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西方文化由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到饮食文化等异同无所不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成了当今交际和对话的基本前提,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因此,探讨中西民族语文化义有利于避免文化冲突,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申西方 饮食文化 异同 作者简介:林美泳(1988--),女,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6-0090-01 中西饮食文化的异同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则注重以人为本;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从古至今,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饮食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部分。 一、饮食习惯的异同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原则,西语专业论文,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能量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影响。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道”,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他们拒绝使用味精,更足以证明此辈皆属不知味之人,非“知味观”之座上客也! 由于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现代中国人深受西方文化作用,也讲究营养保健,也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作用,因而我们主张用旺火爆炒。这虽然也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可味道却比兔饲料好吃得多。因而中国的现代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兼顾的最佳平衡,这当然也属于一种“中庸之道”。 二、饮食对象的异同 由于西方人普遍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主张素食主义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另外,西方人喜欢一日多餐,对比于中国人的一日仅二三餐科学。 三、饮食方式的异同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作用,便于集体情感交流,至今难以改革。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异同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但是,这种异同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得模糊。中西在饮食文化上相互融合了。 下面就就具体的例子展示饮食方式的异同: 用餐方式: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餐桌上,西语论文题目,中国人喜欢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西方: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没有中国人热情,客人与主人间没那么客气。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没有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趣。中餐上,莱讲究丰盛多样,8或10碟、12碟,品种多样,从主菜到汤,到甜品,到水果,次序也讲究。西方人宴客以牛、羊、猪排等为主食。在餐具方面,异同就更甚明显。中国人使用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西方人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作用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综上,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异同,当然,这些异同都具有相对性,今天,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的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作用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影响,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