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方思维异同[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实践文化发展史上,存在着诸多相对的独立文化体系。这些各有特色的文化体系使得不同区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行为方式,譬如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的一种简洁、概括的反映。中西方思维的特别主要在三个方面:经验与逻辑、整体与解析、自然与严谨。而形成中西方思维异同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历史文化、经济制度、地理环境等方面。面对中西方思维异同我们要辩证略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民族和国家的社会发展。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方式 异同 特点 原因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实践文化发展史上,存在着诸多相对的独立文化体系。这些各有特色的文化体系使得不同区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行为方式,譬如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在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说到底,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各国文化交流发展飞速,民族文化处在机遇与挑战的年代。思维方式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略论中西方异同也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什么是思维方式?
  有人说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也有人说,思维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民族文化最深层次的一部分。官方解释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的一种简洁、概括的反映。人的思维方式渗透在各个领域,也许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如果没有它,人们就无法认识自然、社会,也无法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卡西尔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活动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这些条件,这点是无可争辩的”。
  一、中西方思维的特点
  (一)经验与逻辑
  经验与逻辑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两种重要形式。经验包含情感,具有模糊性,而逻辑体现为抽象化的概念体系,相对客观精确。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经验性的,并且总是以经验为一切思维活动的起点与基础。古代中国为农业国,自古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人们格外重视农业生产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复杂现象和丰富经验。比如“一声惊雷万物欣,虫蛇出洞报三春。春风吹绿杨柳梢,田野农夫闹春耕。”这是24节气中的惊蛰,提醒农民春耕。又有“时逢芒种两头忙,麦子割完抢插秧。待到双抢忙过后,恰逢农历过端阳。”更有谚语:“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有经验的�r民根据24节气及日常经验推断作物的播种、成熟时期和丰收情况。中国人不仅在农业生产上重视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中国人在做吃的时,关于各种佐料的用量是模糊的,全凭经验。因此,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味道。而西方则恰恰相反,做任何一道料理,都有严格的量的规定,甚至大多数西方人的厨房中,都有度量的容器。说道度量,又不免想到中西方的度量方式的异同,据悉,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墨家几何形成“端”、“尺”、“区”、“中”、“平”等概念,而这些度量虽然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却缺乏理性,且日常生活人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眼尺”依靠直觉来估算。而同时期西方的欧几里德则形成了“点”、“线”、“面”、“长”、“宽”、“高”等概念。相对而言更为抽象,更具有理性逻辑。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但微积分体系却是西方人建立的。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们中国人是大处着眼是有余,精微之处显得不足。可以说中国是用“继承”经验来处理各项事务,而西方则是通过实验检验来判断事物。
  (二)整体与解析
  中国传统思维不似西方思维,总是把关注点放在单个的、局部的、具体的事物上,也不沿着事物的从属关系做纵向思考,而是从全面、总体的角度来把握认知的对象,强调对事物现象普遍性进行横向思考,很少走极端。
  中国传统思想在中医理论上体现的尤其充分,中医治病首要是望闻问切,认为所有疾病都不是独立的现象,要全面诊断。因此头痛可能医脚,肚子痛可能医耳朵,主张治本,重视经脉气血,讲究阴阳平衡。通过忘其面相,闻其气味,闻其症状,且其脉象等机理来医治。西医则浑然不同,通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主张治标,通过解剖尸体略论探讨人体器官。霍布斯的“钟表结构”认为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拉美特里则认为人是机器,都是由各种零件组成。
  对于宇宙起源,中国古人这样论述:“天地未分,混沌一气,一气充益,分为二仪,有情浊焉,有轻重焉。轻清上,为阳为天,重浊者下,为阴为地矣……”《无能子・圣过》。中国人把宇宙看做一个整体,充盈其中的是“道”或“气”,从而形成“元气论”西方人则看做是一个原子,是“原子论”。中国讲究“人和”、“天人合一”略论问题要整体而又全面。而西方,爱利亚学派的“二元论”导致了物质和精神的分离,主体与客体的二分、对立。人与物质的互相独立,物质有可分并有自己的内在运动规律的思想深入西方人的血液中,成为一种思维定式。
  (三)自然与严谨
  在艺术领域,西语论文题目,中国人崇尚自然,西方人讲究规律严谨。就拿音乐来说,中国最早的音乐来源于农业劳作和祭祀,节奏基本不受定式约束。到汉乐府时期,长短句出现,歌词多依据曲子而填,节奏并不明显。西方音乐的节奏则基本是4/4拍、3/3拍、2/4拍、6/8拍,节奏稳定,严格受十二平均律限制。再如,我国的国粹“京剧”源于“昆曲”和“秦腔”,属于板腔体,也称“皮黄”,旋律是以五音为主,但不拘于五音限制,节奏时快时慢,根据剧情需要。
  其次再说绘画。中国画重在写意、传神,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中国画没有阴影,水墨的晕染浓重都是一种多维透视,追求的是自然,西语专业论文,画的是意韵,写的是情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西方油画或是素描则讲究严谨,不仅要注意色彩的明暗深浅还非常讲究色相、色性、色调、纯度、饱和度、对比、张力(即强度)等因素,以色彩造型,重光影,透视,还讲究层次,要能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常态,类似于现代的摄像原理。   二、中西方思维异同的原因
