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慈善文化是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心理积淀。慈善文化作用慈善事业的发展程度和路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慈善文化相对不足,慈善事业处在起步阶段。从思想渊源、生成社会基础上对中西方慈善文化形成发展轨迹进行追溯和比较,旨在构建一种古今贯通、中西汇聚、博爱宽厚的适合我国社会转型需要的慈善文化核。价值观,使其在缓解,~-g-矛盾、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社会良性运行中发挥重要的精神支撑影响。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西;慈善文化;比较 慈善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在东西方慈善观中都凝聚了共同的道德指令和人文关怀。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幸福的同时,要尊重和爱护他人,关心他们的命运。而这种慈善文化在双方的历史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社会成长基础上中西方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一、中西方慈善文化的思想渊源 中国慈善文化内涵主要是来自于儒家的“仁爱”的思想,同时兼蓄百家,形成了悠久历史传统的慈善文化价值。孔子提出“仁爱爱人”,“仁爱”是判断人的道德的重要标准。如:“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论语・颜渊》),从“爱人”的道德出发,孔子要求人们要加强道德修养,做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多做自我反省,改恶从善。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西语论文网站,“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尽心下》),提出以慈善施于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他人有难和不幸,应“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则葬埋之”。这种“仁爱”不仅成为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必须,而且上升到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民为邦本”思想;财富均分,物同一体,无贫富差别的大同思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重义轻利思想。这就要求统治者关心民众的疾苦的“善治”“仁政”,形成了一定的官办慈善组织。 宗教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力。出于世俗的动机可以行善,出于宗教教诲的可以行善,在宗教的视野中,它不仅仅是命令,而是对上帝的回应。就是这种行动的执着和信念的虔诚成为基督教发展的动力之一,在行动上形成了施舍、剩余财产的捐献、到贡献到牺牲甚至自己的生命。耶稣的故事是理解圣经的爱的理想、基督教慈善教诲的内容与合理性的关键。“慈爱”意思是坚定地相信上帝是为了人类的,爱邻人也是为着彼此的。“仅仅因为上帝一开始是无条件地爱我们的,我们才会被命令去爱上帝,才能够坚定地爱上帝,也才能够像爱我们自己一样爱邻人”《新约》中“慈爱”描述了这种人际特征:“对他人之善的无条件的承诺;平等地照顾他人的福祉;以及热情地服务他人,为了他人之故而自我牺牲”这种爱的教化建立在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的基础上,既是世俗的也是宗教的。在宗教的关照下,一切上帝的子民都为实现上帝的爱而爱自己爱他人,一种超越了民族、肤色、阶层、性别、文化和国家界限的带有浓厚普世主义色彩的爱。原罪观要求信徒在现世中的自我救赎,救赎即是对上帝虔诚,努力的行善积德,这中救赎的观念赋予了对上帝的爱在世俗中的深刻道德实践的意义。 二、中西方慈善文化的生长社会基础比较 东西方文化中在慈善的内涵中能找到许多的共同点,而彼此社会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模式形成了彼此不同的独特的实践基础。真是这种社会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东西方慈善事业发展的不同模式,这种不同正是根植于东西方世界文明彼此不同。 中国传统的社会救济行为是由政府承担。从秦朝开始,大一统的国家,财富集中于国家和各级政府中,而人民终年劳作也难以裹充其腹,谈施予更是妄论。再者伦理型的社会,强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伦理宗族成为中国社会的细胞和基础,自然的血缘亲情中强调父权式的家长式的“慈爱”,受助者只限于“圈子内”的亲人和熟人,即宗族、邻里、亲朋。这种内敛活动限制了慈善义举的范围。也决定了缺乏民众基础的民间慈善义举发展缓慢。在佛教进入中国不久的北魏时期,佛教团体有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经济基础和财政收支体系。僧祗户和佛图户都依托于佛教团体。此后在唐代又发展出来悲田院、养病坊等慈善机构。但是鉴于佛教集团势力渐大,政府害怕危机统治,逐渐削夺其经济基础,将他们的慈善救济组织也收归政府经营。能形成规模的民间倾向的宗教救助组织就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慈善组织产生于明清之际。