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工业制造业大量渗透国内建筑业的今天,建筑师传统的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已经不足以覆盖建造的全过程,传统的建筑学缺乏与制造业知识体系的衔接,缺乏与其他工程学科的协同能力;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业面临结构调整和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工程学科的专门人才也缺乏对建造过程的宏观理解。本文以制造业的视角看待建筑的建造过程,研讨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最终落脚点在二者的协同发展。其历史过程的时空广度不局限于“建筑业”或“制造业”的范畴,笔者将其抽象为两个“过程”的概念:“造屋”与“造物”。
本文对建造过程的探讨分为因素、系统与案例三部分,德语论文,从三个层次阐释建造过程的哲学本质以及“造屋”与“造物”的协同关系,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建造过程的内涵是什么,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建造过程的系统如何架构,并实现相应的功能,为建筑的目标服务?建造过程如何借鉴历史和国外案例,整合并带动下游制造业产业链,在中国当前国情下提升建筑的品质?围绕这些基本问题,本文通过批判的形而上学、系统论与技术史论的探讨措施进行论述。
上篇运用批判的形而上学措施,论述输入、输出、控制、机制等因素的历史演变,以及这些因素与“造屋”与“造物”的主体--人的基本需求、劳动过程的附加价值、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关系。中篇根据系统理论建立建造过程的系统架构,通过类比人对物的实体改造手段、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方式建立两个概念: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下篇利用技术史论措施,从“造屋”与“造物”协同关系的角度,重溯建筑历史中一些关键案例的技术过程,重新给予历史内容以合理的略论评价;并且将这些略论措施尝试运用于中国当前的国情,以期为现实中的建筑业、建筑师和建筑学提供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本文的探讨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首先,基于系统理论,德语论文网站,本文建立了建造过程中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的理论内核,提出系统建构是人超越于机器的协同能力。其次,通过对建造过程中人的劳动进行价值批判,本文说明建造过程的本质是人工对自然材料附加价值的提升,提出知识建构是人在建造过程中的核心价值。本文提出建筑技术科学在建筑学本身以及与其他工程学科对接中的“桥梁影响”,最终落脚点在于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对建筑学科当前所面临的工程品质问题近况具有针对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造 制造业 系统论 协同 建筑技术科学
摘要3-4 Abstract4-11 第1章 释题:“造屋”与“造物”11-32 1.1 探讨对象11-15 1.1.1 “造屋”:建造过程中的问题11-14 1.1.2 “造物”:制造过程中的问题14-15 1.2 探讨意义15-20 1.2.1 工艺技术领域:以“造物”类比“造屋”15-16 1.2.2 系统设计领域:将“造物”系统化形成“造屋”16-18 1.2.3 工程运用领域:“造屋”运用“造物”提升品质18-20 1.3 “造屋”/TECTONICS 与“造物”/TECHNICS 的释义20-27 1.3.1 “造”/Bauen:中西文中均表达“价值提升过程”之意义21-23 1.3.2 “造屋”与“造物”的同源性与异同性23-27 1.4 本文探讨的措施与内容27-32 1.4.1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略论28-29 1.4.2 “造屋”与“造物”的系统综合29 1.4.3 “造屋”与“造物”的案例运用29-32 上篇:因素略论篇32-119 第2章 “造屋”与“造物”的时空尺度33-56 2.1 控制因素34-40 2.1.1 客观约束35-37 2.1.2 主观需求37-40 2.2 输入因素40-43 2.2.1 材料、能源、信息40-42 2.2.2 人与材料42-43 2.3 机制因素43-49 2.3.1 “机制人”:工具、技能43-46 2.3.2 媒介、协作、竞争46-48 2.3.3 技术: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驾驭48-49 2.4 输出因素49-54 2.4.1 离散性输出:多样性输出与不稳定输入相协调50-51 2.4.2 连续性输出:规模化与多样性输出的矛盾51-52 2.4.3 非线性输出:类型化、家用化、规模化满足多样性的输出52-54 2.5 小结54-56 第3章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演变56-97 3.1 控制与机制:“造屋”与“造物”中的关键因素56-63 3.1.1 制造因素及其在历史过程中的演进概述57-61 3.1.2 人的因素的细分:工艺技术与人力组织61-63 3.2 工艺技术中的控制与机制:从技艺到术语63-84 3.2.1 机制优先:单项技艺中非系统化的控制性信息63-74 3.2.2 控制优先:术语对多项技艺的集成74-84 3.3 人力组织中的控制与机制:从工匠到工业84-96 3.3.1 机制优先:工匠组织与技艺分工85-90 3.3.2 控制优先:工业组织与必要技能90-96 3.4 小结96-97 第4章 “造屋”与“造物”的审美批判97-118 4.1 审美对象的来源97-103 4.1.1 审美对象的界定:审美的过程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97-98 4.1.2 形而下与形的批判:对“制作美”与“形式美”的现象学还原98-100 4.1.3 形而上的批判:理性的“目的”与审美的“合目的性”的差距100-103 4.2 机制之美与控制之美103-111 4.2.1 机制之美:劳动、发现、变化104-108 4.2.2 控制之美:反思、统摄、规律108-111 4.3 机械审美观念批判: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平衡111-117 4.3.1 经验层面的机械审美:对制造能力的崇拜112-113 4.3.2 