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锋戏剧是对传统戏剧进行反叛与创新的戏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0世纪发展得尤为鼎盛。
本文从比较文学同类比较的角度出发,应用汉斯·蒂斯·雷曼的“合唱”理论,即如果在一切方向都一致,那么在这样没有冲突、叠加起来的语言,就会形成合唱。通过雷曼的理论,集中研讨了中西先锋戏剧“合唱”的特点,深入比较了中西先锋戏剧中“合唱”的差异。本文认为在先锋戏剧中,“合唱”已被视为剧场创作的一个元素、一个层面,一种形式的话语。在当代传统戏剧性“不再”的剧场文本中,叙事与表现准则以及寓言的旧套路正在慢慢消失。与此同时,一种所谓的语言自治化正在慢慢推进。即使形式上没有合唱队式的话语方式存在,只要戏剧中展示了多个人物,而目的是为了对一个世界进行描述,那么就会存在合唱倾向。这种合唱倾向导致了先锋戏剧中“合唱”的多种形式。本文的出的结论是:由于中西的文化作用不同,导致在先锋戏剧中“合唱”形式的差异,西语论文题目,如西方先锋戏剧中“合唱”的歌唱形式、话语的“合唱”、动作的“合唱”三个特点;中国先锋戏剧中语言的多声部“合唱”,语言、演唱与音乐、音响的“合唱”,语言与动作的“合唱”四个特点。
本文通过对中西先锋戏剧中“合唱”的比较,分别略论了中西先锋戏剧“合唱”特点,西方先锋戏剧的“合唱”特点即“合唱”的歌唱形式,话语的“合唱”,动作的“合唱”。中国先锋戏剧在吸取西方养分的同时又加入自己本国传统戏剧的基本元素后,形成了四个特点即语言的多声部“合唱”,语言、演唱与音乐、音响的“合唱”,语言与动作的“合唱”,“合唱”的歌唱形式。其中“合唱”的歌唱形式和语言的多声部“合唱”是相同的;语言、演唱与音乐、音响的“合唱”是中国独具特色的;话语与动作的“合唱”与西方的先锋戏剧的动作的“合唱”又不尽相同。
本文共分两章。第一章详细的论述了西方先锋戏剧“合唱”概念及其发展,进而总结了西方先锋戏剧“合唱”的三个特点,即“合唱”的歌唱形式,语言的“合唱”,动作的“合唱”,并对每一个特点进行了阐释及论证。三个特点虽形式上各不相同,但都是没有冲突,叠加的“舞台话语”,它们所表达的方向是一致的,都表现一个主题或思想。
第二章对中国先锋戏剧“合唱”的概念及其发展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先锋戏剧“合唱”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即语言的多声部“合唱”,西语毕业论文,语言、演唱与音乐、音响的“合唱”,语言与动作的“合唱”。在论述及论证每一个特点的基础上,又与西方先锋戏剧“合唱”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并略论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再次论证了雷曼的理论。
希望通过本文这种比较的诠释,能有助于增加人们对中西先锋戏剧“合唱”的全景式了解,有利于促进国内先锋戏剧探讨,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的百花齐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西 先锋戏剧 合唱
摘要4-7 Abstract7-13 引言13-15 第一章 西方先锋戏剧中的“合唱”15-41 一、 西方先锋戏剧中“合唱”概念的提出15-21 二、 西方先锋戏剧中“合唱”的特点21-41 1、“合唱”的歌唱形式22-29 2、话语的“合唱”29-34 3、动作的“合唱”34-41 第二章 中国先锋戏剧中的“合唱”41-72 一、 中国先锋戏剧中“合唱”概念的提出41-44 二、 中国先锋戏剧中“合唱”的特点44-72 1、语言、演唱与音乐、音响的“合唱”46-51 2、语言与动作的“合唱”51-58 3、“合唱”的歌唱形式58-64 4、语言的多声部“合唱”64-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