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俄罗斯石油管线泰纳线的定局[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 2017年4月28日,泰纳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西伯利亚石油输出管线的最终确定, 无疑是一个多方位的竞争结果,而主要集中于中俄日之间的角力,也充分反映了当今国际社 会,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围绕石油资源形成的复杂地缘政治关系和商业利益格局。从俄罗斯的 角度来看整个事件,争取主动权,依靠政治来追求包括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在内的国家利益 的最 大化是其最主要的诉求。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能源竞争日益激烈。回顾这一事件的 前因后果,俄语论文范文,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无疑对我们完善自己的能源战略,寻求多元化的能源供应 渠道以及今后处理相关国际问题,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家开展能源合作都有着非常大的借 鉴意义。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泰纳线;安大线;安纳线;俄石油管线
  中图分类号:F451.2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17)01-0023-04
  
  2017级探讨生;相 征(1979-),男,山西永济人。2004级探讨生。2017年4月28日,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线正式开工建设。这条俗称“泰纳线”的 石油管线一期工程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城市泰舍特到距俄中边界约60公里的斯科沃罗季诺, 预计将于2017年11月8日交付使用,年输油能力3 000万吨。而就西伯利亚石油输出管线的 修建计划,主要集中在中俄日三国之间的一番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全球化背景下,在能源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围绕能源供应、能源需求、能源价格、能 源运输、能源使用等各类能源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其中,油气管线因多涉及国际多边关系 而更为复杂,因其产生的矛盾甚至引发国际危机。2017年初发生的俄乌“斗气”事件无疑昭 示了这一点。西伯利亚石油输出管线问题虽然已告一段落,但回顾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分 析从“安大线”、“安纳线”到“泰纳线”几番周折的变化里程,总结经验,无疑将给我们 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从安大线、安纳线到泰纳线
  
  (一)中俄合作,安大线前景明确
  1994年,俄罗斯石油公司向中方提出了修建从西伯利亚到中国东北地区石油管道的建议时, 不少人以为那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1996年,在叶利钦连任俄总统后,两国政府签 署的《中俄对于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协议》文件中,石油管道项目赫然在列。及至2001 年9月中国总理朱�基访俄,与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就管道建设达成的《中俄总理第六次 定期会晤联合公报》中,一条北起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南到中国大庆的跨国石油管道铺设计 划,已经颇具规模。
  2002年12月,俄总统普京访华,中俄两国元首签署《中俄联合声明》,双方表示:“考虑到 能源合作对双方的重大意义,两国元首认为,保证已达成协议的中俄原油和天然气管道合作 项目按期实施,并协调落实有前景的能源项目,对确保油气的长期稳定供应至关重要。”而 此时中俄双方就这条被称为“安大线”的技术经济探讨工作已近尾声,只等两国政府批准 即可开工。
  
  (二)日本介入,安纳线浮出水面
  2003年1月,日本首相小泉访问俄罗斯,与普京总统签署了《俄日能源合作计划》,并向俄 罗斯提交了修建原油流向日本的安纳线管道建议。小泉在建议中承诺,日本每天从俄 进口石油100万桶,并准备提供50亿美元贷款,协助俄罗斯开发油田及修建输油管道。同时 ,韩国也对小泉主导的安纳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建议俄罗斯接受韩国资金援助,以加 快实施安纳线输油管道方案。
  3月,俄罗斯抛出折中方案,分别建设通往中、日的两条支线,而通往中方的支线将优先开 工 。6月,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和外相川口顺子访问俄罗斯,表示日本愿意提供无需俄罗斯政府 担保的75亿美元贷款,协助俄罗斯开发东西伯利亚新油田,条件是优先铺设通往日本的安 纳线。
  而同年9月,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访问中国时表示,在石油管道项目上,俄罗斯政府将履 行承诺,信守协议。12月初,普京访华,签署中俄联合声明,明确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 项目将按期实施。
  然而,事件的发展并非中国人所希望的那样顺利。2004年2月25日俄罗斯《莫斯科时报》报 道,俄罗斯能源部长表示,当局希望将西伯利亚管道修建到北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市。而 根据4月1日俄罗斯《消息报》的报道,安纳线已经成为俄罗斯人的最后选择。
  
