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翻译探讨:读《中西译论批评》[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中图分类号:I 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7)05-0000-01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
  一、概述
  �《中西译学批评》(以下简称《批评》)为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副教授张南峰先生所著。该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中国传统的翻译探讨,是以忠实于原文为最高标准的运用翻译学,其目的是寻求一种指导翻译实践的统一的、绝对的翻译标准,结果就有了中国翻译理论的“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而西方翻译探讨曾出现了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
  �2004年之前,中国译界在中西比较译学方面做过探讨的主要有谭载喜和许渊冲。谭载喜认为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不分民族的,我们应广泛学习西方先进的翻译理论,在学习应用过程中,应“扬己之长,避人之短”(谭载喜,2000)。许渊冲则认为,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是20 世纪全世界最先进的译论,不能说中国译论落后于西方(许渊冲,2003)。
  �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进入中国翻译探讨。当译界都在进行以“忠实”为目标的运用翻译学探讨时,张南峰教授的《批评》一书,率先引进介绍了西方翻译探讨学派的翻译理论,强调语言之外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作用,批判中国传统的运用为导向的翻译探讨,并通过一系列案例证明了西方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翻译现象。
  �
  二、主要内容
  �本书的评述共分为四篇,分别为中国传统译学批评,西方运用译论批评,西方纯译论批评和文化语境中的案例探讨。
  �第一章作者首先质疑了翻译标准的实际效用,指出有些翻译标准并没有起到实际效用,在一条“死胡同”里发展。要走出这条“死胡同”,就必须建立开放的翻译理论。第二章中作者研讨了翻译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指出中国翻译探讨一直试图制定“单一的、万能的、永恒的翻译标准”(张南峰,2004:15)。第三章剖析了中国译论传统。作者指出,中国的传统翻译学和现代翻译学的主流都是以“忠实”为目标的运用翻译学。所以,翻译语言学派在中国译界作用较大,而翻译探讨学派的观念与中国传统的“忠实”译论不符,易受到抗拒。中国传统译论缺乏对语言以外的因素的考虑,容易导致翻译探讨的局限性。第四章作者首先列举了翻译学者对奈达理论的误读。通过略论作者发现,在做译论探讨时,我们应摆脱儒家传统观念束缚,尽量采用中性术语进行纯学术翻译探讨。第五章研讨了中国翻译学的学科建设性问题。作者指出我国翻译探讨也应走国际化道路,提出翻译理论探讨先将西方纯理论“搬进来”,通过验证、改良再“走出去”与国际接轨,共建世界翻译学。第六章讨论了从多元系统理论。以色列学派学者埃文-佐哈尔于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翻译探讨系统为认为是文学多元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作者略论了中国传统的翻译探讨系统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批判了中国翻译探讨“自给自足,不假外求”的状况。其次,作者发现,中国的翻译探讨仍局限于运用探讨,处于世界翻译探讨多元系统的边缘位置。
  �本书第二篇对西方运用译论中具有代表性的奈达等效理论、纽马克的理论和目的论进行批评研讨。第七章作者首先对奈达的等效理论、纽马克的等效理论批评和金�的看法作了阐述,其次对对于奈达理论批评论争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最后指出奈达理论的真正问题是“忽视翻译的社会文化因素,过于重规范而轻描述”。第八章作者就纽马克的观点提出批评,指出他的观点是主观臆测或自己的价值观发展出来的翻译理论,脱离实际,无法指导实践。第八章作者对目的论进行批评。作者指出运用理论的通病是先验主义和规范主义。要发展运用翻译理论,就必须将翻译学的性质转换为描述性的。
  �第三篇为西方纯译论批评。第十章总结了多元系统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十一章“两种文化转向”作者指出,勒菲弗尔提出“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显得太笼统、含糊。赫斯曼对扩充了图里的规范概念,作了延伸,但只提供了一个构件,没有一个分类法。埃文-左哈尔省略了文化多元系统的分类,以发展一套普通文化理论,结构虽简洁,但不适宜用作一个系统的探讨框架。基于以上问题,作者在十二章阐述他的“多元系统论精细版”。第十三章作者研讨了德拉巴斯替塔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十四章对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与中国翻译理论进行了比较。
  �
  三、 特点与局限
  �笔者认为,张南峰教授的《批评》一书,对中国译界发展具有深刻的作用和促进影响。主要表现在:
  �1. 该书观点新颖,在中国译界具有开创性。它为主张寻求“公认的、统一的翻译标准”的中国翻译探讨引进了新的探讨模式和措施――以描述性翻译探讨为主要模式,以译入语文化为主导的翻译措施。本书第六章“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探讨的过去与未来”于2001年,是我国译界较早进行翻译文化探讨的代表。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该书是中国译界描述性翻译探讨的代表,西语论文网站,不仅有利于中西翻译学的融汇,更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翻译探讨的发展。
  �2. 作者在论述中对中国翻译探讨的批判客观,建议中肯。例如,本书第5页至第10页批判了中国翻译探讨脱离了翻译实际,一味地进行翻译标准的制定探讨。作者结合西方译家的经验,给中国翻译界提出了四条建议。
  �3. 在论述西方翻译理论时,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批判,并对有些理论进行了修正。如第12章中作者提出“多元系统精细版”,为中西译学探讨做了重要贡献。
  �4. 作者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批判,还积极投身翻译实践,将文化学派和功能学派的相关理论用于实践,并不断修正理论,增加了理论的说服力。本章第四章就是作者对自己的译本和其他的译本的案例探讨。
  �5. 本书引用了新颖的翻译理论,如:德拉巴斯替塔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和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对我们进行翻译探讨、了解西方翻译理论有较大的帮助。
  �当然,任何一部学术作品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本书名为“中西译学批评”,实为批判中西运用翻译学探讨理论,推崇和证明了西方描述翻译学的重要价值。所以,作者的探讨点主要集中在语言之外的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活动作用上,对传统的语言学派的翻译措施给予了较多的否定,有失偏颇。正如曹明伦教授指出的“多元交叉往往是共时的平行交叉,容易使人忽略各个学科本身的历史传承,从而忽略本学科的基本学问和核心问题”(曹明伦,2017:106)。“翻译的文化转向只是一次探讨重点的转移,是目前多元视角中的一个”,西语毕业论文,“它是离心式的外在性探讨,仍不能取代语言作为翻译探讨的本体”(吕俊,2004)所以,本书在论述时难免显得过于倾向于翻译的综合探讨,而忽略了文学的、语言的、对翻译本身的内向型本体探讨。
  �
  五、总结
  �张南峰教授的《批评》一书,着眼于翻译活动复杂的对外关系,力图解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社会文化因素如何作用甚至决定翻译的。该书是我国描述性翻译探讨的代表著作。本书作者在论述时不仅有理有据,且结合中国译界的具体实际,略论和应用了西方翻译理论,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是张南峰教授多年翻译探讨的宝贵结晶,对我们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活动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1] 曹明伦. 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7.
  �[2] 吕俊. 论翻译探讨的本体回归――对翻译探讨“文化转向”的反思[J]. 外国语,2004, (4): 53-59.
  �[3] 谭载喜. 翻译学[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