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俄罗斯生防技术探讨运用以及国内外生防技术利用近况,对我国引进生防技术及产业化开发的前景进行研讨,并提出建议。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生防技术;探讨;产业化开发 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等问题越来越重视,各国政府加大力度限制化学农药的使用。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保证食品安全,必须从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抓起。因此,在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避免使用剧毒农药,大力运用生防技术,已成必然。 俄罗斯十分重视化学农药对人类的危害,政府规定: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禁止使用化学农药,陆地蔬菜只能在生产前期少量使用低毒农药。生防技术近年在俄罗斯植保体系中已占相当重要地位,在天敌昆虫和生物农药的探讨、生产和开发运用方面很有成效,值得借鉴。 1俄罗斯生防技术探讨机构概况 1.1全俄植物保护探讨所建于1929年,隶属于俄罗斯农科院,是俄最高水平的植物保护科研中心,拥有16个探讨室,试验站分布全国各地。探讨方向:农业体系中有益、有害生物形成和群落演化规律;完善和制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手段;预防和抑制有害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自然界天敌昆虫和昆虫病原菌的探讨和运用;抗病虫害的免疫理论及措施探讨;生物制剂的探讨、加工及使用措施等。 1.2全俄植物病理探讨所建于1958年,隶属全苏农业部,1992年划归俄罗斯农科院。探讨方向:主要农作物小麦、大麦、水稻和蔬菜等病害发生规律基础理论和防治技术探讨,包括植物抗性基因筛选、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技术等。 1.3全俄生防技术探讨所位于俄南部克拉斯诺达尔边区,历史悠久,隶属于俄罗斯农科院。在生物防治方面,探讨筛选生物制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防治蔬菜霜霉病、灰霉病和腐烂病等;利用天敌昆虫防治蚜虫、粉虱、蓟马和红蜘蛛等。 2天敌昆虫、生物制剂的探讨与运用 2.1赤眼蜂探讨及运用技术 从20年代开始探讨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虫,最早防治果树食心虫,现广泛运用于玉米、果树、甜菜、棉花和牧草等。前苏联时期对赤眼蜂运用十分重视,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大部分经费,放蜂总面积1 700万hm2,采用飞机喷施、拖拉机悬挂喷施和人工田间散放。改革后受经济困扰,费用多由农户自己承担,运用面积有所下降,目前有所增加,全俄罗斯赤眼蜂运用面积达800万hm2,主要在南方克拉斯诺达尔等地。 为提高防治效果,目前专家对赤眼蜂生物习性进行更深入透彻的探讨,包括种内生态型选择利用;对寄主的喜好及最佳繁殖条件,蜂的田间纵向分布探讨等。 2.2微生物制剂探讨及运用技术 俄罗斯另一重点领域是微生物产品研制,目前有的已注册并小规模商品化生产,有的已完成小试,拟注入资金工厂化批量生产。 2.2.1昆虫病原体线虫。可侵染寄生1 000多种昆虫,对昆虫成虫、幼虫和蛹都寄生,防治效果达70%~90%。该线虫对化学农药有很高抗性,可与杀虫剂、杀菌剂混合使用。其扩繁工艺简单,现已注册登记,批量生产。 2.2.2昆虫病毒。现有专一性寄生食心虫和棉铃虫两种病毒,防治效果达90%。害虫感染4~5d死亡,残效期10d。生产病毒原料只能用食心虫和棉铃虫,120头幼虫可生产防治1hm2用的病毒,生产成本较低。 2.2.3真菌杀虫剂。现有米高费津和思托克斯等产品,主要用于蔬菜和花卉,防治对象为蚜虫、粉虱、红蜘蛛,防效达60%~90%,并有增产效果。粉剂在常温下可保存10年,使用时配成0.50%~1%溶液喷施,残效期可达7~30d 。 2.2.4微生物杀菌剂。现有阿里林B、C和珈玛伊尔3种,主要防治由丝核菌、霜霉菌、镰刀菌等引起的蔬菜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和根腐病等,防效达60%~80%,可增产20%~30%。温室内整个生产季节用药2~3次,每公顷用量:干粉1~3kg,液体90~100升。常温下保存干品1~2年,液体2个月。 3国内外生防产品的开发近况 国外生物防治已实现产业化和商品化,并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目前规模较大的生防企业已发展到80余家,其中欧洲36家、北美15家、澳洲、亚洲和俄罗斯各5家。英国BCP天敌企业年创汇100万英镑,以色列最大天敌生产企业B.I.C每年获得近千万美元的利润。 我国生防产品种类少、防效不理想,商品化生产的天敌昆虫多为赤眼蜂,其中95%以上为松毛虫赤眼蜂,主要用于玉米螟防治,防效明显不如“小卵”玉米螟赤眼蜂,俄罗斯在赤眼蜂扩繁运用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4开发生防产品的体会与建议 4.1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与重视 我国“绿色食品和生物农药”已被政府列为21世纪优先发展议程,制定了限制部分剧毒农药的使用和农药在食品及饲料中最高残留量的规定。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保护地蔬菜生产中严禁使用有毒化学农药的规定。随着人们对化学农药污染危害认识的提高以及环保政策的实施,必将促进生物防治技术的快速发展。 4.2我国生防产品产业化前景无限 我国生防产品产业化时机日趋成熟,运用市场比较广阔,在水稻、玉米、甘蔗和棉花等病虫害防治方面,特别是无公害蔬菜、水果、茶叶、药用植物、花卉及出口创汇产品方面有强烈需求;运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东北三省的市场也比较成熟。结合国家对农副产品的优质优价政策,组建绿色食品基地,开发绿色环保产品,生机无限。现在关键是抓住有利时机,依靠政府制定的政策,切实组织好产品开发、产品推广和技术服务。 4.3开发生防产品的几点建议 4.3.1目前国内生物产品,一是容易产业化生产,商品化经营,即通过生物加工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二是转产容易,其生产工艺与人用生物药品生产工艺类似,一条生产线经严格消毒可生产几种产品,俄语论文,俄语论文,减少重复建设费用。 4.3.2俄方目前拥有的微生物杀菌剂和生物杀虫剂,同类产品在我国尚未发现。俄方研制的生防产品,已获专利,只是资金短缺,不能大批量生产外销,这正是有利时机,直接与俄罗斯有关专家接触,引进技术和人才,会更节省些。 参考文献 [1]刘洪涛.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有害生物防治问题研讨[J].吉林农业科学,2003(3):28-30. [2]БРОВКО Г А, БРОВКО С П.Биометод в теплицах Приморского края[J].Защита овощных тепличных культур от вредителей,2017(10):15-17. [3]ЯРКУЛОВ Ф Я,КУЗНЕЦОВ В Н.Биометод на полях Приморья[J].Защита растений,1988(5):27-28. [4]赵修复.害虫生物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28-129. [5]江应松.无公害农产品立法商榷[J].天津农林科技,2001(2):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