  (三)中国优先,泰纳线最终定局
  事情还远没有解决。2004年6月30日,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长表示,安大线、安纳线均未 通过,新的泰纳线比较可行。岁末,俄罗斯政府宣布,东西伯利亚石油管线走向 确定为从泰舍特到纳霍德卡,即泰纳线。
  但事件并非如此简单了结。2017年1月,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协同俄罗斯石油 企业总裁谢尔盖•巴格丹奇科维访问中国,在北京与中方签订出口4 800万吨石油的协议, 中 方则向俄方提供60亿美元的贷款。4月5日,俄罗斯总理助理伊万诺夫明确表示,俄罗斯政府 已基本决定建设泰纳线的中国支线。
  4月11日,负责泰纳线设计、修建和管理的俄罗斯国家石油运输企业总裁魏因施托克在 伦敦表示,企业已筹到80亿美元的资金,不打算接受日本提供的贷款,将依靠自有资金修建 远东石油管道。26日,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签署命令,决定第一阶段先修建至 距俄中边界约60公里的斯科沃罗季诺的石油管道。5月俄罗斯政府批准了泰纳线建设方 案。
  同年7月4日,日本政府开始探讨以约90亿美元贷款为代价,外加其他辅助性投资约120亿美 元,争取俄罗斯优先修建到太平洋沿岸纳霍德卡输油管道的权利。然而7月8日,出席八国集 团首脑会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个记者会上表示,俄罗斯将优先铺设通往中国的输油管道 ,然后才会兴建供应日本的远东港口路线。
  2017年1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泰纳线一期工程将在今年夏天开工,并率先开通 中国支线。4月,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燃料能源工业21世 纪发展论坛上说,俄罗斯已经做出了建设远东输油管线,包括建设该管线通往中国支线的 战略决定。28日,距俄罗斯伊尔库次克州泰舍特市3公里的地方,泰纳线石油管道铺下 了最初几米。
  
  二、几番管线变化的背后
  
  西伯利亚石油输出管线的走向,从1994年中俄交涉开始,2003年日本介入,到2017年 基 本确定,几番变化正是一个多方位竞争的体现,一定程度上,是以俄罗斯为中心的 中俄日三国外交角力的结果。三条管线走 向的内在区别在那里?期间,俄罗斯为何久拖不决,多次摇摆?从俄罗斯角度略论,其最终 确定泰纳线的原因又在哪里?
  
  (一)俄罗斯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主要诉求,兼顾政治和经济因素,寻求最符合自身 利益的管线走向
  2004年10月,普京访华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就曾强调:“把输油管道修到哪里,是由俄罗 斯的国家利益决定的。”而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在哪里?通过将三条管线走向进行比较,结合 俄罗斯经济和政策变化,可以看出俄罗斯的选择是依照安全利益至上原 则,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实现两者结合下的国家利益最优。另外,俄罗斯虽然注重经济利 益,但更大程度上,在安全利益方面的考量显得更重要。
  1994年,仅仅是提出中俄石油管道建设项目,其谈判一开始是由政府推动,中俄 两国的国有企业具体实施的。在商言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无疑是其主要目标。随着经 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国际能源市场的新变化,依靠油气资源而受益匪浅的俄罗斯对中俄 输油管线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并为了创造更广阔的能源市场而开始重 新考虑管线走向。“俄罗斯不能把自己锁在中国一个用户身上,虽然那里的市场容量巨大。 ”通过纳霍德卡的油管出口,无疑可以使俄罗斯的石油市场“成放射状向中国、日本、韩 国,甚至美国拓展”。同时,俄罗斯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利益也可以得到兼顾。而中国 支线不仅实现了俄罗斯最初的想法,也满足了扩大能源市场的需要。

