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7)05-075-02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摘 要 管理哲学是人类理性哲学试图找寻普遍有效性的管理思想,管理规律,恒常不变理性本质并借以控制、改造自然、社会、把握事物的活动规律,是一种基于管理的哲学思考。它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西管理哲学各有特色。通过从地理环境渊源和内在精神两个深层次方面的比较,我们能在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精华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管理哲学的合理内核,取长补短,以实现管理哲学的中西融合。 关键词 管理哲学 管理思想 人性假设 管理哲学理论是人类理性哲学试图寻找普遍有效性的知识理性,恒常不变的理性本质和规律并借以控制、改造自然、社会、把握事物的活动,是一种基本哲学思考。管理活动中每时每事都涉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矛盾运动、人性的思考和哲学思辨。西方管理哲学是一种理性化的操作化的、明确的、定量化科学式管理,而中国管理哲学则是一种整体性的、模糊性的、不确定和非优化的混沌式管理。二者的这种技术与操作层面特征区分来源于它们在管理价值观上的不同。中西管理哲学思想的这种异同反映了二者各自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也决定了其不同的历史影响。出于这种异同,现代管理思想已经出现了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两种路线的分歧。 一、渊源:自然地理环境的异同 中国和西方的管理哲学各自具有自己的“民族的精神标记”,它们不同的特征和内容来源于不同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和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生产劳动,从而也是管理活动的一个前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作用着管理哲学的性质和特征。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地理因素当然不只是背景,它实是构成中国与欧洲文化间模式之差别及其所包含的一切意义之要端。”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东亚大陆,这种一面临海,三面陆路,对外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自然环境,使中国的管理活动具有典型的大陆民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向心。在管理哲学上表现为:一方面讲集中,求统一,管理活动大多是围绕着如何加强中央集权这一主题而展开的,以整体性的宏观管理为主。二是求同。中国的地理环境使得管理活动获得了一个完备的天然的“隔离机制”,一方面使得管理体制和思想具有极强的融合能力;另一方面又使中国的管理思想强调统一,主张协同,追求和谐的境界。 作为西方管理哲学源头的古希腊,其地理环境与中国则大不一样。它有漫长的海岸线,而内陆交通却极不方便,因而只能向外拓展以求发展,使得商业和航海业发达较早。这种海洋民族的管理模式也有其鲜明的特征:一是外向。海上交通的发达、人员交流的频繁造就了一种外向型的民族心理,以地中海为走廊,几个文明古国之间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文化融合,其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曾多次相互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系统。二是求异。标新立异是希腊文化的一个特征,它一方面表现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形成了求知的科学措施(如形式逻辑)。另一方面在社会管理上进行过多种形式的试验,特别是城邦形式的 复杂的奴隶制民主管理制度,这种“城邦提供了自由讨论的实践经验,并证明了我们称之为协商式管理的价值”。 二、中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特征 (一)侧重于措施意识和技术层面的西方管理 整个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史,可看出其主要特征是操作化和理性化。操作化原则和理性化的思考开拓了新的管理领域,扩大了人类管理的境界,甚至改变了人类管理的世界。操作化原则是和措施意识是密切相关的,它导致了对措施意识的寻求和在管理技术层面的拓展。因此在西方管理哲学思想中措施愈识非常强。在西方早期管理哲学思想中,从西方管理学说渊源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和苏美尔人的管理文化到中世纪的管理思想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的管理理性思考和哲学倾向,都突出地表现出了对措施意识的追求。在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中,从古典管理理论开始,便首先表现为措施意识上的突破。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学派的形成,首先便是以寻求措施开始的。经过泰罗等人的努力,科学管理措施成了规范化、定t化、最优化的措施。事实上,自牛顿时代以来,西方社会的基础思想就包括了这些规范化、标准化、定量化、简单化和最优化。从措施论角度来看,科学管理的崛起恰恰只是因为它在措施上进行了革命。在行为科学理论时期,同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兴起相适应的。管理科学比之科学管理,在科学与技术的严格决定论上走得更远。它是试图以严密的科学定量措施去处理问题,是一种完全的措施决定论。 (二)混沌化的中国古代传统管理哲学思想 相关于西方管理而言,中国古代传统管理哲学思想并非是原始的,也并非是等同于西方近代和科学管理发展之前的状态。中国传统管理是一种极有特色的,完全有别于西方管理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方式。它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而历久不衰并成为一种文化积淀。应该说,中国传统管理是有其原始的一面,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一整套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措施在个人心理、人际关系、组织系统和管理文化等许多方面都有着极其深刻的论述和实例。但中西方管理有着明显区别:西方管理重操作发展为近现代西方精确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中国古代传统管理并不重微观管理,而是将微观管理同宏观管理混同起来。