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中国传统互文为探讨内容,旨在应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及现代文本理论提供的视角,通过对传统互文的互动类型、认知机制、层级及标记等探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互文理论,以期实现中西互文的对话并揭示出传统互文中蕴含的瑰丽的文本世界。
第一章是全文的绪论。学界对于中国传统互文仅指文本内的一种修辞格,中西互文几无对话性的观点引起了我们的探讨兴趣。本文将包括“互文”在内的“互X”类术语所指称的语言现象作为探讨对象,并将“互X”类术语分为两类:总括性互文标签和明示性互文标签。我们指出以往对传统互文的探讨其不足之处集中表现为缺乏系统理论总结及用互文辞格探讨代替传统互文探讨等方而。此外我们对西方互文理论的源起、演变脉络予以了梳理,并整理了近三十年来西方互文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情况。
第二章探讨了传统互文源起的相关问题。围绕着学界对于“互文”术语始见及互文辞格发现的争论,我们证明了“互文”这一术语由郑玄最早提出,互文辞格也由郑玄最早发现。我们对传统互文的奠基者郑玄使用“互文”的情况予以了穷尽性探讨,指出郑玄用“互文”指称的语言现象不仅仅包括互文辞格,互文项所处的层级也不仅仅处于文本内。此外我们将传统互文理论的建构过程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期(汉末至魏晋时期)、自觉期(唐代)及总结期(晚清至现代)。
第三章系统探讨了传统互文中互文项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从形式互动和语义互动两个角度将传统互文区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传统互文为形式互动类互文(倒序互文)。第二大类传统互文为语义互动类互文。包括语义近似互文、语义互补互文及语义指称互文。第三大类传统互文为形式-语义互动类互文。包括形式省略-语义对等互文及形式省略-语义互补互文。而为学界所熟知的互文辞格仅仅是形式省略-语义互补互文之下的一个次类。此外我们总结了传统互文认知机制的两大准则:“相似即互文”(包括“相同即互文”及“相类即互文”)与“互补即互文”。
第四章略论了传统互文中的“文”的内涵、层级与标记。“文”的本义为“文身”之“文”,后引申为“错画”,指交错的线条。古人关于“文”的观念具有开放性,在古人眼中万物交错皆可成文。中国古代对于“文”的层级,体现出强烈的连续统思想,小至独体字大至整个文本,只要具备独立表意的语言成分都有可能被视为“文”,故而传统互文并不专注于文本内互文或者是文本间互文,而是揭示出处于不同层级的“文”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传统互文中存在“诗章互文”、“传赞互文”、“经传互文”、“经序互文”、“篇名互文”等独具中国特色的互文形态。此外,我们探讨了传统互文中存在的大量互文标记。
第五章旨在前面探讨的基础上,进行中西互文间的深入对话。我们指出中西方对于“文”的本义有共通之处,中国古人与西方互文性理论关于“文”的理解都具有强烈的互涉观。中西互文具有直接对话性的重要体现在于中西互文有着共同的类型(跨文本互文及副文本互文)。我们比较了中西互文的认知机制,指出西方互文的认知机制可以概括为“嵌入即互文”,具体表现为“形式嵌入即互文”与“联想嵌入即互文”。我国传统互文中也存在因为形式嵌入而造成的互文,而我国传统互文认知机制的两大准则(“相似即互文”准则与“互补即互文”准则)实际为西方互文“联想嵌入即互文”准则的具体表现。我们通过对“经传互举”、“经序互相足”的略论,研讨了副文本的相对独立性及主副文本的话语权的问题。此外我们探讨了传统副文本建构的文本世界,指出传统注疏类作品中的副文本具有元文性文本和副文本的双重身份。在因为副文本引用源文本而产生的互文关系中,由于副文本的存在,导致与当下文本中的主文本发生互文关系的互文本具有了源文本和前文本的双重身份。我们将传统副文本的功能区分为基本功能(解释功能)和五种附加功能(证明、补充、校对、考辨和集汇功能),通过副文本功能间的交汇可以衍生出极为宏富的体式。此外,我们还讨论了若干与西方互文性理论具有相通性的互文现象,以期将中西互文的对话推向更为广阔的视野。
第六章为全文结论。对全文提出的观点予以了总结。
【关键词】:中国 传统 互文 互动机制 认知机制 层级 标记 副文本 文本世界