形式层面的机械审美:与抽象形式的耦合113-116 4.3.3 理性层面的机械审美:对知识组合的趣味116-117 4.4 小结117-118 本篇总结118-119 中篇:系统综合篇119-266 第5章 实体系统120-184 5.1 “造屋”与“造物”实体系统:封闭系统的静态有序121-126 5.1.1 “造屋”与“造物”在系统中的边界条件122-126 5.1.2 实体系统的有序性层次126 5.2 材料属性与有序性126-135 5.2.1 材料的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126-128 5.2.2 人工化的有序性128-135 5.3 界面材料及其工艺探究135-154 5.3.1 探讨界定135-136 5.3.2 材料及其工艺的“类型化”:德国制造联盟的早期理念136-139 5.3.3 材料和工艺的实证措施:立体主义传统139-143 5.3.4 材料与手工艺的探究与整合:魏玛包豪斯143-148 5.3.5 材料实验的“飞跃”:“白院住区”住宅展览148-154 5.4 现代复合材料的运用154-165 5.4.1 复合材料:可“设计”的材料154-155 5.4.2 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体化设计与制造155-161 5.4.3 复合材料的“造物”运用161-165 5.5 基于材料工艺属性的组合165-183 5.5.1 多材料、多工艺的集成创新:产品工艺设计165-168 5.5.2 多工种的组合制造规划:分离面设计168-177 5.5.3 多实体材料组合下的终端制造177-183 5.6 小结183-184 第6章 信息系统184-252 6.1 “造屋”与“造物”信息系统:开放系统的动态有序185-190 6.1.1 动态有序的实现条件186-189 6.1.2 信息系统的有序性层次189-190 6.2 几何的度量190-208 6.2.1 视觉性的相对度量:细部关系190-191 6.2.2 触觉性的绝对度量:表面粗糙度191-196 6.2.3 度量系统配合的精确性196-208 6.3 受力的形变208-219 6.3.1 基于静力学的“造屋”208-211 6.3.2 轮船、飞机、汽车的动力学因素与静力学固有形式211-215 6.3.3 制造中的力学因素215-219 6.4 数字的整合219-250 6.4.1 数字信息对产品的控制理论219-234 6.4.2 “负反馈”:“信息流”控制“材料流”234-246 6.4.3 “正反馈”:意识的耗散结构与信息编解码246-250 6.5 小结250-252 第7章 系统中的机器与人252-263 7.1 实体系统中的机器技艺:代替人工252-258 7.1.1 以机械的运动代替人手的运动253-255 7.1.2 以机械的组织代替人力的组织255-257 7.1.3 以机械的反馈代替人脑的反馈257-258 7.2 信息系统中的机器术语:架构在机器技艺之上258-260 7.3 机器世界中人的角色:知识建构260-263 本篇总结263-266 下篇:案例运用篇266-354 第8章 “造屋”是“造物”的“试验场”、“市场”和“博物馆”267-304 8.1 建筑工程:“造物”的“试验场”267-282 8.1.1 工程师的“试验场”:“造物”的储备268-277 8.1.2 建筑师的“试验场”:“造物”的思辨277-279 8.1.3 “造屋”技术转移中的控制与机制279-282 8.2 建筑设计:“造物”的“市场”282-297 8.2.1 “造屋”的附加价值283-287 8.2.2 “造物”提升“造屋”价值287-291 8.2.3 现代系统设计:建筑业与制造业整合291-297 8.3 建筑史论:“造物”的“博物馆”297-303 8.3.1 发现:文化的空间298-299 8.3.2 探讨:工艺的进化299-301 8.3.3 创造:时代的精神301-303 8.4 小结303-304 第9章 中国当前“造屋”与“造物”的协同进程304-353 9.1 边界条件305-310 9.1.1 缘起:制造业渗透建筑业的必要性305-307 9.1.2 结构转型:制造业结构与建筑业的关系307-308 9.1.3 社会转型:劳动力成本增长,但并非全盘反映附加价值上升308-309 9.1.4 “造屋”下游产业链:制造业的“培育期”309-310 9.2 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影响310-326 9.2.1 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的三个技术层次311-319 9.2.2 建筑业带动下游制造业提升品质的两条实践路径319-326 9.3 建筑师:专业人才的内核、系统与环境326-337 9.3.1 内核:建筑师的知识体系326-328 9.3.2 系统:建筑师的统率能力328-335 9.3.3 环境:建筑师的职业环境335-337 9.4 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的桥梁影响337-351 9.4.1 建筑技术科学渗透建筑学的教学体系338-344 9.4.2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衔接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344-351 9.5 小结351-353 本篇总结353-354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354-362 10.1 论文探讨成果355-358 10.1.1 理论内核:基于系统理论架构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356 10.1.2 价值批判:探究“造屋”与“造物”过程中人的价值356-357 10.1.3 现实意义: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357-358 10.2 领域展望358-362 10.2.1 理论探讨:建筑学中的建造过程探讨358-360 10.2.2 实践展望:建筑业对工业结构调整的责任--也是建筑师的责任360-362 参考文献362-373 致谢373-375 附录A 第 1 章附文:“造屋”与“造物”的词源学解读375-398 附录B 第 4 章附表:《营造法式》术语分类列表398-409 附录C 第 5 章附表 A:魏玛包豪斯工艺车间分类列表409-412 附录D 第 5 章附表 B:1927 年展览住宅所使用的材料及其工艺列表412-415 附录E 第 8 章附表:“造屋”与“造物”在部分建筑师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关联列表(19 世纪至今)415-417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学术论文及探讨成果417-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