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中古欧洲人,只要不拿桌布擦嘴,吃饭时不擤鼻涕,吃过的骨头不丢回盘中,已经算是相当有教养。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小时候,父母老是教导我们,坐有坐相,吃有吃相,不要坏了规矩。说实话,当时还真不知道啥是吃相,但是被训练得不单是喝汤不能有声音,吃饭不可以挑肥捡瘦,就连如何拿筷子都依着大人认可的规矩。 年纪稍长,读了《礼记》,才从古人书中有新体会。《礼记》大概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有关礼仪的概念,经历战乱后,已有失传之虞。汉初刘向首先整理、传讲,接着儒者戴德、戴圣两伯侄重新编纂,除了解释各种规章制度,也揭示个人行为与礼仪,是汉代以来儒者必读的重要经典。其中,《曲礼》篇交代生活规范,尤其对进食之道,提示了各种“不可”,称为“十四毋”,例如:毋咤食(吃饭时不要发出呼嗤呼嗤声)、毋啮骨(不要啃骨头)、毋反鱼肉(不可将拿到的鱼肉放回盘子)、毋投与狗骨(吃饭时不可以把吃剩的骨头丢给狗吃)、毋固获(不要老挟同一盘菜)。回想幼时父母教导的不也正是这一回事儿?足见《礼记》的教诲深入人心,成为国人生活原则。 当然有人要说:许多人从不讲究吃相,日子不也过得挺好?的确,原始人类整天忙碌,好不容易找点食物,哪顾得及招呼众人,赶紧先送进五脏庙,谁在乎吃相?孟老夫子大概看了家里牲畜护食的怪相,联想人们用餐情景,才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的话,西语论文,原本大约是种感叹,后来才悟出人与禽兽差别何在的道理,解决了人类文明进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欧洲则直到14世纪才有类似的训导。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人文学者,西语论文题目,甚关心青少年的教育。在《有关儿童礼节的手册》中,他特别提醒孩子们要注意饮食礼节,例如:“就食擤涕,桌布拭口,以吾所见,皆丧规矩。”“已啮之骨,复入公盘,人虽为之,此举实恶。”可见中古欧洲人,只要不拿桌布擦嘴,吃饭时不擤鼻涕,吃过的骨头不丢回盘中,已经算是相当有教养。 不过“就食俯身及盘,呼嗤呼嗤有声,更兼咂嘴叭叭,此人与猪无异”这种景况,至今在许多地方仍可见到。《礼记》与伊拉斯谟的讲法颇有共通之处,说明人类的某些行为表现与人们对这些行为表现的期待,真是古今同,中外亦同。 14世纪以后,欧洲商业发展,商人攒了钱,自然想跟上风尚,模仿贵族,甚至希望表现得比贵族更有教养,才能进入宫廷,获得晋身机会。不过“教养”只是一种想象,谁说宫廷之中就比较讲究礼节?探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很容易发现这个人还真“粗”得可以。不过,国王粗,称为率真,底下人如法炮制,可就不合适。 在宫廷行走之人,自然而然发展出一套行为范式,称为“礼节”。有钱人增加,生活改善后,饮宴自然频繁,大家同桌共食之际,原本不需要注意的事,忽然成了件“事”,于是大伙一起复制宫廷人员的行为举止,成为共同的礼仪规范(etiquette)。“Etiquette”一词原意是小条签,放在宫廷大厅地上,提醒每个人的位置,逐渐引伸成“礼仪”之义。且别说喝汤不能有声,吃饭不可以啮骨,就连如何摆放桌巾、如何使用餐具,都有讲究。 这一套都学全以后,还得学习如何有礼貌:适度赞美主人精心安排,不可以随便插嘴,更要懂得适时找些话题,以免冷落某些人。西方人认为吃饭时不可埋头苦干,一定要聊天、讨论,要不然这顿饭算是白忙,完全与孔老夫子“食不语”的训诲相违。 饮食规范中,还包括了服装,晚礼服、大礼服都有一定原则。除了女士礼服的质料有共通标准外,男士的服装还包括一双上好的真皮皮鞋,当然,苏格兰男士可以穿着苏格兰裙,日本人也可以着和服,只有咱中国人反而不正视传统服装,凡事都跟着洋规矩走。有几回,有人邀请出席正式场合,请帖上还注明该穿啥,所谓正式服装,只有西式一种:燕尾服,扎束腰带。非要把自己弄得像个餐厅跑堂才叫餐桌礼节?索性把请帖一丢,回也不回,凭啥吃顿饭还得受这些不自在?小摊上弄碗面,切两小菜,难道不比色拉冷盘要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