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中语言上的碰撞[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作用。语言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载体。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人们常常发现,许多词语在表面上似乎很相近,但实际意义却相差悬殊。除了词义方面的异同以外,语用规则方面也有很多的异同。这些异同大多与中西文化传统有关。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语言 中西文化 异同
  
  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才得以产生和传承。语言与文化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关于语言如何产生一直争论不断,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语言和其发展并不是凭空而就,而应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正如克莱尔・克里拉姆奇(Claire Kramsh)在他的《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所论述的那样:“语言表达文化现实……语言体现文化现实……语言象征文化现实。”所以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才开始注意文化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如在外语教学中,外语与文化结合则尤为重要。在学习外语时,只注意语言本身,而忽略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所以在语言教学中,要加入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同时,也认识了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
  二、中西文化中的词义冲突
  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汇,它是组织语言系统的组成单位。有些词不仅有概念意义,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涵义。在《语义学》(Semantics)中,英国学者Geoffrey Leech认为,[1]词义可以分为七种主要类型,即Conceptual meaning(概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内涵意义),Social meaning(社会意义),Affective meaning(感情意义),Reflected meaning(反映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搭配意义)及Thematic meaning(主题意义)。概念意义亦可称为认知意义。它是指有逻辑,有认知内容的语言单位并表示单词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woman”指一位成人女性,而“成人女性”即为“woman”的概念意义。所以概念意义是最基本的意义。无概念意义就无法进行语言交际。而内涵意义是高于单纯概念意义的交流表达方式。内涵意义因为有此特征,所以其意义也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正因如此,随着时代的变化,内涵意义也会发生变化,新的内涵意义就会产生。[2]
  邓光昌先生指出:“词的涵义不同于它的字面意义――基本的明显意义。涵义是记号的隐含意义或附加意义。”例如,在英语中“politician”的指示意义是“从政人士;政治家;政客”,它的隐含意义是“专搞党派政治的人,言而无信,不讲准则,能言善辩,精明圆滑的人”。在西方很多国家的社会背景下,从政者会采取各种手段来争取选票,宣称自己的伟大的发展计划,然而当选成功后,关于宏愿抛之脑后。这种“politician”就有了其贬义。通常词典上只给出比较固定的指示意义而不给隐含意义,它可以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而在汉语中,“政治”一词是指“政党、政府、特定社会团体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政治活动”。这个解释虽为中性,但在汉语实际运用中它往往含有褒义。“政治家”也为褒义,表示“德高望重的政府官员”,所以在清楚这个文化背景知识的情况下,“政治家”就不会翻译成“politician”,而应为“statesman”。由于国家制度不同,字面意义相同的英汉词语也有褒贬之分。
  关于表示颜色的词,不同的民族赋予颜色词不同的文化特征。如在中国,“yellow”(黄色),几千年来,封建帝王一直是身着黄袍,上面的“龙”在我国是皇帝的象征,是权力、吉祥的表现。金色是尊贵、皇权的象征。而西方人则把“yellow”喻指“胆怯、妒忌”。最崇尚的则是“紫色”。[3]在汉语中,人们用红色象征幸福、喜庆、吉祥、欢乐、兴旺发达。结婚被称作红喜事,新娘穿红衣裙,头上盖红盖头,新郎身系红绸带,胸前戴大红花,门上贴红喜联,屋内贴红喜字,晚上点红烛,喜钱要用红袋包裹,总之,一切都离不开红色。但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则让人联想到血腥、恐惧、战乱等不好的含义。另外,在汉语中的“眼红”、“黑面包”、“红茶”在英语中表示为“green eye”、“brown bread”、“black tea”,西语毕业论文,则表现出了明显的异同。英汉词语之间异同是因为两种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对世界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约定俗成、使用已久的习语,如:“talk horse”(吹牛)、“as timid as a hare”(胆小如鼠)、“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赶鸭子上架)、“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ail of a lion”(宁做鸡头不做凤尾)、“the fox preys farthest from home”(兔子不吃窝边草)等。
