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构造演化[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的分界线,对班公湖—怒江洋盆的性质、演化模式、俯冲极性和闭合机制等关键的大地构造问题都存在着激烈争论,对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的地幔源区动力学和缝合带中东段聂荣—嘉玉桥变质微陆块的演化地位还缺乏高精度的数据积累,这直接作用了对特提斯域构造和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理解,以及对青藏高原中部缝合带两侧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评价。 本文选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探讨最薄弱的中西段改则地区3条重要的蛇绿岩剖面(改则南拉果错,缝合带内洞错和改则北查尔康错),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对蛇绿岩单元和岛弧类岩石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岩相学、矿物化学(尖晶石)、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地质学及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探讨;对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邻近缝合带的构造推覆体进行野外地质学、矿物化学和同构造新生云母~(40)Ar-~(39)Ar年代学探讨;综合略论上述探讨资料,建立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演化模式,并在前人探讨基础上,研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构造—沉积演化。 拉果错、洞错和查尔康错蛇绿岩的岩石组合、岩相学、矿物学和矿物化学(尖晶石)、Sr-Nd-Pb同位素特征,以及变质橄榄岩、堆积岩、玄武岩和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如TNT(Ti-Nb-Ta)负异常)均显示为SSZ型蛇绿岩,但具体构造环境各异。拉果错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兼备MORB和IAT型,蛇绿岩形成于洋内俯冲带之上洋内岛弧的弧间盆地环境;洞错蛇绿岩中的尖晶石矿物化学显示MORB和IAT的特征,堆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MORB型,蛇绿岩形成于洋内俯冲带之上不成熟的弧后盆地环境;查尔康错蛇绿岩兼有MORB和IAT的特征,形成于洋内俯冲带之上的岛弧环境。 详细探讨拉果错斜长花岗岩的成因及其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拉果错斜长花岗岩可能为剪切带中含水条件下辉长岩剪切深熔影响形成的,其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6.6±2.5 Ma,证明在班公湖—怒江中西段存在中侏罗世洋盆。 首次在羌塘地体南缘的查尔康错蛇绿岩北侧发现岛弧类岩石,岩石组合为流纹岩、安山岩和闪长岩等,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6.6±2.5 Ma,表明班公湖—怒江洋盆于中侏罗世向羌塘地体下北向俯冲消减。 拉果错和查尔康错蛇绿岩是分别被构造仰冲推覆于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的前中侏罗世陆棚相沉积地层之上的,其底部均为厚~20 m的韧性断层带,断层带内构造片岩的同构造新生云母矿物的~(40)Ar-~(39)Ar年龄为151~153 Ma。同时的双向仰冲表明班公湖—怒江洋盆于晚侏罗世早期闭合,这种快速闭合双向仰冲模式是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的低角度俯冲,致使拉萨地体的快速北移与羌塘地体强烈碰撞的结果,并造成了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面状分布,西语论文,形成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晚侏罗世的构造推覆体。 班公湖—怒江洋盆的裂开、MOR型洋盆阶段、SSZ型洋盆阶段和洋壳俯冲闭合均存在东早西晚的穿时现象,班公湖—怒江洋盆可能只发育了约130 Ma,并以聂荣—嘉玉桥变质微陆块为轴作剪刀状的开裂和闭合,存在二叠纪(或石炭纪)—晚三叠世和早—中侏罗世(西段延至晚侏罗世)东西两期残留海盆地。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演化过程制约着拉萨地体晚侏罗世周缘前陆盆地和羌塘地体早—中侏罗世弧后盆地的沉积面貌。在改则周边地区甄别出一套早白垩世(长石~(40)Ar-~(39)Ar年龄为122.9 Ma)OIB型火山岩,证明由于雅鲁藏布江洋壳低角度俯冲的回返(roll-back)在该区产生强烈的裂谷影响,在青藏高原中部形成了一套巨厚的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期冈底斯弧弧后盆地沉积以及班公湖—怒江带内及其拉萨和羌塘陆块周边的一套早白垩世OIB型火山岩,冈底斯弧弧后裂谷影响的作用范围可能越过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达到羌塘地体,青藏高原的隆升不应早于晚白垩世。 改则地区蛇绿岩的源区显示为印度洋型的MORB特征,存在Dupal同位素异常,洞错和拉果错蛇绿岩具有亏损地幔(DDM)和富集地幔Ⅱ(EMII)混合的特征,而查尔康错地幔源区是亏损地幔(DMM)和富集地幔Ⅰ(EMI)混合的结果。Dupal同位素异常源于早二叠世(~280 Ma)携带Dupal物质组分的地幔柱,该地幔柱导致冈瓦纳大陆北缘的裂解,是古、中、新特提斯洋形成的源动力。

