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中西方的非言语行为之一――体触行为进行了比较,从握手,引路的姿势,座位的安排,穿过拥挤的人群,对碰撞的反应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了解这些体触行为的异同,有助于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得体”现象。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非言语;体触行为;异同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2-0159-03 一、引言 外语交际,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而许多人往往只注意语言交际,以为词语是传递和领悟信息的唯一途径,忽略交际还需要非语言符号。而体触行为就是语言交际的内容之一。体触感觉最快,消失最慢。无论是个别体触,还是群体体触,一概如此。正因为它最为直接和紧密,对其感觉和反应也最为强烈。这类反应,即可发生在体触之时,也可发生在体触之后;可能是欢迎,也可能是抗拒[1]。 二、体触行为的两个极端 不同民族在公开交谈中的体触行为各不相同,有的极为频繁,有的却毫无体触行为。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的体触行为分别接近于这一频繁的两极[2]。人们倾向性的看法是:中国人的特点是体触频繁,而英语国家的人的体触较为少见。两种人初临对方环境,遇到的强烈文化冲击现象证实了这种看法:中国人感到孤独和寂寞,而英语国家的人感觉是摩肩擦踵,拥挤不堪。这种感觉往往成为两种文化之间聚拢型和离散型对比的最首要、最明显和最常见的例证。二者最根本的差别有其历史原因,中国有史以来一直是同族家庭式的国家,形成一种聚拢式,其特点为相互关系亲近,家庭气氛浓厚;英语国家是异族混居的国家,成为一种离散模式,其特征表现为相互疏远,讲究个体独立。中国人的自我界限没有越出身体,和谐群居;英语国家的人的自我界限则超出自身界限,落落寡合。 三、体触行为之一――握手 有一种夸张但不无根据的说法,即英语国家的人只有在殴斗、谈情说爱或握手时才发生体触行为,也就是说身体接触是为了表达仇恨、爱慕感情或者是宣布停战。这一特点当然同样也会适应中国人,不过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体触行为要频繁的多。看来二者在这方面的最大差别并不是表达爱和恨的两个极限之处,而是处于两个极限之间――在感情色彩不大明显的体触上。位居体触行为中点的二者共有的动作:握手。 (一)握手的起源及礼节 握手本来只是男性的动作,是欧洲人的动作。中国人只是近几十年才从国际场合借用过来,用以代替中国传统的抱拳动作。中国传统的女性相应动作是将一只手平放在另一只手之上碰碰左髋部。现在这一女性问候方式已完全废止了,而男性传统身势只在中国春节拜年时或非正式的场合时方有复活。相应的,西语论文题目,英语国家传统的问候动作是鞠躬和行屈膝礼。现在鞠躬动作已少见了,屈膝礼也只限女童或女性对王族问候之用。 握手是一种关系的象征性的动作,因为这一动作表示的既不是爱也不是恨,而是有点小心谨慎,双方保持一臂距离,所表达的意思是愿意消除敌对情绪,并希望能作出进一步努力促成相互亲近而不是彼此仇恨。一般说来,人与人接触的体距通常为1.5英尺到4英尺[3],这也是朋友们一块谈心的距离,这种体距说话声音柔和亲切,传递的信息不是机密性的,而是一些家常话。人们见面握手,然后就退到了这样的距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寒暄。 既然中西方都有这一手势语,而且基本涵义相似,就更有必要仔细探讨这一手势语表示的细微区别了。当然,在两种文化中,握手一般都是成人的礼节,儿童只有在大人的怂恿下才会握手,女性之间一般不打喜欢握手,她们在表示同情或安慰时则往往爱握住对方的手。 (二)握手的形式 公开的身体接触在英语国家中限制极严,而握手礼的使用却很频繁。因此,英语国家的人对这一动作极为敏感。既然握手在第一印象中所起影响极大,英语国家的人就爱对握手这一动作的含义做出种种揣测。有些略论家已鉴定出十种不同的含义,不过一般人只能分辨出五种:沉着有力的握手,折筋断骨式的握手,微伸手指的握手,死鱼式的握手和政客式的握手[4]。 沉着有力的握手方式是两名男子相遇时欣然张开手掌伸出去,握住对方的手。这种沉着坚定的握手动作被认为是自尊心的重要表示。折断筋骨式的握手,顾名思义,是壮汉、摔跤运动员之类的人用力过猛的握手,或者是一种态度敌视、飞扬跋扈、以强凌弱式的握手。高大强壮的大汉偶尔会不自觉的这样握手,但容易被人理解成有意的侮辱性的动作。微伸手指的握手表现为不愿满手张开伸出去握住对方的手。这一动作所传递的信息是不愿意真正握手。这种勉强的动作往往会被理解为不是害羞,就是自尊心不足或不尊重对方。死鱼式的握手简直可以说是英语国家的最糟糕的握手方式。一个人伸出一只像死鱼一样软弱迟钝的手,有气无力的让对方去握,顷刻之间,对方感到好像若有所失,被人偷偷地握了一下。这种握手是社交场上的灾难。政客式的握手是一种过于亲密、过于真诚的双手相握动作。这一握手动作显然超乎寻常,因而也就明显表现为虚伪不真。抓住别人的右手不放,同时左手往往做出各种过于亲密的动作。 (三)握手的东西方异同 虽然中国人也有这五种握手方式,然而中西方之间却存在着容易引起误解的几个重大差别。首先,关于英语国家的中性紧紧握手的高雅动作,中国人往往感到有些过分。因为这一举动中国人认为简直是折断筋骨式的握手动作;反之,中国人礼貌的握手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又有点像死鱼式的握手。其原因可能在于中国人把不触碰或轻轻触碰他人视为礼貌。只要了解了握手价值观上的这一区别,英语国家的人在和中国人握手时手劲应小一些,中国人在和英语国家的人握手时手劲要大一些,至少双方应做到缓和一下感情上的不利反应。 第二种常见的区别表现为,英语国家礼节性的握手是两人以手相握,然后马上松开,两人身体距离也随即拉开。中国人的礼节动作则是两人先握一下手,然后相互靠近,两人的手仍不松开,或者干脆变成了相互抓住不放了。