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是在大量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对纳西族乡土建筑历史地理和建造过程的探讨。文章无意构建庞大的理论框架,也不企图得到对于建筑的普遍真理,而是希望通过阐释与深描,记录纳西族乡土建筑的多样性面貌,以及当地乡土建造活动的图景,继而在连续的历史视野下认识一方乡土建筑的演变与发展。
文章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一系列典型村落的调查与文献略论,梳理了代表纳西族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乡土建筑类型,总结它们的建造技术与核心空间的特点和演变关系。已有的纳西族乡土建筑探讨多集中于丽江古城和泸沽湖地区,而这部分内容着眼于整个纳西族地区,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勾勒出了纳西族乡土建筑的整体图景。
第二部分是对一个典型的纳西族村落--南高寨村的乡土建造活动的调查。通过与当地工匠共同生活、劳作的参与式观察,本文记录了当地建造活动中的技术范式、人际范式与精神范式。其中技术范式即人和物的关系,包括建造的筹划、备料、施工及匠作特点;人际范式即人和人的关系,包括建造中工匠与工匠、工匠与户主、户主与乡邻间的互动,以及集体和国家制度对乡土建造的作用;精神范式即人与超自然力量的关系,包括建造中的仪式、禁忌,西语论文题目,以及习俗与建筑的交互。建筑学对乡土建筑的探讨多从静态的视角出发,探讨“成品”建筑的物质实体与空间;社会学、人类学对乡土社会的探讨则多关注非物质部分,难以深入技术过程。该部分内容创新性地以动态的视角,从建造过程切入,把乡土建筑作为行为的产物来探讨,把建造过程中的匠作技艺、人际互动、社会约束和习俗禁忌结合起来,更全面地阐释了乡土建筑的生成机制。
通过对纳西族乡土建筑的历史地理梳理、建造过程观察,略论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在当下的变化,西班牙语论文,本文对建造传统提出了动态的、连续的历史观。纳西族乡土建筑虽然正在技术、市场、国家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但只要由地缘人情维系的乡土建造共同体仍然存在,这里的建造传统就会在连续的历史过程中发展,逐渐形成新的建造范式。维护建筑与居住其中的人的紧密联系,维护乡土建造共同体及其自主选择权,才能维持建筑传统的连续性;而多样性的建造传统才能造就乡土建筑的多样性。
【关键词】:纳西族 乡土建筑 建造
摘要3-4 Abstract4-12 第1章 引言12-39 1.1 探讨背景12-17 1.1.1 问题的起源:文化的多样性12-13 1.1.2 问题的聚焦:乡土建筑的多样性13-14 1.1.3 问题的切入:建造活动14-15 1.1.4 田野调查的机缘:极具多样性的滇西北地区15-17 1.2 选题说明17-27 1.2.1 纳西族与纳西族地区的限定17-20 1.2.2 乡土建筑与“vernaculararchitecture”的概念20-22 1.2.3 本文探讨的乡土建筑范畴22 1.2.4 范式与共同体理论22-23 1.2.5 建造范式与建造共同体23-25 1.2.6 探讨目的与意义25-27 1.3 国内外相关探讨综述27-35 1.3.1 国内乡土建筑探讨综述27-29 1.3.2 国外乡土建筑探讨综述29-33 1.3.3 中国乡村探讨综述33-34 1.3.4 纳西族探讨综述34-35 1.4 探讨措施与特点35-37 1.4.1 探讨措施35-36 1.4.2 探讨创新点36 1.4.3 探讨难点36-37 1.5 论文结构37-39 第2章 纳西族历史地理与文化、社会背景概述39-53 2.1 本章引论39 2.2 纳西族历史地理背景概述39-46 2.2.1 唐代之前的纳西族39-40 2.2.2 唐宋时期的纳西族40-41 2.2.3 元明时期的纳西族41-43 2.2.4 清代及近代的纳西族43-46 2.3 纳西族社会形态概述46-48 2.3.1 政治组织与经济形态46-47 2.3.2 家庭结构与婚姻形态47-48 2.4 纳西族信仰与宗教概述48-51 2.4.1 东巴教48-49 2.4.2 藏传佛教49-50 2.4.3 汉传佛教与道教50 2.4.4 其它宗教与民间信仰50-51 2.5 本章小结51-53 