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古典悲剧主人公比较[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内容摘要:中国戏曲悲剧与西方古典悲剧分属两大戏剧基本系统,拥有各自的民族意识和审美观念,从而使中西悲剧产生巨大异同,形成不同的美学特征。本文主要从悲剧主人公、悲剧冲突和悲剧结局等方面对中西悲剧的美学特征进行略论比较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健词:中西 古典 悲剧主人公 比较
  对于悲剧鲁迅先生曾有过著名的论断:“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关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2],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因为欣赏悲剧就是“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3]。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奠定了西方美学史上悲剧理论的基础。
  一.悲剧主人公比较
  1.身份与地位:高贵与民间。中国古典悲剧特别擅长表现弱小善良的小人物形象,尤其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弱女子形象,强调悲剧人物的正义性和无辜性,更富有人情味。如《琵琶记》中的赵五娘是农妇;《王魁负桂英》中的敫桂英是妓女;孔尚任的《桃花扇》中的李香君是妓女。西方古典悲剧中的人物是“高贵”的,悲剧事件是“崇高”的。西方悲剧选择伟大、高贵、崇高、英雄的人物做主人公,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的悲剧主人公是天神;《美狄亚》是公主;《特洛伊女人》是皇后;《俄狄浦斯王》是国王。
  2.性格特征的不同。西方的悲剧主人公一般性格强悍,反抗到底,即使是女性也是如此,如《美狄亚》,为了恋人伊阿宋反抗她的父亲并且杀死自己的亲弟弟,后来伊阿宋移情别恋,美狄亚将自己亲生的两名稚子杀害,同时也用下了毒的衣服杀死了伊阿宋的新欢。而中国悲剧主人公大多是柔弱的女性,受到强大的恶势力的迫害,造成悲剧,他们多是无力反抗的弱者,如《孔雀东南飞》的男女主人公,争取爱情的自由最终迫于封建家长制和封建势力而最终双双殉情。因此,西方悲剧主人公表现为强者即独立意识极强的悲剧人物的毁灭表现出高蹈激昂的悲剧精神。而中国悲剧主人公往往软弱,人物被摧毁表现出一定的悲剧反抗精神。
  3.道德完美无缺与性格缺陷。西方的主人公悲剧根源往往产生于主人公的性格缺陷,如《奥赛罗》的悲剧是男主公的猜忌心理和女人公的忍让,他们的性格缺陷使他们陷入小人的圈套,最后被小人挑唆男主人公杀死妻子后自杀。《哈姆雷特》主人公王子是一个思虑过度而延误时机的人,他的性格缺陷使他的恋人惨死,自己也在复仇之后死去。而中国悲剧主人公的死亡却不是因为自身的性格缺陷,而是由于邪恶势力的强大和难以抵抗,也就是说,悲剧主人公不必为自己的悲剧负任何责任。
  二.悲剧冲突:伦理评判与挣扎冲突
  中国古典悲剧主要描写主人公凄惨的遭遇,带有伦理评判性质,而不是剧烈的冲突。比如《窦娥冤》中的窦娥一直缺乏斗争意识,她把自己的不幸看作命运的安排,在整个过程中,窦娥一步步退让,直到刑场上,她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无辜,只能靠上天为她作证,“若没有儿灵圣谕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她的三桩誓愿只有在上天的公正光芒中才能实现。这使得冲突的程度大为逊色,主人公的抗争显得被动而没有力度。
  西方悲剧冲突是一种挣扎冲突,最后因无法挣脱而导致悲剧结局。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虽然四处防范躲避,左冲右突,但仍逃不脱“杀父娶母”,以至最后自挖双目,自我流浪。《奥赛罗》中的奥赛罗因嫉妒而丧失理智;《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因自身性格上的软弱和犹豫,而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复仇机会,最后酿成大错,造成了悲剧,都是一种挣扎冲突。
  三.悲剧结局:大团圆与悲惨毁灭
  中国传统悲剧讲究结尾“大团圆”,所谓先苦后甜,苦尽甘来,是冲突的和解。如《窦娥冤》的伸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西语专业论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双蝶飞舞等等,都是团圆的结局。西方悲剧往往在悲剧主人公遭到悲惨遭遇的时候,以大悲结局。《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在悲剧结束时悲壮地死去,有的悲剧人物虽然没有死,但也遭受到巨大的苦难,俄狄浦斯王就是一例。
  总之,中国戏曲悲剧是善与美的统一,情感重于理智;西方悲剧则是真与美的统一,理智重于情感。这是两种不同的审美品格,具有各自民族的烙印,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有密切关系。中西戏剧构成当今戏剧世界两大基本系统,二者之间只存在相互学习、借鉴与吸收的关系,而不存在孰优孰劣的关系,只有在保存各自的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融汇对方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等,才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1卷,2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1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1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

西语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