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请求行为的跨文化比较[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请求行为在言语交际中是一种威胁到面子的行为,因此同语用学中的礼貌准则和面子理论是紧密联系的。对请求言语行为进行探讨,旨在发现中西方社会交往中的语言规则,使交际者注意到在进行请求言语行为时,不同的环境下应使用恰当的方式,保存双方的面子,避免因为语用负迁移造成的语用失误,从而促进成功的交际。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礼貌准则;面子理论;请求言语行为;对比略论
  一、礼貌准则
  请求行为是一种言语行为,我们使用礼貌准则作为交际的主要策略手段来判断其是否恰当。
  利奇对礼貌准则(Politeness Principle)划分为六类,1.得体原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2.慷慨原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3.赞誉原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对他人的贬损。4.谦逊原则(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5.一致原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6.同情原则(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利奇提出的几个原则不同程度上在各种文化中都适用,但是不同文化会对原则选择的侧重有所不同。
  对西方来讲,他们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以平行或平等的关系为取向,个人利益,权力,隐私,自由等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人们之间哪怕上级对下级,父母对子女,实施请求行为都会被当做对个人主义的侵扰。因此在进行请求行为时,“得体原则”是人们交际时最常使用的原则,以尽量减少语力的强迫性,减少威胁别人的消极面子。而中国人和日本人在日常交际中强调以“自卑而尊人”“上尊下卑”为主要特征的礼貌原则,因此双方在进行请求时,会因遵循不同原则而产生异同。不同社会对不同原则的侧重是不同社会的文化取向、价值观造成的。
  二、面子理论
  Brown 和Levinson 建立的“面子理论”用来解释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现象,他们认为所有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面子具有互相联系的两方面: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即个人有自主的权力,具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力;和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即个人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肯定、喜爱、赞许,或希望被视为同一群体的成员。交际中,说话人会采取一定方法来维护说话人、听话人或第三者的面子,比如说话人迁就或服从听话人,从听话人的角度着想,西语论文,不强求对方,西语论文,这就是维护听话人的负面面子的行为。维护听话人正面面子的行为就是认可对方的观点、看法或赞许对方,也即强调双方的一致性或共同性。
  三、中西请求行为对比略论
  英美人在请求别人做事情时,经常使用不同的间接式言语行为来表示礼貌和文明。在西方社会,当人们相互请别人做事情时,可视具体情况,采用一些间接、委婉的得体语言。如:1.Will you answer the phone? 2. Can you answer the phone? 3. Would you mind answering the phone? 4. Could you possibly answer the phone?
  Brown和Levison提出的个人的权力利益应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维护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中的消极面子与中国人的“面子”是不同的,中国人是“群体取向”,等级观念比西方要深,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一般要取决于个人在社会中的固定身份,要做到“名正言顺”。中国人进行请求行为时,收到请求的一方可能会把请求行为当做自己份内的责任,因此不构成威胁脸面,而这在西方人眼里却被视为威胁到了他们的消极面子。
  笔者对西方请求行为作如下总结略论。对英美“请求”言语行为进行调查探讨的代表人物是Ervin-tripp(1976),她把“请求”行为方略分为六类:
  1、需求陈述(Needs statements):主要用于工作中上司对下属,或家庭长者对年轻者请求时。如:上司对女秘书说:“I need a cup of coffee, thank you. ”
  2、祈使(Imperatives):常用于家庭成员之间,地位较高者对地位较低者,或平等关系的人之间。经常和please一词连用,以示年龄和等级差别,常见于女性之间,以及彼此不承担任何义务伙伴之间。如:家人一起吃饭时,妻子对丈夫说:“Please pass me the salt.”
  3、内嵌式祈使(Imbedded imperatives):当被“请求”的事或行为极为困难,或当“请求”者是受惠对象时,常用此行为。常以“Could you…,”的形式出现。如:“It’s so cold outside. Could you close the door?”
  4、允许式请求(Permission directives):这是不常见的请求方略,是工作或家庭环境中地位低(地位或年龄)向地位较高者请求时使用的方略。如,请求时常用:“Excuse me,I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give me a lift?”等等。
  5、非明晰或问句式请求:(Non-explicit question directives):这是给对方留一条退路的“请求”方略。措辞模糊而又常以疑问句、常带附加成分(tag)的问句出现,常用于地位或年龄相差悬殊的人际关系中的地位或年龄较低的一方,如:“Perhaps you’ll clean up a bit, won’t you?”
  6、“暗示”请求方略(Hints):这是给对方留有余地的有较大灵活性的方略,是当请求内容很特殊,而且交际双方关系十分密切,共享最充分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略。如:朋友A对B说:“I lost my wallet yesterday, so I have no money to buy that beautiful dress.” A想向B借钱去买衣服,但不知B是否有钱可以借给她,通过暗示这种策略,既可以委婉提出自己的要求,但又给B留有余地,如果B不想借给A,可以装作没有领会对方的意思,挽留双方面子,使二者都不会尴尬。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