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狄浦斯情结”看中西方悲剧[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作者简介:任翠云,1988年出生,籍贯江苏宜兴,就读于苏州大学,探讨方向为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摘 要:悲剧的表达都有不同,更不用说中西方文化中的悲剧表达的异同。“俄狄浦斯情结”缘自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和《雷雨》都有此情结,但仍存在不同方面从而折射出中西悲剧的不同。不管是道德方面,还是性格、命运方面都存在异同。
  关键词:悲剧;俄狄浦斯情结;雷雨
  中图分类号:B84.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7)05-0000-01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给悲剧定义:悲剧是关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借引起怜悯与恐惧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著名的古希腊悲剧家之一—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
  中国的悲剧概念是八九十年代由西方引进的,此前的悲剧,如元杂剧《窦娥冤》、《桃花扇》、《牡丹亭》是更大意义上的悲情剧,在近现代戏剧史上,曹禺的《雷雨》可谓是一座高峰,李健吾称之为“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然而,中西方悲剧仍然存在巨大异同,就悲剧精神来看,西方的悲剧多崇高、壮烈,震撼心灵,是一种悲壮美;中国的悲剧激起的是怜悯之心,多痛恨伤悲。俄狄浦斯情结这一说法缘自古希腊一个弑父娶母的故事,是精神略论学的术语。精神略论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的对象,关于幼儿,对象首先是双亲。①它存在的外在条件是人类的两性异同和乱伦禁忌。在我们文化中就是“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一.《俄狄浦斯王》之悲壮、崇高
  《俄狄浦斯王》中有一个预言:底比斯王新生儿,即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于是把婴儿丢弃。俄狄浦斯长大后做了许多英雄事迹赢得群众的称颂成为国王,娶了之前国王王后。国家瘟疫流行时他发现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父亲,与自己同床共枕的是亲生母亲。
  俄狄浦斯不忍这样的事情发生,从伊俄卡斯忒尸体上摘下两支金别针,乱刺自己的双眼致瞎,被驱逐出忒拜。俄狄浦斯最终的结局是如此震撼,如此怵目惊心。观众是不会接受他的结局,因为他是无辜的、是牺牲品。他做的一切,西语论文题目,或者说命运安排的所有,他是不知道的。他弑父,不明了,即使不该杀害一个过路者;他娶母,不明了,他出于同情娶了国王的遗孀。不知情就是无罪,为何得受命运无情的戏弄,这就是它悲壮的原因。
  二.中国式“俄狄浦斯情结”
  周萍与繁漪的乱伦是在明知故犯的情况下发生的。周萍清楚地知道繁漪是他的继母,繁漪也知道周萍是她的继子。乱伦成为繁漪反抗周朴园的武器,也是她发泄情欲的直接方式。周萍从小没有母亲,也需要繁漪的“爱”。本质上说,周萍对繁漪的爱很复杂,不是纯粹的爱情,夹杂着恋母的情愫。
  第二次乱伦,他和四凤的恋情,可以说是在不知晓的情况下萌发的,但是这个不知晓是否另有隐情呢?周家客厅的桌上常年放着鲁侍萍年轻时候的照片,周家人也说四凤长得很像周萍的母亲。周萍恋母的情结转变为恋妹,同样是俄狄浦斯情结似的凄惨爱情。
  俄狄浦斯“杀父娶母”是可以原谅和理解的,也能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周萍与蘩漪的乱伦好像是罪有应得,更多是无言的难受。
  三.抗争的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面对自己悲惨的命运,西语毕业论文,是一直反抗神灵。他孩提时候就被反抗着厄运,在养父那得知自己将弑父娶母,便离开自己长大的土地,“不是说我会杀父娶母吗?我就走得远远的,看我还怎么杀我的父亲”,在他处于一种对命运不屈服的意识下,开始了自己的流浪,为了证明人定胜天。
  在这场抗争中,俄狄浦斯凭借自己的勇猛误杀了亲生父亲,凭借智慧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成了忒拜城的国王,凭着执著和正义而找到了城邦发生灾难的原因,自残双眼、流放异乡。这一切都是俄狄浦斯内心深处生命冲动和对生命自由追求的体现,也正是这种追求导致了他最终陷入悲剧苦难的深渊。
  《俄狄浦斯王》让我们看到了人的意志和命运抗争时所放射出的光芒是多么炽热和耀眼,那种义无反顾又是怎样的崇高和悲壮!命运是不可捉摸的,可是人的行动却是清醒的、有意识的,他主动选择了与命运作对,反抗命运以维护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人格。最后的抗争,不仅升华了俄狄浦斯的个人境界,而且升华了悲剧的崇高精神。
  四.妥协的周萍
  周萍自清醒认识到与继母的不伦恋情后,便开始逃避。繁漪被逼喝药的那个场景,客厅最后剩下她和周萍,周萍便想速速离开却被繁漪叫住,这样的场景有很多处,周萍想彻底摆脱繁漪无尽的纠缠就报告父亲去矿上,以便远离繁漪远离罪恶。
  周萍对乱伦含有深深的恐惧感与罪恶感,当父亲说他“太莽撞”时,他的回答是“这个人不应该乱侮辱父亲的名誉啊”。其实,极大地侮辱父亲名誉的人正是他自己,这句话无意识中是说给自己听的,这两记耳光,实际上表达了自己内心中对惩罚的要求,这也是一种很厉害的对自己的攻击,即对自我的憎恨,表明攻击专制父亲的合理性完全被抛弃。周萍就像做错事的孩子一心希望得到父亲的宽恕谅解,他时刻受到良心的煎熬和谴责。“我是个最糊涂,最不明白的人。我后悔,我认为我生平做错一件事。我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弟弟,更对不起父亲。”周萍的痛苦来源于中国纲常伦理的谴责,而俄狄浦斯的痛苦来源于不可捉摸的命运的无情捉弄。
  虽然周萍内心痛恨自己乱伦的行为,但潜意识中早就妥协了,一个是乱伦,一个是威严的专制独裁,他不敢打破常规只能按照“命”走下去,结局便一发不可收拾。
  五.意志--命运的对决与因果报应
  俄狄浦斯的悲剧是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它借用一个英雄时代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表现了人对命运的抗争,人的无能为力、命运不可战胜的主题。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是相信命运的和命运的威力的,所强调的是人的坚强毅力和积极行动。主人公一再对命运反抗,三次不幸的神谕都在其身上一一应验了,命运的铁掌一直没有放弃对俄狄浦斯一家的摧残。“哎呀!哎呀!一切都应验了!天呀,我现在向你看最后一眼!我成了不应当生我的父母的儿子,娶了不应当娶的母亲,杀了不应当杀的父亲。”
  《雷雨》是新旧社会交替时的家庭悲剧。三十年前侍萍在周家做佣人并为周朴园生下一儿子接着被逼跳河,三十年后的现在四凤仍回到周家做了丫鬟;周萍是当年鲁周私通存活下来的婴儿,他与四凤乱伦怀孕,孩子仍胎死腹中;金字塔顶端那个封建专制极端自私的周朴园,自以为三十年前的事能瞒天过海仍周而复始地回到了起点,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他疯了。这些不就是因果报应吗?侍萍发出了控告,“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侍萍说的命,也就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善恶因果报应,她把所有的罪孽归结于命。
  如此看来,这样的善恶循环因果报应是提醒台下的人们,示意观众反省,不觉有惩恶扬善的意味。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2] 谢柏梁.中国悲剧史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
  [3]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 张虎.“俄狄浦斯情结”的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8(2):76—79.
  注解:
  ①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M].张唤民,陈伟奇,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