目录3-10 中文摘要10-12 Abstract12-14 第一章 绪论14-52 第一节 探讨源起14-17 1. 问题的提出14-15 2. 针对性初步探讨的启示15-17 2.1 传统互文并非仅指互文辞格15 2.2 传统互文并非仅限于文本内15-17 第二节 探讨对象17-25 1. 本文探讨的两类对象17 1.1 总括性互文标签17 1.2 明示性互文标签17 2. 对于探讨对象的范围17-21 2.1 将“互X”类术语纳入探讨对象的原因17-19 2.2 对于“互体”的问题19-21 3. 探讨对象的语料问题21-25 3.1 对于语料的来源问题21-22 3.2 对于语料的复见问题22-23 3.3 对于语料的归属问题23 3.4 对于语料的年代问题(伪孔安国《尚书传》的年代问题)23-25 第三节 探讨综述25-48 1. 传统互文探讨综述25-32 1.1 对于传统互文源起的探讨25-26 1.2 对于传统互文类型的探讨26 1.3 对于传统互文层级的探讨26-27 1.4 对于传统互文机制的探讨27-29 1.5 对于中西互文关系的探讨29-31 1.6 以往对传统互文探讨的不足31-32 2. 西方互文性理论探讨综述32-48 2.1 西方互文性理论的源起32-38 2.1.1 互文性概念的提出32-33 2.1.2 互文性理论的理论基础33-38 2.2 西方互文性理论的演变38-43 2.2.1 广义互文性理论的演变38-41 2.2.2 狭义互文性理论的演变41-43 2.3 近三十年来西方互文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43-48 2.3.1 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早期译介期43 2.3.2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系统引介期43-44 2.3.3 第三阶段(本世纪以来)逐步繁荣期44-48 第四节 探讨意义48-50 第五节 相关术语说明50-52 1. 隐文50 2. 互文本·前文本·源文本50 3. 元文性文本-元元文性文本50-51 4. 副文本·元副文本·元元副文本51-52 第二章 传统互文源起探讨52-100 第一节 “互文”术语始见探讨52-63 1. “互文”术语始见的三种可能52-54 1.1 东汉末《淮南子》注中存在四处“互文”52-53 1.2 《淮南子》原有许慎注与高诱注53 1.3 《淮南子》许注、高注于宋代混杂一处53-54 2. 论《淮南子》注中四处“互文”当属高诱所注54-61 2.1 从许注、高注分布的系统性异同推断54-58 2.1.1 许注与高注的区分标准54-56 2.1.2 许注、高注分布存在的系统性异同56-58 2.2 从《淮南子》注的辑佚作品推断58 2.3 从《淮南子》注与许慎《说文解字》的对比中推断58-61 2.3.1 从释义角度推断58-59 2.3.2 从注音角度推断59-60 2.3.3 从“互文”使用频率推断60-61 3. 高诱与郑玄关系考61 4. 结论:“互文”此术语由郑玄最早使用61-63 第二节 互文辞格发现探讨63-72 1. 对于互文辞格发现的两种观点:“郑玄说”与“服虔说”63-64 2. 服注质疑64-65 3. “服虔说”与“郑玄说”之争的原因65-66 4. 郑玄、服虔先后关系探讨66-70 4.1 从魏晋时期谚语“父康成,兄子慎”推知郑先服后66-67 4.2 从对反切的使用情况判断服虔为后辈学者67-68 4.3 从其他人的生平判断郑前服后68-70 5. 结论:互文辞格由郑玄最早发现70-72 第三节 郑玄使用“互文”探讨72-81 1. 郑玄使用“互文”的分布情况72 2. 郑玄所用“互文”指称的语言现象72-80 2.1 对举互文(类义互文)72-73 2.2 互文修辞格(交错省略互文)73-78 2.2.1 文本内互文辞格73-76 2.2.2 跨文本互文辞格76-78 2.3 跨文本缩略互文78-79 2.4 跨文本推理互文79-80 3. 结论80-81 第四节 传统互文理论建构的三个时期81-100 1. 传统互文理论建构的萌芽期(汉末至魏晋)81-88 1.1 明示性互文标签的系统性使用81-82 1.2 明示性互文标签关于互文项互动关系的初步揭示82-86 1.3 杜预、范宁对互文理解机制的卓越探究86-88 1.3.1 杜预提出“互举为义”、“互发其义”86-87 1.3.2 范宁提出“互文以见义”87-88 2. 传统互文理论建构的自觉期(唐代)88-91 2.1 贾公彦对互文成文机制的探究88-90 2.1.1 贾公彦对“互文”与“互相足”的区分88-89 2.1.2 贾公彦对互文与互相备的区分89-90 2.2 贾公彦对互文理解机制的探究90 2.3 贾公彦在传统互文理论建构过程中的双刃剑影响90-91 3. 