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神话是文化源头性的著作,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作用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甚至思维、生活习惯等等,本文主要从《伊利亚特》和《格萨尔王传》中的人神世界入手探讨中西文化的异同,挖掘文化的源头--神话在中西方的民族意识、文化传统、社会观念等方面上的异同,乃至研讨中西神话对后世文化所产生的作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民族意识;文化传统;社会观念 神话在产生之时,中西方神话没有太大的异同。它们都是因为原始时代自然条件恶劣,人们生产方式极其落后,而为了维持和延续生命,人们渴望从自然界的诸多不可解释的现象中得到慰籍,因而对自然界的诸多现象和各种生物产生的崇拜和幻想,西语专业论文,这就产生了神话。 一、《格萨尔王传》和《伊利亚特》 《格萨尔王传》讲述了一个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英雄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故事。在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格萨尔降临人间后,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 《伊利亚特》题名的原意是“伊利昂的故事”,当时的希腊人称特洛伊为“伊利昂”。它讲述的了一个为一个希腊女子所引发战争的故事。国王帕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举行婚礼的时候,邀请了所有的神,唯独没请纷争女神。她一怒之下,把一只刻有“送给最美丽的女神”字样的金苹果,投到众神的宴席上。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佛罗狄忒都认为自己应该得到金苹果。三女神争持不下,请宙斯裁决,宙斯则建议由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判定。后来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爱神阿佛罗狄忒。为了酬谢,爱神帮帕里斯把天下最美的女人--斯巴达王后海伦给拐走了,从而爆发了特洛伊与希腊之间长达10年之久的战争。 《格萨尔王传》和《伊利亚特》,一个是藏族史诗,另一个是希腊史诗。在这两部具有中西代表性的史诗中,都包含了美丽的神话。那是因为它们的作者都处在一个从迷信转为科学、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时代。所以,两部史诗中都创造了两个世界: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虽然都有两个世界,但两部史诗中的世界却各有不同。 二、从《格萨尔王传》和《伊利亚特》中的神话异同透视中西文化异同 (一)中西民族意识的异同 从现存的一些中国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神抵大都具有一种务实的精神,袁坷先生深入探讨中国神话所得到的第一个结论,便是“在我国神话中,响彻了劳动的回音,……神话中所歌颂的具有威望的神,或是神话的英雄,几乎无一不与劳动有关,象开天辟地的盘古,炼石补天的女蜗,发现药草的神农,教民稼墙的后樱,治理洪水的鲸和禹,亲自在历山种田、在雷泽捕鱼、在河滨制陶器的舜,等等都是。”这些神以其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受人尊崇。《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为拯救生灵,降妖伏魔,振邦兴国,带领国民开创自己的国土,做着无数实用的创造。同样在他身上我们也能看到“重实际”的民族精神。 (二)中西文化传统的异同 在中国的神话中,英雄是神的化身,是神派往人间降伏妖魔、普渡众生的。而且,还通过神来解释英雄的心理、行为、思想和感情。不仅如此,神是英雄的庇护者,当人遇到灾难而又呼救无门时便想起神灵,祈求他们保佑,企盼上天神灵消灾降福,诛灭恶类,并坚信天神会如人愿。所以在中国神话中有了这样的一个群体意识:凡是人间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困难,天神必来相助;凡是恶人恶事,必遭天遣报应。“人神合一”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便逐渐推衍到“人神感应”的极至。 古希腊的善恶同源观点,使希腊神话不像中国神话那样惩恶扬善。它常表现的是神性--人性中的善恶之争。《伊利亚特》中,西语专业论文,众神分为两派,他们既有在帮助人类追寻自由、权力,又有在给人类带来阻碍、灾难,无法用或善或恶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人类心灵中也充满了矛盾他们认为,人类一切行为和归宿早由神灵在冥冥之中安排已定,人类无论怎祥躲避与抗争都挣脱不了命运的摆布。人类为了争取权利、自由,和命运一一神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常常以失败告终。所以,古希腊人常在命运面前感到恐惧和惶惑!这种恐惧和惶惑正是古希腊人抗争命运反为命运所厄,推动历史进程却又违反人类自身道德规范,悲壮而又忧烦不解的现实生活、思想情感的体现,而反映在希腊诸神身上复杂的神性,则是人世间复杂人性在神话中的折射,是古希腊人善恶同源观念的反映。 (三)中西社会观念的异同 中西神话中的两种神形象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观念。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体现了以世俗个体自由为重的人文精神;中国神话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是伦理性的,神话中人物往往是“德”的化身,表明我们的祖先重视的是个人应负的责任,强调个人在世界上的使命,倡导天下为公、德行至上的道德伦理观。 三、中西神话对后世文学创作的作用 (一)中国神话对文学的作用 我国神话不仅为后世文学著作提供了素材,而且其表现的民族个性也作用了整个中华民族和文学艺术。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有着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维护群体利益,坚信美好未来的民族个性。这种民族个性熏陶和化育了中华民族,并代代相传,使这一基因积淀为中华民族性格的基本特征。在古往今来的世界民族之林中,我们中华民族是屡遭侵略而永远地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古老民族,始终保持着中华民族的连续和完整,这不能不归功于这种精神之伟力。这种民族个性作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以至整个中华民族文化。 (二)西方(希腊)神话对文学的作用 希腊神话中的善而受罚、恶却得势,以及无法了解的种种矛盾和情结蕴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蕴。这种观念深刻地作用了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思想倾向:直面人生,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除了短暂的古典主义时期(黑暗的中世纪不在论中)外,西方作家多力求把人物形象写成多侧面、多层次的矛盾统一体,那种不忠则奸、非恶即善的单一道德观念化身的人物形象在西方文学著作中比较少见。 【参考文献】 [1](美)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 [M].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206. [2]袁坷.《中国神话传说·导论篇》35页. [3]费茨吉拉德:1974年英译《伊利亚特》第八章,第181-18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