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信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当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时,通常自觉不自觉地依赖着约定俗成的传统礼仪,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语言交际规则和礼貌原则,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主流,在传统礼仪原则上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异同。本文通过比较中西传统礼仪中礼貌原则的异同,进而研讨这种异同产生的文化根源,减少和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失误,从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中西礼貌准则 英国著名学者Leech在比照合作准则的表达方式下,于1983年提出了礼貌原则,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归属会话原则论,主要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策略原则:尽量减少表达他人付出代价的原则,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多使别人受益。 慷慨原则:尽量减少表达对自己得益的原则,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增大自己付出代价的慷慨。 赞誉原则:尽量减少表达对他人批评的原则,尽量少贬损他人,多赞誉他人。 谦逊原则:尽量缩小表达对自己标榜的原则,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贬低自己。 赞同原则:尽量缩小表达与他人意见的原则,尽量夸大与他人相同之处。 同情原则:尽量缩小表达对他人厌恶的原则,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已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套礼貌原则。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顾曰国认为:礼貌原则是那些制约言语行为的礼貌规范,其礼貌准则更靠近社交规约论,于是借鉴Leech的礼貌原则,对中国人的礼貌原则归纳了五条基本原则。 自谦尊人原则:即指谓自己或自己相关的事物要“贬”要“谦”,对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称呼原则:即用适当的称呼语主动与对方打招呼。 雅言原则:即使用高雅的语言,禁用“粗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 求同原则:即交际双方尽量减少不同之处,力求和谐一致,西语论文网站,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赞同对方。 德言行原则:即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代价,西语论文,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自己得到的好处,尽量缩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中西礼貌原则比较 比较中西两种文化礼貌原则,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称呼原则的异同。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般说来,其称呼形式有下面几种:1.亲属称呼语。中国文化奉行“长老有序”,讲求“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主张尊老讲辈分。直系亲属按父系和母系都有严格的称呼语,复杂多样的称呼体现了家族性文化。在西方,对亲属的称呼较为模糊和笼统,如对上一辈称呼只有“uncle”、“aunt”,而同辈中只有一个“cousin”。在实际使用中,通常把“uncle”、“aunt”等称谓去掉。2.社交称呼语。中国人常用职务、称呼以示尊敬,而西方文化中,Mr.、Mrs.、Ms等尊称几乎可以用于任何场合,在普通场合甚至可以直呼其名以示亲切。3.一般场合称呼语。在中国,“老”字常常挂在嘴上以示对人的尊重。而西方人“谈老色变”,对老年人称呼为senior citizen,而不是old people。遇见陌生人时,女性可用Madam,男性可用Sir来称呼。对同事、朋友等常在姓前加“小”字来称呼以示亲切,在英语中不能生硬地加little,可以直接称呼名字来表达亲切之意。 谦逊原则的异同。“谦逊原则”是中国社会人际交往中独具特色的礼貌现象。中国人极为重视“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喜欢贬低自己而抬高对方的身份。“谦恭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关于别人的表扬要默然否定,不能坦然接受,否则会被别人以为狂妄自大,不够谦虚。而西方人追求交往中的平等,喜欢把自己的情感及优点表露出来,不喜欢过分地谦虚,关于别人的夸奖总是能够欣然接受。 同情原则的异同。中国有“长幼有等”的传统社会规范,老人受到尊敬和爱戴,在公共场合下,年轻人会给予老人诸多的同情和关注。而西方老人与中国老人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其内在的心态也不一样,他们崇尚独立,永葆“青春”,不肯依赖和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和同情。 对比这些异同,各原则间也有相对应或相似的内容。汉文化中的贬己尊人原则与西方文化中的谦虚原则和赞扬原则相对应;汉文化中的求同原则近似于西方文化中的赞同原则与同情原则;汉文化中的“德”与西方文化中的策略原则大体一致,“言”与慷慨原则大体一致;汉文化中的称呼原则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相应的内容,体现了汉文化对礼貌的言语形式和道德价值的文化期待。 中西礼貌原则异同的文化根源 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中国文化是以五行生克和阴阳消长为基本内容的思维模式,而西方是从公理出发,以亚里士多德严格的演绎为基本模式。这些不同的思维特征在人们的言谈举止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人的思维注重言语的整体性、象征性和暗示性,而西方则重视语言的略论性、逻辑性和形式结构化。 中西价值观念的异同。中西方价值观异同较大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年龄,中国文化尊重长者,认为长者是智慧和权威的象征;西方文化则较看重青年的价值,因为青年充满着青春和活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另一方面是个人主义的理解,中国人在承认个人价值的同时,更侧重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及与群体的关系;西方人强调个人,强调个性是至高无上的。 中西风俗习惯的异同。风俗习惯深深扎根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是经过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势必对语言的表达产生深远的作用。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想象,甚至有着意义相反或矛盾的联想。 中西审美意识的异同。中国人的审美意识集中体现在儒家、道家和禅宗的审美思想上。注重写意和主观表现,讲究浓淡、印象、夸张、暗示。与中国文化审美不同的是,西方人注重美的自在性,讲究光线、比例和结构。这些异同反映了中西方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观察方式的不同,同时也会导致语言表达有所异同。 总之,礼貌言语作为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科技交流频繁,文化交流日盛,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策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礼貌准则上的文化异同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略论异同所在的根源,得体地应用语言,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编校:郑 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