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中西歌剧的美学品格[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传统戏曲关于我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作用,我国的歌剧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能够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字、声、情以及身韵表现出著作中的韵味,最终为观众塑造出人物形象,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丰富的民族特色使观众受到感染。而西洋歌剧采取的美声唱法所展现出的美学价值体现为华声之情,演唱过程唯美动人,主要通过统一、均匀、华丽的声音吸引观众。本文主要对中西歌剧之间不同的美学品格展开论述,以期对相关领域的探讨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西歌剧 美学品格 异同性 美学价值
  中国歌剧和西洋歌剧在美学品格上存在较大的异同性,之所以存在不同,主要是因为中西歌剧在表演过程中所使用的唱法十分不同。接下来,笔者通过举例的方式对中西歌曲的唱法进行对比论述,找出中西歌剧美学品格不同的原因。
  一、中国歌剧
  《白毛女》是我国的首部新歌剧,这部歌剧的创作与演出标志着我国把民歌和戏曲作为基础的音乐创作走向成熟,同时也标志着戏歌唱法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种唱法既带有戏曲的特征同时也带有民歌的特征,彰显出一种独特的美学品格。中国歌剧由于受到戏剧艺术的作用,在字与情和字与声方面表现突出,字由情生,以字带声、字重声轻、以字传韵、以字传神等特征表现十分明显,主要遵循腔辅字行的准则,科学合理地将字、声、神、情、韵结合起来,使得著作给观众一种字声流动的感觉。字正腔圆是中国歌剧演唱声情并茂的基础,而字正又是演唱的出发点。
  《白毛女》等歌剧中,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演唱者的归韵和吐字非常规范清晰,演唱者的声音也具有明亮坚实的特点,行腔自如婉转,润腔细腻,不仅掌握戏曲要求的咬字技术,同时也掌握民族唱法的优势特征,关于情感的把握恰当好处,西语论文,很容易将观众的情绪带动起来,得到人们的欢迎和认可。中国歌剧对美学理想的追求主要就体现在重字方面,通过字对声、情、神、形、韵进行塑造,彰显出重字的美学品格。
  在中国的歌剧中,女生演唱以真声为主以假声为辅,通过演员本身具备的嗓音展现出自身的演唱风格和个性特点,这种演唱风格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我国观众的审美情趣相符合。中国歌剧主要体现出通过字来表现声音,通过韵律作为声音的补充的规律,展现出韵味之美,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给观众难忘的情感体验。
  二、西洋歌剧
  与中国歌剧不同,西洋歌剧多使用美声唱法,在歌曲本身的旋律曲调的基础上体现出声情并茂,就歌唱者条件略论来看,在演唱歌剧的时候通常使用的都是极高极低的音域以及极强极弱的声音对歌曲进行诠释,多运用颤音、倚音、自由连贯、灵巧度强的有着过渡性影响的上下滑音。除此之外,演唱者也非常注重花腔技巧的运用,这些都是声音表现的范畴。炫耀歌唱技巧、展现声音是西洋歌剧追寻的美学理想,体现出其美学品格。著名歌唱家曼什坦说过:“要想唱出动听的音乐,首先应该充分重视发声措施的训练,不断完善滑音的技术,注重情感的体现,融入高雅的趣味,掌握呼吸的技巧,具备清晰咬字的能力。”西方语言同汉语存在很大的异同,无法如汉语一样明显的表现出声、韵和调的变化,所以,在西洋歌剧中,声和情主要通过动人优美的旋律与曲调彰显出来,调动观众的情绪。
  在西洋歌剧中,注重把旋律和曲调中蕴含的情感通过动人优美的声音彰显出来,声是美声,而情则是声情,演唱者为体现出声音的立体感、协和感、垂直感、统一感与完美感,不得不将咬字作为美学追求的第二位。
  在西洋歌剧的演唱中,女声演唱多是以假声为主而以真声为辅,这一点同中国歌剧表现完全相异。西洋歌剧更注重真假混合的唱法来得到更宽阔的音域,达到共鸣混合、音质音色洪亮、晶莹的效果。而歌剧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个性等需要根据演唱者音色、音域的不同进行塑造,通过划分高音、中音和低音来实现,
  因为西洋歌剧中追求的目标以及歌唱表现的主要特征是美声,所以,观众可以从歌唱者的婉转华丽的音乐旋律以及优美动人的歌声中体味到歌唱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声音和情感间不存在字、意以及内容等中间环节,观众以最为直接的方式体味到歌剧中蕴藏的美感,西语专业论文,这种方式使得观众对演唱者的音乐、歌声以及旋律投入热情,但是却对歌曲中的矛盾冲突、故事情节的回味空间比较小。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论是中国的歌剧还是西洋歌剧都受到了较大的挑战,歌剧艺术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保证本身特色的前提下融入新的时代元素。中西歌剧中在美学品格等方面虽然存在着很多不同点,但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西歌剧也应互相取长补短,通过融合共同创新,共同进步,推动歌剧艺术的繁荣。
  参考文献:
  [1]黄睿.中西融合的歌剧创作演唱措施及其应用探寻――以歌剧《悲怆的黎明》创作实践及其选曲《我多么想》演唱把握为例[J].民族艺术探讨,2017,(04).
  [2]钱芳.中西声乐比较探讨综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3]李吉提.歌剧略论评论之我见(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7,(02).
  [4]郭建民,赵世兰.歌唱艺术・歌曲创作・音乐传播――三者互动的探讨视角[J].当代音乐,2017,(07).
  [5]杨曙光,金永哲.中国歌剧演唱探讨[J].中国音乐,2017,(02).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