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照搬而来的“.99”理论实际上对中国人是无效的,因为中国人一定会先在头脑中进行定性的估量后才做出购买的决定。那么,我们可以改进为因应中国人数字归整性认知本能的“尾数效应”。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尾数定价法则是定价的一种常用措施。这种措施的出发点在于利用顾客的数字认知机制来营造出主观上的廉价感、真实感。 比如,将同一件商品分别标价为99.99元和100元,其客观上的价格差别只有一分钱,但带给顾客主观上的感觉却大为不同。一般认为,相关于标价100元的商品,标价99.99元的商品,会让顾客觉得更便宜,而且顾客还会觉得商家在标价之前是经过精心计算的,因而也更可靠。 这种措施最初发源于西方,引入中国后也运用较广。但实际上,我们的这种照搬照用存在着一个重大误区。这个误区就是忽视了中西方文化在本质上的异同而造成的。 我之所以能够觉察到这一误区,西语论文范文,是因为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淋漓尽致地感受到尾数定价的“.99效应”在美国商业上的广泛运用。 Tommy的一件女士T恤标价为29.99美元; Boss的一件T恤原价为75美元,节日促销价为59.99美元; 一张Costco超市的购物小票上几乎所有的商品价格都是以“.99”结尾的。 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西语毕业论文,看到这些价格标签的时候,我无一例外地将上述商品的价格分别“认知”为30美元、60美元。 也就是说,对美国人很起影响的“.99效应”几乎对我根本不起影响。 这要从中西方哲学文化的异同上找原因。 主宰西方人哲学观念的是定量思维。 西方哲学的源头在古希腊。在古希腊时代,哲学和数学、自然科学就密不可分。哲学家无不精通数学,诸如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智者莫不如此。数学提供了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而这最终也造成了现代自然科学在西方的发轫。 另外,西方人在千百万年的进化中,持续不断地使用抽象的字母文字来认知世界,最终使得大脑中的神经元链接越来越擅长抽象性、数字化的定量思维,从而造成了西方人关于数字的高度敏感性以及精确的认知本能。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哲学从诞生那天起就和数学与自然科学无关。中国的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自然是形象化的,后来的“会意造字法”也是在象形造字的基础之上延伸的。思维的运作方式最终作用到思维内涵本身。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哲学思维则偏重于形象化的定性思维,从而造成了中国人对数字的归整性认知本能。 所以,在西方人的数字认知中,99.99元与100元有着质的不同,而在奉行“差不多文化”的中国人眼中,立即会将99.99元“归整”为100元。这正是东西方哲学思维异同的具体体现。 能够说明西方人之于数字认知敏感性的还有H&M的定价策略。H&M是一家源自瑞典的快时尚品牌,核心内涵是较为廉价的时尚服饰。为了营造出廉价感,H&M采用了“.95”的尾数效应。 “.95”与“.99”相比,仅仅是4分钱的异同,就在顾客的心理上营造出了一种更为廉价的主观性认知。 再回过头来看尾数定价法则在国内的使用。我们现在就能判明,从西方照搬而来的“.99”实际上根本就是无效的。因为中国人一定会先在头脑中进行定性的估量后才做出购买的决定。 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抛弃尾数定价呢? 并非如此。我们完全可以反向行之,改进为因应中国人数字归整性认知本能的“尾数效应”。 比如,一件价值100的商品,美国人定价为99.99,而中国人就可以定价为100.99元(或者101元、101.99元、102元、102.省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