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探讨以韩国汉语教学的历史发展为主要依据,通过对韩国汉语教学的历时、共时略论和对韩国汉语“三教”问题的探讨,旨在发现韩国汉语传播过程中的问题,了解推动汉语在韩国传播的特点和动因并总结出韩国汉语传播的模式。文章以整个韩国汉语传播体系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为探讨对象,应用文献探讨法、宏观系统略论法、全球视野比较法、田野调查法等汉语国际传播探讨中的主要探讨措施,就韩国汉语传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透彻的略论。此前的文献中虽然有一些文章涉及到韩国汉语教学方面的问题,但是大多都是从微观视角进行个别问题的细化探讨,从汉语国际传播的宏观视角对韩国汉语传播历史的发展及模式进行研讨的学术成果并不多见。本选题不但可以对韩国汉语教育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也可以为国家层面本土化汉语传播计划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同时对其他国家的本土化汉语传播也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本文在对前人探讨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对韩国汉语教学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历时和共时考察,分别从早期韩国汉语与汉字教学的历史,各时期外语教育的课程,韩国小学、中学、高等学校的汉语教学和韩国国民教育体系外的汉语教学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研讨。探讨发现,韩国的汉语教学是从公元640年时新罗统一派遣大量留学生到唐朝留学开始的,接下来的高丽王朝、朝鲜王朝对汉语教学都极为重视,但日本殖民地时期,由于政治原因,整个韩国的教育包括汉语教学在内几乎呈停滞状态,直至20世纪才逐渐恢复汉语教学。韩国建国以来共有七次比较大的教育改革,包括汉语在内的所有科目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修订。纵观韩国的中小学汉语教育,私立小学比公立小学更加重视汉语教学,可以说引领了韩国汉语教学的发展。中学的汉语教育则并不那么乐观,由于升学的压力和教育政策的限制,汉语是作为第二外语中的选修科目来设定的,一般从高中二年级开始选修,因为并不是高考的科目,所以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韩国高等学校的汉语教学发展趋势较好,对其进行了历时考察后总结出了“需求”是韩国汉语传播的主要动因,“融会贯通,博学多才”是韩国高等教育中文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其次,本文对韩国汉语教学中的“三教”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韩国的汉语教师情况、汉语探讨教材的出版情况和目前的韩国汉语教学法的探讨,发现韩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师管理任用和考核体系。汉语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和认证才能最终走上讲台。并且本土汉语教师的数量和学习汉语的学生数量呈同比增长趋势,但是汉语教师的增长数量并不能满足学生数量的增长。汉语探讨教材的数量随着年代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类别逐渐多样化、级别精细化的汉语教材发展趋势。韩国中小学教学法以“活动中心法”和“交际法”为主,但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仍在语法教学中起着主导影响。“协同授课”的教学模式为交际法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高校的教学措施仍居于传统,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是目前相关专家和一线教学工作者正在尝试使用现代化手段创造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措施。 在上述探讨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了韩国汉语传播的特点和动因。探讨发现,目前韩国汉语学科体系建立相对完善,民间力量是韩国汉语传播中的中坚力量。但是仍旧存在着本土汉语教师和相关教师标准相对缺乏,汉语教材量足质薄,教学措施有待改善等问题。而且,韩国的汉语传播是一种自发、主动、柔性传播,并且呈现出“由慢而快”的加速发展趋势和语言教学商业化的汉语传播特点。宏观方面,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是当今韩国汉语传播中的几种动因,其中,经济因素在现代韩国汉语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微观方面,学校、教师、民间、媒体等因素均在汉语传播中起了重要影响。基于对韩国汉语传播程度的略论需要,笔者提出了三种用于略论汉语国际传播程度的略论措施:“传播趋势比较法Ⅰ--单纯数量增减比较法”、“传播趋势比较法Ⅱ--分布比率比较法”和“传播趋势比较法Ⅲ--传播速度比较法”。 此外,笔者对韩国汉语传播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对策。针对上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顺势而谋”--发动社会各阶层力量推动汉语传播;加强顶层设计,政府应及时发挥其领导影响;“优化与改进”--课程设置与教学措施有待优化与改进,使汉语学科建设健康发展;“标准先行”--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标准和汉语教师标准,四个韩国汉语传播需要努力的方向。 基于以上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探讨,本文为韩国的汉语传播体系构建了一个“韩国模式”即经济驱动,民间主导,文化牵引,商业运作。最后,文章阐述了“需求决定论”在韩国汉语传播探讨中的个案支撑和汉语国际传播要建立在需求基础之上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