形式多样,包括养老、育婴、施医、义学、惜字、义�等人生老病死的各个环节,这些慈善组织遍及各地,尤以江浙一带兴盛。这种形式的慈善组织不依附于官府也不属于个别家族。在此之中逐渐形成了雏形,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慈善救助组织和章程,虽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不断开放,民间力量的不断壮大,民间慈善救助组织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始终缺乏政府与民间力量的互动,加之中国近代社会的不断动荡,民间救济组织在转向近代、现代转化中艰辛前行。 西方慈善一开始就是以基督教义及其教会组织为核心开展来,民间力量一直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中世纪的欧洲的慈善捐赠主要是宗教行为,一些以宗教为主要形式的私人慈善机构和组织,成为救济贫民的代理机构,信徒将钱物捐赠给教堂,再由教堂发放给穷人。慈善救助在某种程度上与公共领域内的卫生教育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慈善救助与民众生活紧密结合的开端。16世纪涌现了大量的修道院,不仅提供医疗救护,而且向流浪者和老人儿童提供暂时的食宿。 18世纪民族国家不断的发展和盛行,教会势力不断的衰微,教会的权威被民族国家所取代。为了减少疾病对人口的威胁和民族国家不断的对外扩张所需的大量人口和资源,西欧国家也开始担负起社会救济的责任。但是民间慈善组织在欧洲长久的历史,对君权民权的界定,使得民众对国家担负起的社会救济责任又是希望又是担心。随着西欧国家的不断崛起,19世纪后期他们便拥有了超过几个世纪的财富,这些财富中一些投入到改善城市贫民生活,清洁的生活环境可以减少霍乱等疾病发生和扩散,公共卫生系统建立。国家更好的救助是为了激发民众的责任心而保卫国土,为国家服务。欧洲国家最终走向国家福利的道路,而美国民众在历经五月花号约定,国父先哲们领导的独立革命后始终认为“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美国的慈善道路走了一条于欧洲截然不同的道路。基督教为核心的移民文化在美国建立之初就强调互助友爱、同舟共济生存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也造就了美国人的行为方式。互助共济组织是民众自发成立的有宗教组织,也有个人基金会,社区为单位的互助十分普遍,奠定了美国慈善事业的根基。美国社会在慈善组织建设和制度法学建设E都遵循民间主导准则。慈善文化深入民族性格中,慈善几乎成为普遍的个人
自觉意识和志愿行动。美国则成为引领现代慈善事业的鼻祖。在慈善机构数目和慈善捐助总额,慈善制度之完备,作用之广泛,是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三、中西方慈善事业比较的启示 经济基础固然很重要,但是一种文化的作用则更为长远。西方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没有过的绝对的断裂,尤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的慈善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承成为慈善事业能历经百年发展的基础。尽管没有财物支持的慈善救助如水中月、镜中花,但这种人文关怀传继相承最终缔造了西方发达的慈善事业。相对中国的慈善事业,虽然历史悠久但一直缺少一种终极关怀,乐善好施的风尚没有得到传承,各种救助来自官府而非是民众的自觉意识行为。特别是在鸦片战争后连年战争,共和国成立后不断的政治斗争,和那些高高在上的道德目标,都在不同程度上干扰和阻碍了我国慈善事业的探讨和建设,也直接的作用到慈善道德教育的普及化,从而是我国在现代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浓厚的慈善氛围和环境至今尚未形成,公民从事慈善捐助和义工所占人口比例很小,社会中“为富不捐”或者“劝捐”、“迫捐”等被动的慈善者多。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反思和改变。 “公私”分明,打开民间慈善义举的大门。中国慈善义举大多是由政府主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机构的长效性,但是这种机构的在实施中缺乏灵活性。最先感受民间疾苦的还是生活在民间的百姓,允许民间慈善机构的存在和发展,政府在其间只是诱导、监督的影响,而非掌管一切。看待慈善事业也运用现代的眼光,慈善也是一种社会资源,西语论文范文,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方式。如何做大做强这种社会资源,不仅仅是在立法上给予民间慈善组织合法的身份,而且要在制度上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来实现慈善事业的最大的社会效益,对国家和人民都有莫大的裨益。 慈善讲善心,佛法讲善缘,慈善事业的发展更要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启迪民众。在流经千年的儒家文化中,“仁爱”的思想已经深深的烙在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佛教,道教等等其中对于行善的教义比比皆是。慈善组织更要学会发掘这些为普通民众接受的行为和方式。这种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慈善观念并不是要把善行看作免灾积德的手段,把弱者救助看成悲天悯人的行为,而是在不断实现捐助者和受助者之间的良好互动中实现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为内涵的公民社会。传统文化是符合中国民众心理的实现慈善事业的重要媒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