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积极的人生目标在于努力挑战,生命的真正价值在于不断超越。关于一个公司家来说,一般意义上的成功是自身对物质生命的追求,而持续不断的努力奋斗,基业长责的成功预期,则反映着公司家对自己的事业定位,也是一名公司家向事业家更高精神境界的跃升,拥有健康和成功,是幸运的,如果能将健康和成功椎向一个更高的境界,成为长寿企业,实现永续经营,无论关于公司、关于社会都将产生更大的作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的内心渴望,追求长寿企业、百年基业是公司的远大理想。将文化管理与儒家之道融合,是长寿公司的重要思想与措施。立命境界与长寿公司 古往今来,中国人十分讲究安身立命,人们不仅渴求健康,还渴望长寿,但凡人都会这样,公司也是如此。所以,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的内心渴望,追求长寿企业、百年基业便是公司的远大理想。健康已是不易,长寿则更难,但知难而进、追求长寿的本身也表明了公司家做强、做大、做久的事业胸襟与精神境界。 积极的人生目标在于努力挑战,生命的真正价值在于不断超越。关于一个公司家来说,一般意义上的成功只是自身对物质生命的追求,而持续不断的努力奋斗,基业长青的成功预期,则反映着公司家对自己的事业定位,也是一名公司家向事业家更高精神境界的跃升。拥有健康和成功,是幸运的,如果能将健康和成功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成为长寿企业,实现永续经营,无论关于公司、关于社会都将产生更大的作用。 公司如何才能长寿?与人的自然成长规律一样,公司也有自身的成长规律。在公司的成长过程中,从战略的制定、执行到战术的设计、组合,包括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公司要面对来自市场,来自内部的种种考验。所谓中小企业“三年一小关,五年一大关”的说法,也说明公司要想保持健康长寿绝非易事。 但是,放眼世界商业史,百年老店乃至二三百年历史的企业并不在少数。长寿是公司的立命境界,“立命”与“安身”具有内在联系,就像一个人那样,安身体现着生命的存续,立命则体现出生命的质量。关于公司来说,立身体现着公司的物质状态,立信体现着公司的精神品格,立命则体现着公司的使命、愿景与价值信仰,西语论文题目,体现着公司经营发展中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精神风貌。公司立命境界是公司为了追求更大成功而进行的战略举措,是公司迈向更高一级境界管理的关键一跃。 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公司的立身、立信、立命境界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如果把公司视为一个生命体,立身境界的获得主要反映在物质生命境界的获得,而立信境界与立命境界的获得则可视为精神生命境界的获得。一个人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反映的是这个人的身体状况,西语论文范文,即便这个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只能证明这个人在物质生命体上的成功。如果一个人不仅仅满足于自己在身体上的健康与活力,还想使自身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生命质量更加完美,就必须超越于物质境界的满足而同时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只有精神上健康的人,身体才会更健康;精神上强大的人,身体才会更强壮。所以,人们关于健康体魄的渴望、精神境界的向往,都是相辅相成、有机联系的。 公司在境界管理上的追求也是如此。只有在立身境界上反复修炼才能使自己体魄强健,只有从立身境界提升到立信及立命境界,公司才可能在物质上更强大,精神上更富足。而这正是公司从平凡走向出众,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关键一步。世界上百年长盛不衰的所有企业的发展都证明:公司文化是基业长青最重要的遗传基因,是公司历经风雨饱受沧桑而屹立不到的秘密武器。美国3M企业自1902年创建以来,全球已有一半人口直接或间接地在使用它所生产的6万种产品。其间不管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多次巨变,但企业始终屹立不倒。人们普遍认为3M企业的成功密码在于创新,3M则认为100年来支撑企业基业长青并始终没有多大改变的是公司文化,其核心是以客户为第一排序的公司价值观。从根本上说,中国公司缺乏的正是这种可以将公司的未来、愿景与使命塑造成近乎虔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的公司文化。 长寿公司与文化管理 著名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说:“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根据马克思对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文化作为社会构成的三大系统之一,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相结合,成为社会前进的推动力,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当今,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随着公司间竞争的加剧,公司的经营手段和管理措施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管理工具和管理理念,是人们在公司管理领域不断探究和深入的结果。在众多的管理措施中,公司文化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公司文化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现代化大生产为背景的美国,在管理思想史上被称为“第四代管理”,是继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现代科学管理之后公司管理的又一座里程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工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脑力劳动者的比例扩大且逐渐成为决定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劳动者的主体意识日益觉醒;同时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范围和竞争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传统的公司管理理论和管理措施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面对公司管理实践的重大变化,传统的纯理性管理方式已变得越来越不奏效,从以组织技术严密控制的制度管理逐渐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人本化和人性化管理逐渐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公司管理的一种潮流。 100多年来,美国一直是西方世界公司管理的领路人,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都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然而,20世纪70年代的挫折使美国惊醒:在东方的日本,一种更为先进的管理模式使日本公司充满竞争力,并在许多领域大踏步超过了美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一批杰出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文化学家、心理学家均前往日本考察学习。专家们发现,美国经济增长落后于日本的原因,不在于科学技术,物力财力等,而在于美国的管理过于倾向组织结构、战略计划、规章制度,而忽视了对人的重视。美国在探讨了日本经济的成功之道后,迅速把目光转向对本国公司文化的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