中国传统管理和西方主要管理路线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建立在一种不断发展着的规范化、确定性和科学性措施的基础之上的,而中国传统管理则要求的是:有限规范,模糊界限、整体性人文、人伦的措施。在同西方管理哲学思想比较来讲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明显地具有以下特征: (1)文化伦理本位主义:纵观整个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史从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甚至到阴阳家等的管理思想,虽各流各派内容、形式不同,都有着其自身的一套管理思想,但它们整体上看却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即文化伦理本位主义思想。中国传统的管理哲学以人为核心。以儒家为例:孔子主要思想之一是“仁“。孔子认为“仁者,人也”;同样说法为“仁者爱人”。因此,中国传统的文化伦理结构是以人伦为主的结构,这种文化伦理结构是从属于人文主义的,所以文化伦理主义所涉的管理活动,基本前提假设是伦理本位准则。文化伦理主义所隐含的管理结构,可以用春秋时“义以生利”,“重义轻利”来概括。这是与西方管理思想完全不同的一种管理结构和管理观念。在文化伦理主义的伦理关系中,人际关系是主要关系,在中国传统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即是人际关系。人际协调在管理中发挥普主要影响,人际规范取代了明确的法学规范。不同于西方管理思想中的措施惫识,操作原则和技术主义倾向的是:中国传统管理将具体的管理操作措施是放在文化伦理支配下的管理准则之下的。 (2)道德教化和道德示范。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突出表现为一种道德伦理性质的文化,以及体现在管理中的文化伦理本位主义思想使得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首要管理措施即为道德教化和道德示范。通过道德教化,提高其道德修养。而道德示范则是通过“修己”,而达到使被管理者受到无形作用、自然实现管理目标,即“无为而治”。应当说,道德示范措施在古代是具有相当大效果的。它不仅作用的是被管理者,而且也对管理者产生制约影响。 (3)混沌管理。在这里,“混沌管理”是一种借用说法。意于指一个人格化的自然状态,表现纯朴自然,混沌意指混乱、模糊、整体化,但又包含从混乱中再生秩序,在进化中重现混乱的多重含义。实际上讲,混沌是体现了界限的模糊和清晰的对立,发展进化的不确定性。本质上讲,“混沌管理”是适合于复杂人假定和复杂管理的措施论。混沌管理的概念是针对西方科学管理提出的。西方科学管理是一种清晰化确定性的管理。而混沌管理则正好与之相反。定义中国传统管理为一种混沌管理,基于以下三方面措施论特征:
一是管理的非规范化。中国传统社会中,现代化大生产的规范化 分工操作是没有必要的。中国传统社会的职业分工主要是士、农、工、商,而以农为主。并且农业也是压倒一切的主要产业。同时,农业也几乎是完全的手工生产方式,只使用了非常简单地农业器械。农业生产的规范也极小生产方式和个体农民的生产方式没有根本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规范化要求不仅不必要,而且还会对生产起破坏影响。这种非规范化的措施无论在宏观,还是在微观上都是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的现实状况的。 二是管理的非优化。与非规范化相适应,中国的措施论意义上的混沌管理的另一特征是并不追求最优化和最高效率。这是由稳定的古代管理价值观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为求稳定,反对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技术的改进,而这恰是最优化和效率提高的基础。这也造成了中国科技发达早却长期基本上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孔子主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即是该管理思想的极好写照。 三是非确定性和数量观念的缺乏。确定性即决定论的因果关系是西方管理所存在的墓础之一。管理措施是作为原因与管理的效率作为结果是一种因果确定关系。但是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混沌管理的措施论讲究“无为而治”,是文化伦理本位主义,不讲究具体结果而只是使管理的过程在没有确定的效果的情况下任其自然发生,不加以干涉。是一种“自然主义”管理。这种不确定性又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管理中数t观念的淡薄。 (三)发展与稳定,对东西方管理文化的一种理解 中西方管理价值观的区别即是: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产生以来西方管理的攀本价值观是以发展为主题,是对于发展和要求发展的价值观,而中国传统的管理价值观则是以稳定为基调的,是对于稳定和要求稳定的价值观。这两种管理价值观的不同是起源于中西两种管理哲学乃至中西文化的根本异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存在着相当浓厚的整体思想。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来讲,它强调“天人合一”,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联系与和谐。这种“天人合一”论哲学,是肯定世界和以宇宙为中心的;但另一面,从总体上讲,它是一个顺应世界的伦理体系。这种宇宙中心的取向也使得世俗社会中“二元”意识缺乏张力,进而造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只重认识世界而不去追求创造、改变世界,管理价值观上也追求稳定。而西方则是一种系统略论论哲学。是把作为整体的系统各部分分开来加以探讨,并以要紊组合来表现系统功能。 三、小结 总之,中西管理哲学各具自己的特点,从深层次看来,也不乏相通的地方。而且优劣共生、利弊相倚,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长处和短处,在中西管理哲学中往往具有对应和互补的关系。因此,中西管理哲学的交流、移植和融合,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改造和重建,是一种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彭新武.管理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17. [2]克劳德・小乔治.管理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8:20. [3]魏冬.21世纪易经管理哲学之兴起.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1. [4]老子.道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第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105. ,西语毕业论文,西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