【关键词】:西藏 改则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蛇绿岩 地球化学 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 岩石学 矿物学 Sr-Nd-Pb同位素 构造 特提斯 俯冲带之上 Dupal同位素异常 残留海盆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探讨生院(广州地球化学探讨所)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542
【目录】:

摘要3-6

Abstract6-10

目录10-13

引言13-19

第一节、论文选题依据13-14

第二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构造演化的关键问题与探讨思路14-16

第三节、探讨途径和探讨内容16-17

第四节、论文工作量17

第五节、论文创新与特色17-19

第一章 板块构造背景19-35

第一节、青藏高原板块构造格架19-20

第二节、青藏高原主体部分构造演化20-35

第二章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前人探讨及存在问题综述35-63

第一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地球物理特征35-37

第二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变质微陆块37-38

第三节、班公湖—怒江洋盆性质38-39

第四节、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基本特征39-43

第五节、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形成的构造环境43-46

第六节、班公湖—怒江洋盆的演化阶段46-57

第七节、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的构造属性57-58

第八节、蛇绿岩带的上覆岩系58-59

第九节、青藏高原中部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岩浆影响及蛇绿混杂岩59-62

第十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探讨中存在的问题62-63

第三章 样品略论及数据处理63-69

第一节、野外地质和样品预处理63

第二节、矿物化学略论及数据处理63-64

第三节、主微量略论及数据处理64-66

第四节、Sr-Nd-Pb同位素略论及数据处理66-67

第五节、锆石 SHRIMP U-Pb年代学67-68

第六节、~(40)Ar-~(39)Ar年代学68-69

第四章 改则南侧蛇绿岩推覆体探讨69-118

第一节、地质学特征70-75

第二节、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75-81

第三节、矿物化学特征81-82

第四节、地球化学特征82-104

第五节、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104-112

第六节、推覆时代和温压条件估计112-116

第七节、小结116-118

第五章 改则南侧斜长花岗岩的年代学及其成因118-126

第一节、斜长花岗岩的特征118-119

第二节、斜长花岗岩的锆石 SHRIMP U-Pb年代学119-121

第三节、斜长花岗岩的成因121-123

第四节、斜长花岗岩的构造意义123-124

第五节、SSZ型蛇绿岩年代学的讨论124-125

第六节、小结125-126

第六章 洞错蛇绿岩探讨126-150

第一节、地质学特征127-129

第二节、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129-134

第三节、矿物化学特征134-136

第四节、地球化学特征136-144

第五节、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144-147

第六节、蛇绿岩的年代学147-148

第七节、小结148-150

第七章 改则北蛇绿岩推覆体探讨150-180

第一节、地质学特征150-151

第二节、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151-153

第三节、矿物化学特征153-156

第四节、地球化学特征156-168

第五节、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168-174

第六节、推覆体的形成时代与温压估计174-179

第七节、小结179-180

第八章 改则蛇绿岩 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地幔源区动力学180-204

第一节、Sr同位素特征180-184

第二节、Nd同位素特征184-187

第三节、Pb同位素特征187-194

第四节、蛇绿岩的地幔源区初步探讨194-202

第五节、小结202-204

第九章 羌塘地体南缘的岛弧类岩石探讨204-222

第一节、地质学特征204

第二节、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204

第三节、地球化学特征204-209

第四节、Sr-Nd-Pb同位素特征209-214

第五节、岛弧类岩石成因214-216

第六节、锆石 SHRIMP U-Pb年代学216-219

第七节、岛弧类岩石的构造意义219-221

第八节、小结221-222

第十章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构造—沉积演化222-240

第一节、改则段构造演化222-226

第二节、二叠纪班公湖—怒江裂谷和初始大洋226-229

第三节、三叠纪班公湖—怒江洋盆阶段229-233

第四节、早—中侏罗世班公湖—怒江残留海盆地233-238

第五节、青藏高原中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238-239

第六节、小结239-240

结论与探讨展望240-243

第一节、主要结论240-242

第二节、存在问题及探讨展望242-243

参考文献243-266

和待的论文266-267

西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