第3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多样性调查53-121 3.1 本章引论53-56 3.1.1 引言53 3.1.2 案例村落历史地理略论53-56 3.2 东巴文字中的建筑56-60 3.2.1 帐篷与草房56-57 3.2.2 木构房屋57-60 3.2.3 村落60 3.3 木楞房:利家嘴村与永宁坝调查60-73 3.3.1 调研概况60-62 3.3.2 村落社会历史62-64 3.3.3 村落建筑形制64-69 3.3.4 建造技术与文化69-71 3.3.5 家宅形式变迁71-73 3.4 土庄房:油米村调查73-82 3.4.1 调研概况73-74 3.4.2 村落社会历史74-77 3.4.3 村落建筑形制77-80 3.4.4 建造技术与文化80-82 3.5 木楞房:“东巴圣地”白地村82-86 3.5.1 西部方言区的木楞房82 3.5.2 村落社会历史82-84 3.5.3 村落建筑形制84-85 3.5.4 建造技术与文化85-86 3.6 仿汉式瓦房:宝山石头城86-91 3.6.1 调研概况86-87 3.6.2 村落社会历史87-88 3.6.3 村落建筑形制88-90 3.6.4 建造技术与文化90-91 3.7 仿汉式瓦房:南高寨村91-94 3.7.1 调研概况91-92 3.7.2 村落社会历史92 3.7.3 村落建筑形制92-93 3.7.4 建造技术与文化93-94 3.8 土庄房:茨中村调查94-102 3.8.1 调研概况94-95 3.8.2 村落社会历史95-96 3.8.3 村落建筑形制96-102 3.9 土庄房:下盐井村调查102-107 3.9.1 调研概况102 3.9.2 村落社会历史102-104 3.9.3 村落建筑形制104-106 3.9.4 建造技术与文化106-107 3.10 纳西族乡土建筑流变:建造技术107-111 3.10.1 木楞房:使用最广、最久的建造技术108-109 3.10.2 土庄房:藏文化作用下的建造技术109-111 3.10.3 仿汉式瓦房:汉文化作用下的建筑形式111 3.11 纳西族乡土建筑流变:核心空间111-116 3.11.1 双火塘与男女柱:母系社会的核心空间112-113 3.11.2 单火塘与擎天柱:父系社会的核心空间113-115 3.11.3 中轴空间:汉文化作用下的核心空间115-116 3.12 本章小结与讨论116-121 3.12.1 技术与空间:乡土建筑演变的两条线索116-117 3.12.2 传统:一个动态的概念117-121 第4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探讨:技术范式121-174 4.1 田野调查点介绍121-127 4.1.1 九河乡及南高寨村概况121-123 4.1.2 九河乡历史概述123-125 4.1.3 南高寨村的姓氏与历史125-127 4.2 本章引论:乡土建造技术范式127-128 4.3 建造筹划阶段128-135 4.3.1 房屋规模与构架类型128-130 4.3.2 房屋基本尺寸130-131 4.3.3 构件尺寸与木料清单131-135 4.4 材料筹备阶段135-137 4.4.1 石材135 4.4.2 木材135-136 4.4.3 砖瓦、土坯136-137 4.5 房屋施工流程137-144 4.5.1 基础与地面施工138-139 4.5.2 大木作施工139-140 4.5.3 墙体施工140-142 4.5.4 屋面施工142-143 4.5.5 装修隔整143-144 4.6 大木作施工详解144-169 4.6.1 工具与度量衡144-151 4.6.2 墨线绘制:综述151-152 4.6.3 墨线绘制:柱身墨线152-154 4.6.4 墨线绘制:进深向构件墨线154-156 4.6.5 墨线绘制:面阔向构件墨线156 4.6.6 榫卯设计156-161 4.6.7 木料加工161-164 4.6.8 结构组装:穿斗164-165 4.6.9 结构组装:竖屋165-168 4.6.10 结构组装:椽子与板168-169 4.7 本章小结169-174 4.7.1 “非标准”营造法170 4.7.2 仿汉式瓦房的“非汉式”做法170-174 第5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探讨:人际范式174-212 5.1 本章引论174-179 5.1.1 血缘与地缘社群:乡土生活的基本单元174-177 5.1.2 区域与国家:乡土社群的外部环境177-179 5.2 工匠与工匠:知识的传承与传播179-186 5.2.1 