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礼貌准则对比略论[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一、简介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创立了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人们说话不仅有所述,所为,还会产生言语的后果。后来,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了会话中的礼貌准则,他认为人们有时会出于礼貌需要,故意违反合作准则。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合作准则的不足。可以看出,礼貌准则具有更高一层的调节影响,它不仅能维护交谈双方的地位平等,还有助于双方关系的促进。
  在东西方交往方面,各自有不同的注重。东方国家,如中国好日本,更为强调谦虚原则,而英语国家则更为看重策略原则。以上这些原则具有一定普遍性,但是其相对重要性在不同的文化、社会和语言环境中各不相同。这些异同产生于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社会人们遵循的礼貌原则,与西方国家所遵循的准则有很大的不同。
  二、西方礼貌准则
  英国语言学家Leech在总结P.Brown和S.Levinson探讨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言语交际中的礼貌6准则。Leech认为,人们违背语言交际合作准则的最根被原因是他们要遵守另一个准则――礼貌准则。Leech从语用学(Pragmatics)和人际修辞学(Interpersonal Rhetoric)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准则进行了归纳和分类,也为人们礼貌用语的正确之用提供了一个可借鉴与遵循的标准(Leech,1983)。其内容有:
  1.得体准则(Tact Maxim):减少有损他人的观点。尽量少让自己吃亏;尽量多让别人得益。
  2 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自己的观点,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多让自己吃亏。
  3 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对他人的贬损,尽量少贬低别人,多赞誉别人。
  4 谦逊准则(Modest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赞誉别人。
  5 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观点的不一致。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双方一致。
  6 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的感情上的对立。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增加双方的感情。
  三、中国文化中的礼貌准则
  中国一直以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贯穿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中,“礼”对社会的作用很深,已经成为全民族的行为原则。在中国礼貌探讨领域中,最知名的学者当属顾曰国先生了。他曾在《礼貌、用语与文化》一文中(顾曰国,1992),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系统地归纳出中国人普遍遵循的5项礼貌准则:
  1 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原则。
  2 上下有义,贵贱又分,长幼有等的称呼原则。
  3 彬彬有礼与文雅原则。
  4 面子与求同原则。
  5 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原则。
  顾曰国还认为,礼貌在汉语中有资格基本要素:尊敬他人(respectfulness),即对他人的肯定。欣赏,顾及他人的面子和社会地位等;谦虚(modest),即贬己尊人;态度热情(attitudinal warmth),即对对方热情关心;温文尔雅(refinement),指的是对他人的言行要符合某种标准。
  四、中西礼貌准则对比
  比较Leech的礼貌准则和顾曰国的中国礼貌原则,可以发现,二者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甚至说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中外历史、文化、习俗和社会等方面的异同性,二者在具体表达上有所异同。由于Leech和顾曰国的礼貌准则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因交际双方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价值观等不同有很大差别。先将从跨文化的角度入手,比较略论中西礼貌准则的异同。
  1 对待赞美和谦逊的态度。在对待赞誉和谦逊的态度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有不同的反应。对中国人来说,传统上以谦虚为美德,中国人在对待赞美时候往往不会直接接受,同时还要贬低自己,抬高别人。而西方国家人的态度则不同。他们对待赞美往往会直接接受,对待赞扬时则是表示由衷的感谢。这样就给双方文化交流带来一定误解,中国人往往认为西方人不够谦逊,过于自大;西方人则认为中国人过于谦逊,显得不够诚实。可以看出,对礼貌准则的不同理解会给文化交流带来不便。
  2 称呼语的使用。称呼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国等级制度存在由来已久,对文化作用很深。繁复的称呼就是等级的鲜明代表。根据对方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亲疏程度、情感深浅、说话场合等选择不同的称呼语。而在西方国家这一系统得相对简单得多。对熟人、朋友和父母直呼其名,这与中国有很大不同。
  3 文化禁忌。在某些方面,中西方之间很多禁忌语是相同的,如死亡、排泄和与性有关的词汇。但是中西方在其他问题上则有不同看法。英语国家中隐私的范围较东方要广泛得多。因此导致汉文化中的诸多礼貌言行在英语国家中被认为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这种现象在寒暄语和问候语中尤为明显。
  五、试析礼貌准则异同产生的原因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中西礼貌用语存在很多异同的部分,这种异同虽然是文化交往中的显性表现,但决定这些异同的是那些比较隐秘的文化特质等隐性因素。一个民族的文化相异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关键的地方是思维方式,因为一个民族的典型思维方式往往是一切精神文明产生的基础(周志培,2003)。笔者认为,产生这些异同可能有以下原因:
  1 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在看待自然的观点上,中西方人有不同的了理解。中国人认为“天人合一”,崇拜上天,认为人应该遵从自然规律。而西方人趋向认为,人类应该征服自然,人类和自然之间没有特别密切的联系。所以可以看出,中西方的世界观是不同的。
  2 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历史悠久绵长,文化博大精深。从古代形成的等级制度对现在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所以中国人有很强的“地位观念”。称谓语就是一个绝佳的代表。西方人在称呼上较为随意,但这并不就意味着他们没有等级观念,因为西方民族对血缘、长幼的区别比较淡薄,所以相对中国人又不同的表现方式。
  3 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一般认为,中西方民族性格存在很大异同:谦和谨慎与冒险竞争;含蓄内向和独立自信;仁慈宽厚和坦率真诚。两种性格不分伯仲,是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作用下形成的。
  六、小 结
  礼貌是现代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人们创建和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礼貌又具有文化特征,不同文化对礼貌言语行为会采用不同的原则和策略,赋予礼貌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比较可知,中西方的礼貌准则本质上是相同的,但是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这是由于礼貌准则受中西方在历史、文化、社会、语境等因素的作用和制约。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西语毕业论文,要有一定的文化异同意识,了解交际双方的文化异同和共同特点,适当调整自己的言行来适应交际场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交际双方积极合作,为和谐交流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西语论文题目,London:Longman,1983.
  [2]顾曰国.礼貌、用语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1992.
  [3]刘小艳.中西文化对中西民族性格的作用[J].邵阳学院学报,2002,(3),80082.
  [4]周志培.英汉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78.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