传统互文理论建构的总结期(晚清至现代)91-99 3.1 俞樾提出“参互见义”91-94 3.2 “参互见义”观的形成背景94-97 3.2.1 “参互”:最初为周代会计核查制度94-96 3.2.2 “参互”:从会计核查制度到文本略论策略96 3.2.3 “参互”:从文本略论策略到措施论96-97 3.3 郑远汉提出“参互成文,合而见义”97-99 4. 传统互文理论建构中的缺陷99-100 第三章 传统互文之“互”探讨:传统互文互动类型及认知机制探讨100-184 第一节 形式互动类互文(语序互动类互文)102-115 1. 倒序错综互文102-107 1.1 倒序协韵互文理论的发展102-105 1.2 倒序协韵互文的类型105-107 1.2.1 对称性协韵互文105-106 1.2.2 非对称性协韵互文106-107 2. 倒序错综互文107-113 2.1 倒序错综互文源起探讨108-112 2.2 倒序错综互文的类型112-113 2.2.1 被动式错综互文112 2.2.2 主动式错综互文112-113 3. 倒序协韵互文与倒序错综互文的关系113-115 第二节 语义互动类互文115-161 1. 语义近似互文116-132 1.1 同义互文116-122 1.1.1 同义避复互文117-120 1.1.1.1 同义避复理论的发展117-118 1.1.1.2 同义避复互文的形成机制118-120 1.1.2 同义协韵互文120-122 1.2 事同互文122-124 1.3 类义互文124-127 1.3.1 类义对举互文124-125 1.3.2 类义协韵互文125-127 1.3.2.1 类义协韵互文的形成机制125-127 1.3.2.2 类义协韵互文与倒序协韵互文、同义协韵互文的关系127 1.4 事类互文127-132 1.4.1 事类互文的认知机制129 1.4.2 从事类互文到构式互文129-132 2. 语义冲突互文132-134 2.1 歧义互文132-133 2.2 矛盾互文133-134 2.2.1 生成性矛盾互文133 2.2.2 理解性矛盾互文133-134 3. 语义互补互文134-156 3.1 意象互体互文134-135 3.2 异文互见互文135-145 3.2.1 对于异文互见互文的理论总结136-137 3.2.2 异文互见互文的类型137-145 3.2.2.1 详略互见互文137-138 3.2.2.2 避讳互见互文138-141 3.2.2.3 名实互见互文141-143 3.2.2.4 互补互见互文143-144 3.2.2.5 存疑互见互文144-145 3.3 事理互明互文145-150 3.3.1 正反互明互文145-147 3.3.2 因果互明互文147 3.3.3 比喻互明互文147-149 3.3.3.1 事物性比喻互明互文148 3.3.3.2 事件性比喻互明互文148-149 3.3.4 转喻互明互文149-150 3.4 事件互备互文150-153 3.4.1 过程互备互文151-152 3.4.2 图景互备互文152-153 3.5 特征互足互文153-156 3.5.1 性质互足互文153-154 3.5.2 性状互足互文154 3.5.3 情状互足互文154-155 3.5.4 从话语结构角度看特征互足互文与互文辞格的区别155-156 4. 语义指称互文(同指互文)156-161 4.1 空间同指互文156-157 4.2 异名同指互文157-158 4.3 关系同指互文158-159 4.4 交叉型同指互文(空间性质同指互文)159-160 4.5 同指互文的实质是认知性互文160-161 第三节 形式-语义互动类互文161-181 1. 形式省略-语义对等类互文(缩略互文)161 2. 形式省略-语义互补类互文161-181 2.1 单向省略互文162-165 2.1.1 承前省略互文162-165 2.1.2 蒙后省略互文165 2.2 交错省略互文(互文辞格)165-170 2.2.1 从话语结构角度区分互文辞格165-169 2.2.1.1 二元互文辞格166-167 2.2.1.2 多元互文辞格167-169 2.2.2 文本“时间观”的引入与互文辞格的重新划分169-170 2.2.2.1 平行式互文辞格169 2.2.2.2 推进式互文辞格169-170 2.3 推理省略互文170-178 2.3.1 文本“非自足观”的引入与推理省略互文的提出170-171 2.3.2 推理省略互文的类型171-178 2.3.2.1 类比推理互文171-173 2.3.2.2 反向推理互文173-174 2.3.2.3 条件推理互文174-178 2.4 从话语结构角度看互文辞格与推理省略互文、特征互足互文的区别178-181 第四节 传统互文的认知机制181-184 1. “相似即互文”准则181 2. “互补即互文”准则181-184 第四章 传统互文之“文”探讨:文的内涵、层级与标记探讨184-240 第一节 传统互文中“文”的内涵184-189 1. “文”的本义:“文身”之“文”184-186 2. “文”的内涵:万物交错皆可成文186-188 3. “文”的层级:从独体字到文本188-189 第二节 传统互文的层级189-228 1. 