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运动社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艺术社团,它在中国近代社团发展史上极具代表意义。以“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为弘愿的艺术运动社,它不同于带有西方审美本位主义色彩的“西化派”,亦不同于带有中国审美本位主义色彩的“国粹派”,而是尝试走出一条“兼容并蓄,调和中西”的融合之路,调和中西方艺术之所长,创造时代新艺术,实现艺术社会化的理想。艺术运动社,正是为了促进东方新艺术而生、而行、而终了一生。以艺术运动社为代表的艺术社团,他们对当时社会公众的审美认知、审美趣味和审美素养的提高,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为新艺术而生”的艺术运动社,坚持“为新艺术而行”:主要包括创办《亚波罗》《亚丹娜》《神车》为代表的艺术类专业期刊,筹办四次美术展览会,参与以国立艺术院为代表的学校艺术教育,公开组织学术讲座,译文著书等,形成以社团为主导,以期刊出版、美展、高等学校联合发展的“多维一体”的实践策略和经营策略。“为新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运动社,致力于公共空间内的艺术理论传播,将纯艺术理论探讨与学校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从理论到实践,从西方到东方,从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艺术运动社始终秉承“兼容并蓄,调和中西”的理念,不仅对中西方文论、画论、乐论进行广泛地传播与融合,而且在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下,试图团结艺术界的新兴力量,掀起社会化的艺术运动,促成东方的文艺复兴,实现中华民族地伟大复兴。
【关键词】:艺术运动社 国立艺术院 林风眠 兼容并蓄 调和中西
致谢5-6 摘要6-7 Abstract7-11 第一章 绪论11-17 第一节 选题缘起11-12 第二节 围绕本选题的理论资源和探讨近况12-16 第三节 主要探讨措施16-17 第二章 历史缘起:国立艺术院与艺术运动社17-29 第一节 断裂与重构:新文化运动后中国艺术风气的转换17-19 第二节 激流与碰撞:民国艺术潮流运动中的艺术社团19-23 第三节 引介与争论:西方美术的传播23-26 第四节 承续与实践:海外艺术运动社与蔡元培美育思想26-29 第三章 为新艺术而生:艺术运动社之始末考29-53 第一节 始末考:艺术运动社之“三世因缘”29-39 第二节 社员考:艺术运动社主要社员探讨39-53 第四章 为新艺术而行:艺术运动社之行践考53-90 第一节 文以载道:《亚波罗》与西方艺术的传播54-74 一、文本考:西方文论、画论、乐论的引介与译介54-67 二、图画考:西方美术著作的传播与争论67-74 第二节 展示与传播:美术展览会与公共空间内的艺术交流74-90 第五章 为新艺术而艺术:“兼容并蓄,调和中西”的现代艺术精神90-108 第一节 “兼容并蓄”精神的外部呈现91-97 第二节 “调和中西”精神的外部呈现97-102 第三节 艺术运动社的“亚波罗艺术精神”102-108 结语108-110 ,西语论文,西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