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精英们西班牙秘密再聚首[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精英们往往否认彼尔德伯格会议对政策制定存在实质性作用,但若说这每年一次的劳师动众只为了闲话家常,恐怕没人会相信。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不论有多少人相信世界由某个精英团体控制的“阴谋论”观点,6月份的第一个周末,传说中的超级精英秘密聚会――彼尔德伯格会议还是如期召开了。平静的西班牙小镇斯特格斯(Sitges)突然多出数百名便衣特工,小镇惟一的豪华酒店门外,来自全世界的抗议者和彼尔德伯格探讨者们也偷偷拿出了高倍望远镜。
  他们极有可能看到了亨利・基辛格,这位会议筹备委员会元老刚刚度过他的87岁生日,他已经陪伴彼尔德伯格会议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与他同来的还有另一位筹委会成员彼得・萨瑟兰――英国石油(BP)的前任董事长和高盛的现任董事,这两家企业现在的日子都不好过。克林顿时期的两位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和劳伦斯・萨默斯也在这里,当然还少不了各大企业与银行的代表们:谷歌创始人埃里克・施密特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戴姆勒一奔驰企业总裁蔡澈和瑞士诺华制药总裁丹尼尔・瓦斯拉、巴克莱银行总裁乔瑟夫・阿克曼和高盛董事詹姆斯・约翰逊,后者还是目前一切麻烦的起源――房利美的前总裁。
  根据官方公开的消息,共有约13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彼尔德伯格会议,其中三分之二来自欧洲,其余的来自北美;三分之一来自政界,三分之二来自公司界与金融界。这些超级精英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举行了三天的秘密会谈――不允许录音,不进行投票,不达成任何协议,也不向媒体透露任何信息。他们究竟在那里干些什么?恐怕将永远是一个谜。
  
  半个世纪的神秘历史
  
  1954年,“超级说客”乔瑟夫・瑞廷格(Joseph Retinger)找到了荷兰女王的丈夫贝恩哈德亲王,提议发起一项国际性会议,以应对西欧国家不断膨胀的反美情绪,“消除不必要的误会”。贝恩哈德亲王深表赞同,于是便联络了熟识的欧洲政界、商界名人,以及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沃尔特・史密斯,在荷兰一家名为彼尔德伯格的旅馆内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那一次欧洲总共来了50位代表,美国来了11位,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与会者约定第二年换个地点再聚。后来这个会议年复一年地举行下去,参会者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至今已是第57年。
  乔瑟夫・瑞廷格是波兰人,他从20岁就开始在全世界游历。充当过欧美多个政府的非官方顾问。出身弱小国家的他一生力主欧洲联合,是真正意义上的“欧盟之父”。发起彼尔德伯格会议后,他一直担任筹委会秘书长直到去世。
  从一开始,“私密性”就是彼尔德伯格会议的一大特色。在瑞廷格看来,只有保障一个完全不被打扰的环境,西班牙语论文,与会者才会放下平日的伪装,进行真诚有效的沟通。
  彼尔德伯格会议发起的宗旨是促进欧洲与美国的交流,其他国家则被排除在外。1973年,大卫・洛克菲勒正是在让日本加入的请求遭拒后,另起炉灶成立了包含亚太国家的“三边委员会”。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新兴市场的作用力已不容忽视。因此近些年也有中东、土耳其以及中国的代表获邀出席,但终未获得稳定的参会席位。
  翻开彼尔德伯格历年参会名单,不难看到这一精英团体的核心构成:美国与欧洲政要一多为部长级官员,有时也会有总统、首相等出席;来自实业界的精英,如戴姆勒和菲亚特两大汽车集团的老总、空中客车企业的高管、瑞典实业界控股巨鳄沃伦伯格、西门子、诺华制药、壳牌石油、DONG能源的老板们;来自金融界的巨头,如ING保险集团、桑坦德银行、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美国投行Lazard、以及高盛的高管和董事们;还有学术界的专家,如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便是会议的常客,他因提出“中美国”概念而为中国人熟知,更曾为传奇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家族作传。
  媒体界也出人意料地占据了会议的一席之地,《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外交政策》、《华盛顿邮报》的主编和老板们经常出现在会议名单上,可惜他们从未写过对于该会议的任何文章。《经济学人》的两位编辑甚至承担着整理会议记录的重任,这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这家杂志的重要股东伊夫林・德・罗斯柴尔德爵士正是彼尔德伯格会议的元老之一。
  
