地争论问题,但在需要行动的时候,他却无能为力,不能持之以恒地付诸行动,甚至干脆不行动。与前两代“多余人”相比,罗亭显然突破了他们狭隘的个人主义的圈子。他热情地投身社会生活,与贵族保守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在当时是有积极影响的。客观上,罗亭可以说是个“先行者”。然而,他毕竟是个从贵族革命时期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的贵族知识分子形象,是一个语言多于行动,已经担负不起改革现实任务的“多余人”的形象。
  随着母亲来到外省乡间避暑的17岁的贵族小姐娜塔里娅,性格内向,严肃庄重,好学勤思,感情深沉而强烈。一个偶然的机会,罗亭闯进了她的世界。当知道娜塔里亚爱他时,他踌躇满志,对爱情充满信心;而当他们的爱情遭到坚决反对时,这个首先向娜塔里亚表白爱情的罗亭却不加丝毫抗争便轻而易举地放弃了已经拥有的爱情。这一切使她感到极度痛苦、极其失望,清楚地看到了罗亭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俄罗斯少女娜塔里亚的爱情悲剧,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这个时代贵族知识分子的悲剧。
  4.冈察洛夫在小说《奥勃洛摩夫》中塑造了第四代“多余人”奥勃洛摩夫的形象。奥勃洛摩夫已经成了一个完全丧失了实际活动能力,甚至丧失了生活能力的极端懒惰的贵族老爷形象,也是典型的寄生虫形象。他没法把思想集中起来考虑任何实际问题,更不能克服微不足道的障碍,去处理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情。他一生中大部分时光都是穿着睡衣躺在床上或软椅上,在睡梦中度过的。
  如果说奥涅金、毕巧林、罗亭这些人在时代痛苦重压下,尽管充满了困顿和惶惑,但毕竟还没有束手待毙,他们还作着绝望的挣扎,而到了奥勃洛摩夫时期,早期“多余人”身上那种热情和信念,已被黑暗的社会所窒息,他们已丧失了一切活力和进步意义,除了同所属的贵族阶级一同退出历史舞台之外,再没有更好的出路了。奥勃洛摩夫宣告了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终结。当奥勃洛摩夫第一次和拥有活力与激情的奥尔迦相识时,他的庸懒和不幸引起了她好奇的关注,并认定这是上天派给她的任务,自信地认为能创造出改变奥勃洛摩夫性格的奇迹。改造奥勃洛摩夫的爱情生活使奥尔迦充实起来,她随着自己感情的成长,在道德和精神上迅速成长起来,希望用爱的力量去拯救他。但令她万万没有想到,奥勃洛摩夫因惧怕生活中出现新的冲动和激情,害怕打破自己原有的习惯和生活方式而放弃了爱情。
  二、俄罗斯女性形象的意义
  在爱情这块试金石面前,达吉亚娜的纯朴热情与奥涅金的自私冷漠;贝拉的舍身忘己与毕巧林的薄情冷酷;娜塔里亚的敢作敢为与罗亭的只说不做;奥尔迦的积极行动与奥勃洛摩夫的庸懒无为都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这些女性身上蕴涵的优秀品质正是“多余人”所缺少的。从达吉亚娜到娜塔里亚的爱情历程,正是19世纪俄国社会“多余人”身上的革命性、进步性逐渐衰亡的历程。俄罗斯女性们对“多余人”爱情中态度的变化展现并宣判了“多余人”历史命运的终结,同时反映了作家们对“多余人”形象的认识逐步深入到其本质。随着“多余人”的社会影响的逐渐减弱,他们就像流星一样很快划过历史的天空而消逝,但他们爱情中的俄罗斯女性则犹如闪亮动人的北斗星永远指引着她们同时代的女性及后来的新女性不断前进的方向。女性的觉醒、苦闷、徘徊、追求、抗争以至进步的历程,真实地反映出妇女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从另一侧面形象地表现了人类社会道德生活曲折前进的历史。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传统使俄罗斯作家们对女性形象有着一种独特的审美取向,他们在著作中都以细腻而又充满深情的笔触展现着俄罗斯女性的人格魅力,以此反映自己的道德审美观。“多余人”爱情中的女性们正是体现了一种理想和希望的美好形象。有评论家指出,屠格涅夫似乎更喜欢女性一些,他似乎认为女性比男性思想更深沉、品质更纯洁、对爱情更忠贞,从而更人性。小说艺术中的女性美是一个普遍的、十分突出的美学现象,是爱的化身,也是作家审美观及社会道德观的双重反映。从“多余人”的爱情历程中我们发现,爱情在女性生活中所占的位置要比在男性生活里重要得多。女性对爱情大胆执著,甚至不惜牺牲自我,正是她们对理想幸福的追求,是其道德审美的集中体现。作家们在小说中描写了男女主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精神成长的历史,揭示了“多余人”性格产生的社会根源,加深了对社会批判的力度。“多余人”小说中的爱情悲剧含有人类的普遍意义。青年人向往美好的未来,想有所作为,但其面对的却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以及令人窒息的道德准则。少数的社会先觉者必将经受痛苦的拼争经历,在此过程中女性甚至比男性更坚决。“多余人”爱情中的女性对爱情的追求实质上也是对“新人”的追求,而她们爱情的失败也正表明“多余人”虽然思想比其同时代的人“较新”,但其行动并不是真正的“新人”所为,更担当不了帮她们开拓新生活的重任。“多余人”爱情中俄罗斯女性的爱情悲剧表明,俄语论文范文,在19世纪俄罗斯女性生活的社会环境里,还没有形成孕育“新人”的条件。而从达吉亚娜到奥尔迦,俄罗斯一代又一代的女性们都在执著寻求着她们的理想爱情,这种理想追求正是作家对“新人”形象的一种时代性的呼唤。
  
  参考文献:
  [1]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M].冯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 傅守祥,应小敏.论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演化与内涵[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4).
  [3] 邱颂平.多余人小说中的俄罗斯少女形象[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1999,25(4).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