  另一方面,或许是更重要的方面,“从俄罗斯的石油经济安全来考虑,远东石油输出管道 应该在俄罗斯境内铺设,直达太平洋口岸。或者说,至少也应该有两个出口,以保证我们始 终具备应变的能力。”而安大线建成运营后,油管出口在中国大庆,俄罗斯将在石油 价格与供油量方面失去主导地位。同时,作为俄罗斯邻国的中国国力不断上升,以及来自俄 罗斯远东地区的因中国移民等问题引发的反对意见,也使得俄罗斯一直对中国抱着一种审慎 的心态。日本的介入,无疑也给了俄罗斯一个在增进本国利益的同时,平衡中国的支点。
  在安纳线问题上,日本许诺的贷款和资金虽然非常诱人,但其试图通过这一合作获取在 能源和北方四岛问题上的好处,也使得俄罗斯人很快做出了最后的决断。虽然管线建设的资 金巨大,但“这实质上表明俄罗斯政府的一种战略:他们要在油气资源控制上完全独立、自 主。”不仅管线工程由俄罗斯公司来单独投资建设,在未来沿线的油气资源开发,也是俄 罗斯人自己“单干”。而“这跟他们经济收入有关,在这六七年里,俄语论文范文,俄罗斯的家底已经丰盈 起来。已经不是以前那样资金短缺得连个管线都建不起来。让别人来给钱搞建设,这在俄罗 斯的历史上就不会这样做。”
  
  (二)随着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俄罗斯自认奇货可居,在日本加入竞争的同时,努 力争取和掌握主动权,待价而沽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进口已占国内消费的40%以上。中国持续增长的能源 需求,无疑吸引着俄罗斯人的目光;于是,俄罗斯开始就中俄石油管线与中国进行交涉。然 而,1999年以后,随着国际原油市场的持续升温,得益于此的俄罗斯逐渐摆脱了经济困境, 并实现了自身持续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但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东亚原油消费潜力扩大, 尤其是中国原油进口需求急剧增长,使作为目前世界第一大能源出口国的俄罗斯心态发生了 变化。或许,远东地方政府的异议也只是给了俄罗斯一个可以摇摆不定的借口。
  2003年,日本这一或许是东亚最缺乏能源的国家的适时介入,使得俄罗斯的拖延不决有了更 清 晰的目标。“日韩先后介入输油管道项目的竞争,使俄罗斯石油界开拓东亚市场的信心得到 极大鼓舞。石油公司在过多地考虑经济目标的同时,对石油的流向开始举棋不定。”多个 买家比单一买家无疑对俄罗斯有利。不仅仅是缘于俄罗斯民族内心深处摇摆不定的特性,利 用环境、地震等借口,俄罗斯迟迟不确定具体方案,实际上是为了借机提高要价,促使中日 竞争进一步升级,以便从中渔利。正如俄罗斯所希望的那样,日本许诺的贷款不断提高,以 致最后达到共计120亿美元以上的巨额投入;作为回应,2017年1月,中国向俄罗斯国家石油 企业提供了60亿美元贷款。于是这场恶性竞争的结果,使得俄罗斯原油身价猛涨,掌握主动 的俄罗斯无疑成为这场博弈最大的赢家。
  