言传知识与意会知识179-180 5.2.2 建造知识的纵向传承180-182 5.2.3 建造知识的横向传播182-183 5.2.4 木作专业化程度183-186 5.3 工匠与户主:工程的策划与组织186-195 5.3.1 工匠的选择186-188 5.3.2 雇佣关系的形成188-189 5.3.3 雇佣关系的维系189-191 5.3.4 酬劳的计价单位191-192 5.3.5 社群内外的酬劳价差192-194 5.3.6 建造中的角色分工194-195 5.4 户主与乡邻:建造中的决策与交换195-205 5.4.1 建造决策的社会心理:社会作用195-197 5.4.2 建造决策的社会心理:脸面197-198 5.4.3 建造中的交换与互惠198-200 5.4.4 社群人情关系网200-203 5.4.5 交换的象征性展现203-204 5.4.6 群体制约机制204-205 5.5 个人与集体:土地和山林的分配与管理205-210 5.5.1 土地分配与宅基地管理206-208 5.5.2 山林管理与木材获取208-210 5.6 本章小结210-212 第6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探讨:精神范式212-243 6.1 本章引论212-215 6.1.1 仪式禁忌:对于建造的世界观212-213 6.1.2 文化背景:多元化的宗教信仰213-215 6.2 九河纳西族大木作仪式215-228 6.2.1 木神仪式:仪式规程215-217 6.2.2 木神仪式:神灵的无形化217-218 6.2.3 木神仪式:平等的人神关系218-219 6.2.4 木神仪式:对于树木的边缘仪式219-220 6.2.5 上梁仪式:大木作的高潮220-225 6.2.6 上梁仪式:神圣的中梁225-226 6.2.7 上梁仪式:象征性事物溯源226-228 6.3 九河纳西族建造禁忌与习俗228-234 6.3.1 生长的房屋:木料朝向的规则228-230 6.3.2 男嗣的追求:构架的中柱230-231 6.3.3 危险的女性:大木作性别禁忌231-234 6.4 其它纳西族地区的建造习俗234-240 6.4.1 吉凶法则:精威五行理论234-236 6.4.2 树木有灵:伐木与立柱仪式236-237 6.4.3 建房伊始:择地与动土仪式237-238 6.4.4 建成安土:祭土主与“突路鲁本”仪式238 6.4.5 “家”的起点:升火仪式238-240 6.5 本章小结240-243 6.5.1 仪式与禁忌中的认知240-241 6.5.2 仪式与禁忌的内在动因241-242 6.5.3 仪式、禁忌与建筑的交互242-243 第7章 建造范式的惯性与转换243-270 7.1 本章引论243-244 7.2 技术范式的变化244-252 7.2.1 建造工具的变化244-247 7.2.2 建造材料的变化247-248 7.2.3 木作技艺的变化248-250 7.2.4 建筑类型的变化250-252 7.3 人际范式的变化252-256 7.3.1 工匠与工匠:知识传承的瓶颈252-253 7.3.2 工匠与户主:劳动力的市场化253-255 7.3.3 户主与乡邻:人情的变与不变255-256 7.4 精神范式的变化256-260 7.4.1 安土、伐木:替代神灵的力量256-258 7.4.2 生火仪式:仪式要素的缺失258-259 7.4.3 性别禁忌:男女异同的弱化259-260 7.5 历史视野下的范式转换260-270 7.5.1 变化的动因:技术、市场与国家260-262 7.5.2 变化的关系:三个范式的比较262-263 7.5.3 变化的趋向:新乡土建造范式263-265 7.5.4 观点:范式转换的历史视野265-267 7.5.5 观点:动态的多样性267 7.5.6 观点:乡土社群的自主选择267-268 7.5.7 总结268-270 后记270-271 参考文献271-280 致谢280-282 附录A 田野调查时间记录表282-284 附录B 纳西族乡土建筑相关文献统计284-289 附录C 纳西族不同地区的建筑及构件称呼289-294 附录D 南高寨村姓氏探索294-300 附录E 南高寨村大木匠名录300-301 附录F 一份吊厦蛮楼料单301-302 附录G 南高寨房屋测绘图302-307 附录H 田野日记摘录307-348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学术论文与探讨成果348-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