  三、中西文化中的语用规则
  近二、三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感到语用规则的重要性。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如何正确使用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是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旦语用规则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交际中断。但是只掌握语言的片段如语音、语法、词汇等,并不能保证顺利的交际。人们在交流时,还需掌握一套语用规则也称为讲话规则。这些规则包括如何称呼对方,如何见面打招呼,如何恭维对方等。这些方面的问题过去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但现在在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就愈发重要了。而关于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来说,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用规则,则为进一步交往的基础。
  (一)中西文化中的称谓。
  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称谓体系。如何称呼对方在言语交际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难发现的是汉语中的称谓名称比英语中多得多。因为受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作用,在中国,对长辈和祖先不能以名字直接称呼,晚辈常常以辈分代替名字的方式来称呼,如称呼“爷爷�奶奶�外婆�叔叔�姑妈”等。甚至对同辈的人称呼区分的也非常严格,西语专业论文,如对表亲的称呼,“表哥�表姐�表妹”等,而且可以从这些称呼中得出人的大小�性别等信息。这反映了汉族不仅注重长幼顺序,而且关于父系、母系或姻系亦十分重视。即使是面对陌生人时,也要以示尊重地称呼为“同志�女士�师傅”,等等。而英语的称谓方式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有“爷爷�妈妈�爸爸�叔叔�姑姑”(grandpa,mum,dad,aunt)这些称谓,关于表亲也只用(cousin)即可。有时年轻人对老年人直呼其名以显示亲切也不足为奇。所以英语称谓就笼统得多。这反映了西方人重视人人平等的观念。但关于提倡长幼、尊卑有序的中国来说,这样的称谓方式就过于不礼貌、粗鲁。
  (二)中西文化中的寒暄。
  寒暄功能是语言主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寒暄语广泛存在于世界各种语言中。通过寒暄语,人们可以顺利交际并保持友好的关系。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文化,会使用不同的寒暄语。此外,言语行为中的言外之意,通俗地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话中有话,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往往因语境、某种语言文化不同而意义不同。忽视语言背后的文化,往往会给语言交流带来困难,造成理解失误。如在打招呼或告别时,英美人说“How are you!”“Hello!”“It’s a lovely day,isn’t it?”“How’s everything going!”“See you later!”“Bye!”。而在汉语里,由于“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已根深蒂固,几乎在任何场合都可以使用与吃相关的寒暄语。“Have you had lunch already?”(你吃饭了吗?)是中国人感到最亲切、最自然的招呼语,但着实会使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老外困惑不解,会误认为别人要请他吃饭。现代人见面打招呼会问:“你去哪儿?”“上班去?”而在英语中,这种不自然的表达方式被视为侵犯个人隐私。
  (三)中西文化中的恭维话。
  在西方人的交际中,当他们谈论身体、长相、体态方面的话题是,在用词方面非常有讲究。他们形容长相体态不佳的人时,一般不用ugly,fat,skinny等含贬义词汇来形容,因为英语国家的人特别是女士们听到自己胖了之类的话,会很不乐意。而用plain,ordinary,chubby,plump,slim,slender取而代之。所以常可听到一些恭维的话,如女性恭维男性:“You look very smart today!”而男性则更经常当面恭维女性:“You look so pretty!”“You are so hot/sexy!”这种当面赞美女士的衣着、相貌的方式都被认为是礼貌的表现。而且被恭维者会因此感到快乐,常以“谢谢”表示满意。但在汉文化的环境里,相同的意思却有大不相同的意义。在中国,我们常用“你最近胖了”,“你最近发福了”可以来恭维别人最近身体健康。但被西方人看好的恭维的话,如“You look so pretty!”“You are so hot/sexy!”就会被视为“不怀好意”甚至更糟。
  总之,文化作用语言,语言反映文化,这是人们普遍接受的道理。英汉词语不计其数,文化信息极其丰富。认识和了解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是极其重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掌握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不了解深层的文化意义,就不可能进行顺畅的交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2017:61-91.
  [2]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133-146.
  [3]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5-167.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