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异同[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也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主要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这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两种思维方式各有所长。西方的线性思维模式长于略论推理,推崇清晰精确,有利于理论建构;中国的环形思维强于综合顿悟,讲求模糊含蓄,有助于体察真谛。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思维方式;异同中西方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26-0023-02
  思维方式的异同本质上是文化异同的表现。长期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由于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球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不同的区域,东方以中国为代表,西方古代以希腊、罗马为代表,近现代以西欧和北美为代表。这也就形成了两大类型的思维方式。由于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制度、风俗宗教信仰、语言,以及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东方和西方就形成了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东方人好静、内向、守旧,西方人好动、外向、开放;东方人求同、求稳,重和谐,西方人求异、求变,重竞争等等(连淑能,2002)。
  一、思维模式的概述
  从广义上说,思维方式是指社会精神生产的生产方式。从狭义上说,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措施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荣开明,1989)。
  人类的思维主要是由知识、观念、措施、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八大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思维模式这样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陈新夏等,1988)。
  思维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各种文化心理素质的体现,它在一定的历史、社会、地理环境中形成。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侯玉波,2017)。一个人固定的思维模式作用他/她在一定场合做出的判断和行为。它是人们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事物的一种思维习惯,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元认知模式。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异同
  这种异同主要体现在辩证和逻辑思维上,中国人注重辩证思维,而欧美注重逻辑或略论思维。
  Robert Kaplan(1966)提出了文化思维对话语模式的作用,认为西方的思维是直线型,而东方人的思维是螺旋型的。
  西方思维的模式像是一条直线切割,细分明晰,注重抽象推理,以略论性、抽象性、逻辑性为特点,注重概念、判断、推理。中国的思维模式犹如圆环内封,综观合寨,寻求直觉顿悟,以整体性、形象性、直觉性为主要特点,注重直觉、顿悟、想象。
  1.整体性与略论性
  整体思维倾向于把情景或场景看做是一个整体,注重某一突出的物体和场景的关系,并借助这种关系来解释和预见事物的情况。中国人倾向整体思考,西语毕业论文,他们往往观察整个画面,并依靠在情境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所观察事物作出决定和判断。
  略论思维倾向于把物体从情境中分离出来,更关注客体本身,根据事物性质归类,解释和预见事物的情况。比如,呈现同一种栩栩如生的水下场景时,东方人比西方人回忆出更多的背景特征,描述的更多以关系为主。西方把注意更多地放到目标上,比如单独的大鱼而较少注意环境特点(颜文靖,冯俊,2017)。
  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西方的百科全书层层切分,种类归属分明。关于文章,标题、章、节、段西分明切,段里一般都有主题句,脉络清晰,一目了然。通常以主题句开始,后接分支且有例证和解释中心思想,与全文的其他思想相关联,以此来论证解释或者提出某个观点。
  中国的古代类书是以皇帝为中心的环试体例,比如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文章是起承转合式,间接切入主题:介绍、解释说明、过渡、总结,前后讲究首尾呼应,就像一个不断扩展的环在围绕着主题旋转。
  西餐厨师烹饪,各种配料严格计量,操作程序步步略论。而中餐中似乎不在意配料的严格计量,注重的是色、香、味的总体效果。
  西方的画注重精确的形似,通过线条、色彩等细节刻意仿真。而中国画追求神似,应用概括、夸张的手法及联想表现物象的神韵。
  2.直觉经验性和逻辑实证性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多数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即“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由此及彼的类别联系和意义涵摄,沟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达到协同效应(李宗桂,1994)”。直觉来自经验、实践和“第六感觉”,是经验的睿智阐述。这种直觉思维是非线性的,是古代中国感知世界的主要措施,这种创造来源于顿悟和灵感,犹如在迷雾中忽然出现的烟花。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更偏重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而不注重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比如传统的中医理论,讲究望、闻、问、切四诊法,应用感性直观和经验判断来诊断。重用“模式”和“类比”的推理。一般是从一种基本模式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意象组合和直觉判断的矛盾运动,逐步拓展和深化,直到认识完成,逐渐达到其中的本质意义,与生活保持着直接联系,感性,睿智,归纳,不向略论判断的抽象思辨发展(敬南菲,2017)。
  逻辑思维产生于逻辑推理和非此即彼的文化心态,是对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的探究与挖掘:它注重在证明一切事物的基本原因之后才能说知道了事物。应用逻辑剥去说话的意义,而只留下完整的结构,看清某一论点是否成立。如三阶段法,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注重实证,西语论文网站,理性,思辨(敬南菲,2017)。正如柏拉图所说的,可以通过逻辑掌握意义,去认识世界,而无需借助感觉,如果感觉与第一准则和逻辑所得出的结论相矛盾,就不必考虑感觉。
  3.内归因与外归因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