  精英的水晶球
  
  精英们往往否认彼尔德伯格会议对政策制定存在实质性作用,但若说这每年一次的劳师动众只为了闲话家常,恐怕没人会相信。在某些问题上,彼尔德伯格会议就如同预知未来的水晶球,重大事件往往能够在此找到先兆。
  托尼-布莱尔曾在议会询问中一口咬定自己从未参加过精英阶层的秘密会议,然而根据现场目击者的证词,英国前首相“毫无疑问”参加了1993年的彼尔德伯格会议,而“恰好”就在此后不久,他当选工党领袖,并最终成为首相。
  就在布莱尔参会两年前,“是总统顾问但从不领工资,是律师但从未进过法庭,是游说官但从未真正在国会游说过”的美国大亨弗农・乔丹,把一个名叫比尔・克林顿的年轻州长引荐给彼尔德伯格参会者。在某些阴谋论者看来,西语毕业论文,这更像是年轻的政府首脑上台前,接受老资格精英阶层的“检阅”。
  无独有偶,2017年彼尔德伯格会议在美国召开,民主党的两位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希拉里正是在同一时间齐齐“失踪”,有消息称他们在“弗吉尼亚州北部”的某个地方举行了会晤,彼尔德伯格会议的举办地正处在这个地区。也有人声称在那一年的会议现场见到了后来的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
  曾参加过彼尔德伯格会议的美国银行家Jack Sheinkman坦承:“有时候会议讨论的确会产生作用,比如欧元问题,在它付诸实践之前我们已经讨论了很久;再比如美国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也是在尼克松。基辛格他们开始行动之前,已经在这个会议上得到了充分讨论。”现任会议筹委会主席Etienne Davignon也曾说过,彼尔德伯格会议“策划了欧元的诞生”。
  2017年“低碳”之风席卷全球,美国众议院通过《清洁能源法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而实际上早在2017年,彼尔德伯格会议就在讨论这个问题。2017年的彼尔德伯格会议把“建立无核世界”作为重要议题,在那之后不久,我们果然看到了以此为由对伊朗进行的制裁。浮出水面的议题,
  2017年关于彼尔德伯格会议来说是特别的一年,就在会议召开的同时,一个号称“彼尔德伯格宫网”的网站省略俏然上线。虽然没有更多的官方声明,但从网站内容的精准度来看应当不假。正如《卫报》所评论:“潜伏多年的彼尔德伯格会议终于把鼻子稍稍露出了水面。”
  从网站上,我们可以查询到本届彼尔德伯格会议的议题包括以下几项:金融改革、安全、网络技术、能源、巴基斯坦、阿富汗、粮食危机、全球变冷、社交网络、医药技术和美-欧关系。
  本届会议的首要议题是“金融改革”。30年来频繁参会的保罗・沃克尔无疑是这个话题的主角,卸任美联储主席20年后,沃克尔重新被奥巴马总统请出,在幕后策划了美国近十年来最激进的金融改革。而同样参会的葡萄牙财政部长显然从沃克尔这里取到了真经,就在彼尔德伯格会议结束后一周,葡萄牙通过了加税和大幅削减公共预算的激进法案,恐怕并非偶然。
  “网络技术”的议题,显然要交给微软的比尔・盖茨和他的首席研发与策略执行官克雷格・蒙迪(Craig Mundie),以及谷歌创始人埃里克・施密特。“云计算”是这两家企业共同倡导的热门技术,或许再过不久,他们就将争相引领互联网技术的又一轮革新。
  气候问题上,筹委会跟人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将“全球变冷”而不是“全球变暖”作为议题。去年年底“东英吉利大学”气候探讨中心的数据被窃,黑客随后将多达16兆的电子邮件和其它文件被公开在网上,这些资料证明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并不可靠。而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未能达成协议,也给低碳经济的倡导者们当头一棒。本届会议以“全球变冷”为题,更像是一种调侃。一部分参会者,例如比尔・盖茨,已经在低碳技术上做了巨大的投资,他们自然不会希望这些努力付诸东流。然而会场中那些尚未做好准备的老牌工业巨头,恐怕也不会轻易让步。可以想象,关于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问题,本届彼尔德伯格会议中的争论或许远远超出了科学的范畴。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