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通中西 传承创新--三、四十年代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和实践探讨[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梅贻琦是我国当代资望最深、建树极丰的高等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之一。通才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他的思想挖掘不够,对他思想的认识也不全面、不准确。拙文试图通过对其通才教育思想形成、内涵、特征、实践及作用的探寻,对其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寻求变革当下中国高等教育通才教育的启示。同时,期望学术界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对梅贻琦的探讨。 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是以儒家大学教育思想为本位的中西融合,西语论文题目,是反思现代大学教育流弊、探求中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产物,是中国特色通才教育理论的代表。 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的精神旨趣是中国传统大学之道,实践操作则融入了现代大学尤其是美国通识教育的制度、方法;它把传统意义上的以完美人格为特征、游弋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通才”发展为主体性、道德性以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体,赋予了时代新内涵;它在对机械化的现代大学教学组织的批判以及对西方学术自由的借鉴中继承了传统书院师生从游、教学相长、自由讲学的进步传统,开辟了通识教育的新途径。 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具有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契合性。它是其在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实践的提炼和升华,同时又是清华的治校方针,是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取得突出成绩、迅速跃升名校的基础。 本探讨将主要采用文献法。在深入挖掘和略论历史文献的基础上, 特别注意将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置于传统高等教育蜕变、现代高等教 育新生、西方高等教育传播三种力量的时一代交汇点上,试图总结其在 西方教育理论中国化、传统教育理论现代化以及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经 验和教训,以期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论文主体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西语毕业论文,说明探讨目的和措施,简要 回顾已往探讨成果,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第二章从文化背景、教育 状况、清华传统等方面略论了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形成的宏观背景, 进而结合其经历揭示了通才教育思想形成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三章从 思想渊源、理论基础、基本主张等方面,对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的基 本内涵作了略论。第四章对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在清华大学的实施状 况进行了评述,着重介绍了这一思想在清华大学工程教育中的实践。 第五章从思维方式上以中化西、以今释古,多学科背景下实施通才教 育,实施方式上灵活、开放等三方面总结了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的基 本特征,并略论了其历史地位和作用。第六章揭示了梅贻琦通才教育 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梅贻琦 通才教育 教育思想 清华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649.29
【目录】:

中文摘要3-5

英文摘要5-9

一、 绪论9-21

(一) 问题的由来9-11

(二) 探讨意义11-13

1 、 理论价值11-12

2 、 实践意义12-13

(三) 文献略论13-15

1 、 对于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探讨13-14

2 、 对于通才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探讨14-15

(四) 通才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辨析15-18

(五) 探讨措施18-21

1 、 收集资料的措施18-19

2 、 略论资料的措施19

3 、 相关问题的说明19-21

二、 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的形成21-30

(一) 社会文化背景21-22

1 、 西方文化热降温,传统文化被重新认识21

2 、 20年代自由开放的风气逐渐被国家主义、党化教育所取代21-22

(二) 教育背景22-25

1 、 积极探究外来教育民族化、本土化途径22

2 、 文实之争、通专之争22-24

3 、 大学生失业现象严重24

4 、 教育界留美群体日益壮大24-25

(三) 清华学校传统25-26

(四) 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6-30

1 、 全面“试练”26-27

2 、 初具雏形27-29

3 、 理论化、系统化29-30

三、 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30-50

(一) 思想渊源30-33

1 、 中国古代儒家大学教育思想30-31

2 、 源于西方自由教育思想的美国通识教育思想31

3 、 当代教育家大学改革思想31-33

(二) 理论基础33-40

1 、 “己”“群”关系34-36

2 、 大学观36-38

3 、 知识观38-40

(三) 基本主张40-50

1 、 通才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全人格、自由人格的人40-42

2 、 通才教育的组成包括五育42-45

3 、 通才教育的实施途径45-47

4 、 通才教育的性质47-50

四、 梅贻琦通才教育的实践50-66

(一) 扩充系科,增设各科课程50-51

(二) 广延名师51-52

(三) 营造自由活泼、严谨刻苦的学风52-55

1 、 倡导学术自由、教学民主53-54

2 、 严格教学管理54-55

(四) 通专结合、文理渗透、重视基础的课程结构55-59

1 、 增设通识课程55-56

2 、 通才教育的时序安排56-57

3 、 通识教育性质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57

4 、 通识教育课程的修习形式57-58

5 、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58-59

(五) 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在清华工程教育中的实践59-66

1 、 通才教育思想指导下大学工科教育的目标59-60

2 、 大学培养工程通才的可行性60

3 、 工学院课程改革准则60-61

4 、 清华工程教育特色61-66

五、 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评析66-77

(一) 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的特征66-73

1 、 思维方式上以中化西、以今释古66-68

2 、 多学科背景下实施通才教育68-70

3 、 通才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70-73

(二) 历史地位与作用73-77

1 、 三、四十年代通才教育思想的突出代表73-74

2 、 推动清华大学成为通才教育的重镇74-75

3 、 在清华人才培养中结下硕果75-77

六、 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的借鉴意义77-85

(一) 大学教育现代化,必须改变只注重取法西方而忽略改造传统的流弊77-79

(二) 大学教育要以人为本79-82

(三) 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启示82-85

结语85-86

参考文献86-88

致谢88-89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89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