  (三)俄罗斯将能源作为重要的地缘战略武器,在石油出口重点方向东移的同时, 试图通过石油管线的建设拓展其在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能源卖方市场
  “九一一”事件之后,面对国际能源新格局,普京政府的能源外交使得产油大国俄罗斯的 作用力逐渐增大。可以说,能源作为俄罗斯的一个重要的地缘战略武器,发挥着巨大的威力 。利用这一武器,俄罗斯在2017年初的俄乌“斗气”事件中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其能源优势。 欧洲 是俄罗斯能源外交的主战场,而亚太地区则是其新的目标,“把东方视为一个战略方向”。 作为能源出口国,积极实现能源出口的多元化是俄一贯的政策,而俄罗斯也决不会放弃国际 上两个原油消费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的东亚。石油出口重点方向的东移,几乎成为俄罗斯政 界、商界与石油界的共识。西伯利亚石油输出管线在俄罗斯那里一直被称为“太平洋管道” ,其目的是要满足整个亚太地区的市场,包括中、美、日、韩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泰 纳线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需求旺盛,这也正是世界第一大能源出口国―― 俄罗斯与中国进行能源合作的基础性条件。同时,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对俄罗斯而言 ,向中国出口油气经济上合算,政治上安全,失去中国这个巨大而稳定的能源市场无疑是不 可思议的。泰纳线一期工程的终点是距中俄边境约60公里的斯科沃罗季诺,从这里 开始,修建泰纳线中国支线,俄罗斯不仅满足了中国的愿望,也为自己占 据了中国这一东亚最大的能源市场。
  寻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俄罗斯在确定西伯利亚石油输出管线过程中一直处于有利地位。泰 纳线的最终确定使得俄罗斯实现了石油出口多元化的目标,并为进一步拓展其在东亚地区 的能源市场打下了基础。随着俄罗斯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作用力不断增强,在东亚,俄罗斯 无疑希望通过自己的能源输出来作用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东亚国家。
  对中国来说,中俄石油管线交涉经历了十余年的风云变幻,其中的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 们略论总结。
  首先,要站在全球资源环境和世界资源市场的高度,进行前瞻性的战略探讨,形成系统的政 策规划,未雨绸缪;在形势 变化的情况下,及时掌握有利时机,先行一步。在对国外资源战略探讨的基础上,还要进行 系统化的对策探讨,以指导相应的对外实践。在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问题上, 还需要及时进行战略化的专门探讨。这一事件中,日本介入,无疑有让我们棋差一着的感觉 。目前,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对我国能源供应的作用较大,在优化本国能源结构的同时,我 们还要密切关注整个世界能源市场的变化。
  其次,在国家能源战略、能源安全问题上,需要最大限度地使能源进口及进口通道多元化。 丘吉尔90年前的格言至今仍然适用:多样化的供应是安全保证的关键。实施“走出去”战略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世界能源资源合作和开发。一方面,在巩 固自己传统的能源采购渠道的同时,积极寻找更多的能源供应渠道,并进一步扩大对海外市 场的战略性能源投资,最大限度满足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另外,基于能源进口通道 安全问题的考虑,我们还要不遗余力地建设多元化的能源战略通道,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马六甲困局”一直是国内讨论的热点,而中俄、中哈石油管线的建设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将 减少我国石油供应对西太平洋战略通道的依赖。但是我们仍旧需要进一步扩展、延伸我们的 视野,利用全球能源市场,构筑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渠道和多方位的能源运输通道。
  再次,对相类似的国际问题,熟练应用多种外交手段来实现国家的利益。泰纳线中国支 线的前景明朗,在一定程度上,中国长期以来对俄罗斯开展综合外交手段起了很重要的影响 。不仅仅是贷款、投资、支持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经济外交手段,我们还通过上海合 作组织,在反恐、军事合作、领土划界等方面发展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另外,中哈石 油管线的建设对俄罗斯也产生了有利的作用。
  最后,我们还要在双边和多边基础上,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特别是在东亚地区 内部的合作。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双边及多边合作,致力于加强国际组织的影响,开展 与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的对话与合作,同时搞好我国能源战略和政策的对外宣传。另外,积 极推动地区能源合作,建立东亚能源合作体系,规范地区内部能源市场,同时提高东亚在国 际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此次事件中,日本的恶性竞争让事件的发展几番周折。加强东 亚地区内部的能源合作,无疑将减少这种恶性竞争,并有利于地区能源安全。
  现在,泰纳线的开工,中日俄三国对于俄罗斯的远东石油运输管道的纷争也尘埃落定, 三个国家也都面临着新的问题。对我们而言,不仅要同俄罗斯保持稳定和长久的合作,同时 进一步扩大国际能源合作;另外,还需要努力与东亚其他国家开展能源对话,规范周边能源 需求态势,在开放的格局中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责任编辑:安兆祯]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