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中西方距离的一次尝试[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2017年12月,西方舆论加大了对中美贸易顺差的扭曲性报道,国际舆论环境于我不利。而一个月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将访问美国。国际主流媒体对此非常关注,称此访是“中美建交30多年来最重要的一次访问”。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为给胡锦涛主席出访美国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新华社对外部围绕中西方在贸易问题上的斗争焦点策划一组对于中美贸易顺差真相的稿件。我参与策划、采写的《从“芭比”到“苹果”:笼罩在数据迷雾下的“中国制造”》是其中一篇。
  中美贸易顺差问题并不是个新话题。报道怎样才能写出新意?如果还像以前那样,就事论事,略论说理,恐怕很难引起西方舆论共鸣。而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要引起共鸣,更要引导西方媒体在贸易数据方面发出于我有利的声音。在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与专家交流的过程中,我渐渐理清了思路,对主题有了新的想法:也许可以写一篇以“中国制造”为主题的通讯?
  请教相关老师后,我将题目修改为《从“芭比”到“苹果”:笼罩在数据迷雾下的“中国制造”》,并迅速联系两个制造业大省广东、江苏的新华社分社记者。那时距离胡主席出访已不足一月。
  两位记者迅速传来对于公司利润等方面的事实材料。与此同时,我也将自采的素材整理出来。素材有了,怎样提炼中心思想、谋篇布局成了关键。对外报道在篇幅上有限制,即使是通讯,发出的稿件通常也不超过2000字。要在2000字内说明白中美贸易顺差这个大问题,还要能让读者信服甚至被感动,着实让我犯了难。
  几番纠结,平日对于中西方思想文化的思考给了我灵感。有学者指出,近代中西方学术思想和文化理想是相对照和呼应的。中国的陆九渊说:“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初版的《人类科学与文化发展史》的前言也曾提出:国际关系终极之实质并不只由政治及经济因素所决定,而更确定地源自心灵的能量与需求。这种思想上的共通之处不正可以成为我们在对外传播中引起共鸣、引导舆论的基础吗?
  于是,我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了所有采访对象,结合时代背景,得出了“中国即将迈进‘十二五’,开始新一轮的产业转型升级。这让人们对笼罩在数据迷雾下的‘中国制造’有了新的期待”的中心思想,并围绕这一中心行文。这组报道在一个月内相继发出。稿件不但被外媒广为采用,而且西方主流媒体自己的相关报道随后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当然,这篇报道远不是一篇完美的通讯,还有很多遗憾和不足。比如,现场描述、情感抒发和理性归纳有所欠缺,文字冲击力不足等,今天再看这篇稿件,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只能算是当前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一次有益尝试吧。

西语论文网站西语论文网站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