文本内传统互文189-200 1.1 词语层面的互文189-193 1.2 词组层面的互文193-194 1.3 小句层面的互文194 1.4 跨句群互文194-200 1.4.1 诗章互文194-198 1.4.2 跨句群承前省略互文198-199 1.4.3 跨句群互文辞格199-200 2. 主副文本间互文200-213 2.1 主文本与副文本之间的互文200-209 2.1.1 传赞互文200-204 2.1.2 经传互文204-207 2.1.3 经序互文207-209 2.2 副文本之间的互文209-213 2.2.1 二传互文209-211 2.2.2 二注互文211-213 3. 文本间互文213-228 3.1 史著体裁间互文213-218 3.1.1 表传互文213-214 3.1.2 纪传互文214-216 3.1.3 史著其他体裁间互文216-218 3.2 篇名互文218-219 3.3 跨文本同义避复互文(《书》《志》互文)219 3.4 跨文本事理互明互文219-220 3.5 跨文本同指互文220-221 3.6 跨文本承前省略互文221-222 3.7 跨文本互文辞格222-224 3.8 跨文本推理互文224-228 第三节 传统互文的标记228-240 1. 对于传统互文的标记问题228 2. 事类互文标记228-229 3. 承前省略互文标记229-230 4. 推理互文标记230 5. 异文互见互文标记230-240 5.1 话语互见互文标记231-233 5.2 事件互见互文标记233-237 5.3 篇内互见互文标记237-238 5.4 存疑互见互文标记238-240 第五章 中西互文的对话240-284 第一节 中西对于“文”的相通之处240-245 1. 中西方“文”本义的共通之处240-242 2. 中西方“文”中蕴含的非自足观与互涉观念242-243 3. 中国传统文献中的互文性“文”概念243 4. 中国传统“文”.层级的独特价值243-245 第二节 中西互文类型之比较245-248 1. 中西互文类型的共通之处245-246 1.1 对副文本互文的共同关注245-246 1.2 对跨文本互文的共同关注246 2. 中国传统互文独有的类型246-248 2.1 传统互文对语序层面互文的关注246-247 2.2 传统互文对文本内互文的关注247 2.3 传统互文中特有的文本间互文现象247-248 第三节 中西互文认知机制之比较248-256 1. 西方互文的认知机制:嵌入即互文248-252 1.1 “形式嵌入即互文”准则与生成性互文248-250 1.2 “联想嵌入即互文”准则与理解性互文250-252 2. 传统互文中的生成性互文与理解性互文252-254 2.1 中国传统互文也可分为生成性互文与理解性互文252 2.2 中国传统互文中生成性互文的独特性252-253 2.3 中国传统互文中理解性互文的独特性253-254 3 中西互文认知机制的对话254-256 第四节 中西副文本之比较--兼论传统副文本建构的文本世界256-274 1. 西方副文性理论的提出及对传统互文探讨的意义256-257 1.1 西方副文性理论的提出256 1.2 副文性理论对传统互文探讨的重要意义256-257 2. 传统互文中独特的副文本互文257-260 2.1 从“经传互举”看副文本的相对独立性257-259 2.2 从“经序互相足”看主副文本的话语权259-260 3. 传统副文本建构的文本世界260-274 3.1 副文本链:副文本·元副文本·元元副文本260-262 3.2 副文本的双重身份与元文性文本链的建构262-264 3.3 副文本的存在与跨文本互文中源文本的双重身份264-265 3.4 副文本中体式的狂欢与文本功能的交汇265-268 3.5 从副文本《三国志注》到现代解读性新闻语篇268-274 第五节 附论:广阔视野中的中西互文对话274-284 1. 西方生成性互文与柏梁体、集锦体274-281 1.1 多重声音的响起与柏梁体的产生274-276 1.2 引文的马赛克与集锦体276-281 2. 西方承文本性理论与刘郎题糕、夺胎换骨281-284 第六章 结论284-288 参考文献288-301 后记301-305 硕期间论文305-307 ,西班牙语论文,西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