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和西方对信用思想的探讨历史悠久。尽管二者在追求“信”这种伦理思想的范畴大体是一致的,但中西方信用观在思想发展的过程和探讨中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信用观有着其各自的思维范式和理论特色。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为主的农业社会,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和血缘宗法的作用,还有儒家伦理的思想影响。中国信用观以诚实守信为基础,亲疏远近的私德体系为条件,等级性强。其表现的是个人的德行和品性,以及对自我的伦理约束。而西方古代社会是典型的商业社会,接受的是人人平等的伦理理念,法学面前人人平等。那么,西方信用观是在个体平等的条件下,受法学政策的制约,表现的是个人追求利益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性。
诚实守信作为我国传统美德之一,在现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西方信用观差异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中西信用观的互通性,即都认为信用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并且都力图突出信用在道德中的重要地位。在信用思想发展的过程中,中西哲学家们都对道德至上还是利益至上进行了研讨和探讨。
中西信用观的互异性在于,中国信用观是一种人格操守,体现的是信用的价值理性;而西方信用观是强调人们取信于人的外在表现与能力,体现的是信用的工具理性。中国古代法学是伦理法学,法的精神是德治;西方国家信用观不承认诸如身份、地位、关系、伦理规则、面子,更多的是从法学制度方面着手。但是当代社会所需求的信用观不仅要表达对个人德行的追求,也要表达对社会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保证。不难发现,中西信用观互补之重要性,鉴于二者在产生源泉、对象范围、价值取向、约束机制的不同,试从私德与公德、道义与功利、德治与法治的相互借鉴中,寻找构建新时代信用观的前提条件和理论支撑。
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对中西信用观的差异批判性地吸收,既要弘扬中国传统美德的伦理精神,又要借鉴西措施治社会下的契约精神。
【关键词】:“信用” “人伦之信” “契约之信”
摘要3-4 Abstract4-5 目录5-7 引言7-13 一、探讨背景与意义7-8 (一) 选题缘由(背景)7 (二) 本课题的探讨意义与价值7-8 二、探讨综述8-11 (一) 国内学者对中国和西方信用思想的探讨情况8-9 (二) 国外学者对中国和西方信用思想的探讨9-10 (三) 国内外学者对中西信用思想的比较探讨10-11 三、学术界的探讨成果评价及其存在的不足11 四、本课题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11-12 五、论文的探讨思路与措施12-13 第一章 信用伦理简述13-17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13-14 一、人类的交往活动13 二、人类的管理活动13-14 三、人类的交换活动14 第二节 信用的释义14-17 一、工具书中信用的释义14-15 二、广义和狭义的信用释义15 三、蕴含人伦理念的中国信用观15-16 四、蕴含契约精神的西方信用观16-17 第二章 中西信用观比较之产生源泉17-21 第一节 地理环境17-18 一、内陆环境下的农耕经济17-18 二、海洋环境下的商品经济18 第二节 文化氛围18-21 一、顺应天命18-19 二、个人自由19-21 第三章 中西信用观比较之对象范围21-25 第一节 “特殊之信”与“普适之信”21-22 一、“特殊之信”21-22 二、“普适之信”22 第二节 “私德之信”与“公德之信”22-25 一、“私德之信”23 二、“公德之信”23-25 第四章 中西信用观比较之价值取向25-29 第一节 “差等之信”与“平等之信”25-26 一、“差等之信”25-26 二、“平等之信”26 第二节 “道义之信”与“功利之信”26-29 一、“道义之信”26-27 二、“功利之信”27-29 第五章 中西信用观比较之约束机制29-33 第一节 “伦理之信”与“法学之信”29-30 一、“伦理之信”29-30 二、“法学之信”30 第二节 “自律之信”与“他律之信”30-33 一、“自律之信”31 二、“他律之信”31-33 第六章 中西信用观比较之互通、互补和价值意义33-40 第一节 中西信用观之互通33-35 一、信用的普遍性33-34 二、信用的价值性34-35 第二节 中西信用观之互补35-37 一、私德与公德的统一35 二、道义与功利的统一35-36 三、德治与法治的统一36-37 第三节 中西信用观比较之互通、互补的价值和现实意义37-40 一、中西信用观比较之互通、互补的价值37-38 二、中西信用观比较之互通、互补的现实意义38-40 ,西语论文范文,西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