在中国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一种中性的理解动作,英语国家的人却感到窘迫不堪。因为在他们看来,抓住别人的手不放与握手毫不相干,一般视为禁忌。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只好反复握个不停,耐心等待对方松开。而英语国家上述自然礼貌的握手动作会被中国人视为冷淡、疏远、甚至难以接受;中国人的握手方式却又会使英语国家的人感到热情过了头,亲近过了头。所以,只有相互了解了彼此的文化异同,才能更好的理解接受这些不同的握手方式。 (四)握手的同性和异性间的异同 政客式的握手通常是为了照相而长时间不放,纯属礼仪性的动作。在英语国家,手拉手一般只限于子女与父母之间和夫妇或情人之间或者儿童之间。而同性人手拉手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亲密的个人关系,所以,除了同性恋人以外概属忌讳之举。同性之间的手拉手,尤其是同性青年之间的手拉手在中国人中实际上只是一种中性表现。这一点可能是两种文化在体触问题上社会规约的最大差别[5]。 (五)中西方握手的共同点 中西方握手时的共同点是,双方相距一臂之遥,且毫无敌意表示。如果关系变得亲热起来,告别时则一般不握手,因为握手倒显得对方仍然疏远,仍然拘泥于形式,见面和分手时握手仍是不可少的。在握手问题上,一般都是采取主动,避免被动。既然握手往往是交往时的第一印象,这一动作就最能自我表现,使自己显得乐观而又有自信心。恰当的握手动作一般都伴着微笑,毕恭毕敬的身体姿势,西语论文网站,合适的体距,相互对视等动作。 四、中西方其他体触行为的异同 (一)穿过拥挤的人群 中西方在穿过拥挤的人群的动作上有着不同。英语国家的人爱用双手触碰别人的身、手、肘或肩部,分开一条路;中国人却习惯于双肩紧贴身体两侧,用身体躯干挤过人群,尽量避免用身体触碰他人。可想而知,中国人讨厌别人以手触碰自己,他们感到这一举动有点过分,甚至有点侵犯他人;英语国家的人则讨厌别人用整个身体碰自己。 (二)引路手势 英语国家的人及异性中国人之间在指引路线时一般不会触碰对方,被指引者也是紧随其后,关于别人触碰自己的背、肘、手的动作都很反感,一个例子可以明显的说明这个问题,一位来自美国的女教师在通过街道时,她的学生突然挽起她的胳膊一起过街。这个学生根据中国的礼节来行动,但这位老师并不习惯于这种行为。然而,中国人在同性之间常常会以手触碰对方的腰、肘、臂或手部,而且并肩而行的引路。 (三)拥挤的座位安排 在拥挤的公共车辆上、在剧场、体育馆和饭馆里,人们都可以灵活的暂时适应环境。但是,如果拥挤过度,两种文化的明显异同又会表现出来。一个多数是儿童的九口之家,坐在饭馆的一个只容纳四人的雅间里,他们宁可全家挤在一起,也不愿意让一部分人分坐到另一房间去;如果英语国家的一个同样的家庭,他们就会占用两间或轮流用餐,也不会硬挤在一起。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中国人多达五人(其中有几人是儿童)可挤坐在双人座位上;英语国家的人即使是长途旅行也会两人坐下,其他人站着。他们宁可轮流就坐,也不会去同时挤坐在一起。中国人常常给英语国家人的印象是互不相识,也可像一家人一样亲密相处;在中国人看来,英语国家的人即使是一家人也往往会视同陌路。 (四)对碰撞的反应 中西方的悬殊异同也表现在受到碰撞,被人踩了脚或受到排挤时的反应上。英语国家的人总是竭力避免与人碰撞,一旦受到冲撞或别人踩了自己的脚,或受到了排挤,反应极为强烈。如果碰撞实属难免,他们也表示歉意,认为别人也会道歉的;中国人遇到碰撞时无疑也一样感到不快,但其反应却远不如英语国家的人强烈,一般既是道歉也不期望别人道歉,他们往往视为在所难免。 一遇到人群拥挤,英语国家的人往往马上回避,而中国人躲避的动作显然要迟缓的多。中国人以为自己的身体界限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自我保护影响;英语国家的人却在别人尚未触碰自己时就感到了侵犯,好像他们的身体范围超出了自身之外。可以想象,对中国人来讲,英语国家的人会显得脸皮过薄,神经过敏;中国人却显得虽有触感却不敏感。 五、结语 外语交际实际上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尽管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可能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基本异同,但多数仅局限在语言文化的异同方面,关于非言语交际的异同往往忽略了,不了解中西方的体触行为的异同,(当然,体触异同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往往会造成交际中的体触错误。为了避免外语交际中的“不得体”[6]现象,我们要从根本上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包括言语的和非言语的,从而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Samovar, L, etal.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Wadsworth,1981. 〔2〕 赵惠暇,王丽.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时间观及行为异同[J].文化探讨,2017. 〔3〕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1999. 〔4〕 李杰群.非言语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 贾国伟.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4(1):85-88. 〔6〕 张熹玉.非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