  马克思哲学认识论说,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当然,中西方的异同并不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大脑机能产生的,而是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经济制度、自然地理等诸多因素导致的。
  (一)历史文化
  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文化,凸显的是个性特征与自由,后经过欧洲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在长期的反封建神权统治中,得到复兴、继承、以及发展。使得西方成为一个强调个人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中国则起源于儒道文化昌盛的古中国,从秦朝到清代,历代皇帝都将最高的权利放在中央,成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社会,并一步步走向顶峰。“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三纲五常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也就是说,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并受到等级观念的制约长幼尊,也促使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唯上、唯书。而西方文化主要承袭了基督教中的新教思想,等级观念淡薄。西方人更注重个人权益,追求人人平等,没有辈份间过多的礼节。再而西方记载战事,墨色多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人们的生活状况,而中国人则多用典,旨在把理论灌输给下一代,具有教育意义。
  中国人的理想来自天的秩序,靠的是道德力量,这就决定了中国注重人事、习惯人治的思维方式。这种久远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侧重点,构成了不同的信仰、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二)经济制度
  中国与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经济制度。因为经济基础不同,中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西方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所以决定了完全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异同。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为生活奋斗。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实行的是“家国同构”的政治制度,以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外推为国家统治秩序,是“人治”。在以家庭为中心的观念中,早就了人们在群体行为中容易服从某些特定的权威,放弃坚持了个人的权利。这种“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准则。
  西方文化的�l源地希腊半岛及其附近沿海地区的手工业、商业、航海业的发展,引起古希腊哲学家对天文、气象、几何、物理和数学等诸多领域的浓厚兴趣,逐步形成了西方注重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传统。“公平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竞争精神”是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典型特点。这种“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学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准则。
  (三)地理环境
  中国是典型的封闭式大陆型地理环境,受大陆文明作用,人们做事追求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广袤的陆地使中国人有了开阔的胸襟,表现出惊人的忍让与超然。然而,人们生活在大陆封闭环境下,由于缺乏与其他各种文明的交流和碰撞,眼界狭窄,思维保守,明朝时更是闭关锁国,自诩为“天朝上国”。封闭的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于本国之内,非常善于总结前人的历史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鉴”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探究。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希腊时期就着重探讨自然客体秘密,探究自然奥秘的传统。与此同时,海洋环境的惊涛骇浪、动荡不安,也形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居住在沿海地带开放环境下的人们,由于经常与外界经常交流和竞争,思维对象倾向于外界,思维视野几乎不受地域限制,偏向于重视空间发展,同时也注重现在和未来。
  三、从中西思维异同得来的反思
  (一)辩证统一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虽然截然不同,但都只是相对的,没有谁好,谁坏之分,所谓“存在即有理”,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奉献着,这些东西文化的异同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客观形成的,和各自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经济制度、社会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断章取义,需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略论。同时二者既是相通的,也是对立的。形象思维上,中国人略强,抽象思维上,西方人更高。据说,春秋时期,墨子就有对于形式逻辑的论述,在西方论述中也有比喻和用典。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是历史的投影。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人在看待同样的问题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同。这就成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各有有点,又各有不足。中西方思维的交流对文化的交流有促进影响。我们应该更多的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充分略论其特点,取其精华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刘睿.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异同及其成因[J].文教资料,2017,(24). [2][德]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王新华,任军丽.浅谈中西方思维方式异同及其文化根源[J].江西社会科学,2002,(09).
  (作者简介:李睿,法律探讨生,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律院政治学理论专业,探讨方向:政治学理论。)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