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西方婚姻观的异同[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作者简介:尚彦飞(1986- ),河南南阳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外国语学院探讨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翻译方向的探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外国语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3)
  摘 要:中国文化以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文化,而西方世界以基督教文化为其核心。中西文化的不同导致在婚姻观方面存在着极大的不同。本文主要从结婚目的、择偶标准、以及婚礼方面的异同进行对比略论,以期达到对两种不同文化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婚姻中西方异同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7)12-0000-01
  1.引言
  婚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人类得以生息繁衍,而且也丰富了人类生活的感情世界。婚姻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人类从求偶、恋爱到结婚生子的全过程。
  2.结婚目的的异同
  《礼记·昏义》中记载:“昏礼也,将和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婚姻者,所以承先业而继后嗣者也(李江山,2017:115)。”这就是说中国传统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一、通过联姻综合两个家族的权利,西语论文,扩大亲属同盟,即“结缘”;二是为了传承男性家族的血统,西语论文,以传宗接代,即“继统”。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婚姻文化强调的是社会关系和传宗接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观已经是社会的一种社会秩序,每个人都必须服从,而不应该有自己的选择。
  而西方人对婚姻的定义与其有着极大的不同。德国哲学家康德在他的作品《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中写道:“婚姻是两个不同性别的人,为了终身相互占有对方的性官能而产生的结合体。”康德主要从人的“两性间的自然关系”和“民事契约”角度定义了“婚姻的目的”,即“一男一女愿意按照他们的性别特点”,“依据法学”“终身相互占有对方的性官能”并“相互利用对方的性官能”“相互地去享受欢乐”。康德的“契约论”遭到了黑格尔的批判。黑格尔在他的作品《法哲学原理》中认为:“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黑格尔强调在婚姻中要实现一个“统一体”,男女双方在其中获得“实体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爱”,是从人的精神层面进行略论的。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层面的需求,人才能在“客观使命和伦理上的义务缔结于婚姻(李江山,2017:115)。”
  从中西方对婚姻所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中国的婚姻文化强调的是“传宗接代”,而西方人则把男女双方精神层面的需求作为结婚的首要目的。中国人认为婚姻是一种社会秩序,是不允许被人们打破的,而西方人则认为婚姻是一种“契约”,如果一方觉得自己的婚姻不幸福,是可以允许再次做出选择。西方人的婚姻目的也大致可以归结于两点,一是坠入爱河的情侣有一个完美的结果;二是寻找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从而使对方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满足。所以从以上的论断中可以看出,东西方由于在文化上的巨大异同,从而导致了中西方婚姻目的的不同。这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婚姻目的上的映射。
  3.择偶标准的异同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显著异同,从而也导致了中西方在择偶标准方面也存在异同。择偶,是婚姻的初始,就其理性略论,无论是东西方,择偶均要受地域、种族、宗教、阶级性别、年龄、文化、情感、经济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庞果,2017:57)。“稼汉嫁汉,穿衣吃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块门板抬着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的依附性,这是源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男性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而女性几乎没有社会地位。男尊女卑的观念,对中国的择偶标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中国的择偶标准讲求“门当户对”,主要是指男女双方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和学历知识水平必须相当。王实甫的《西厢记》,记叙了张生与莺莺的真挚爱情,屡次被莺莺的母亲阻断,其原因是张生是一介书生,穷困潦倒。而莺莺是相国之千金,究其原因是“两人门不当户不对”。而西方婚姻观的价值取向是实践主义的准则的倡导和实行,随之形成了一种西方所共有的心态:独立自由,喜欢探索新奇,富于冒险精神。这直接反映出西方择偶中体现出“个人主义”的倾向。大部分西方人选择自由恋爱,很少计较对方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或嗜好,更不讲求门当户对。由此可见,西方女性在择偶的价值取向上的表现为:不论年龄大小,相貌美丑,是否婚史,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使情感成为两个人结合的唯一纽带。英国的查尔斯王子最终选择出身、相貌普通的卡米拉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正是因为两人有着相同的性格和共同的兴趣爱好,而不是讲究对方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程度。
  4.婚礼仪式的差别
  中西方不同形式的文化在两个国家的婚礼形式上也有所反映。中国的婚礼,主色调是大红色,这也是中国传统的代表喜庆的颜色。在中国式的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盖有一块红色的丝巾,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凤冠霞帔”。而新郎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郎骑着马在前,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随着红娘和迎亲的队伍到新郎家中进行拜堂。中国讲求“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反映了中国对神明的膜拜和对父母的孝顺。然后是送入洞房,闹洞房是整个婚礼的高潮,新郎在一大堆亲戚和朋友的簇拥下来到洞房。然后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比如说“啃苹果”、“抢花钱”等,这是中国沿袭了数千年的结婚风俗,起源于中国的神话小说“大禹治水”,通过闹洞房来避免妖魔的侵害,以期团团圆圆,美满幸福。
  而与中国的婚礼相比,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一开始到结束都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婚纱,新郎是黑色的西服礼服,使整个婚礼显得庄重严肃。与中国的拜堂礼节不同,西方人的婚礼时在教堂里举行的。 到教堂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这对恋人在上帝的见证下,立下他们彼此爱的誓言,相互交换戒指,亲吻对方。对比中西方婚礼形式,可以看出,中国人敬奉神明,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的优良传统,结婚的礼仪形式世代相传,而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的西方婚姻形式,是对上帝的信奉和遵从,两种婚礼形式各有其独特之处。
  5.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文明以儒家文化作为其核心,形成了以“群体为中心”的婚姻观。独立自由的西方文化,以自由为中心,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婚姻观。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西方的婚姻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当今中国,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冲破中国传统的婚姻模式,追求自由恋爱。因此我们不能说哪一种文明比另一种更高级,哪一种婚姻观更加的有利于人类的发展,两大文化只有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才能形成更高层次的文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字典.[M]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 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 李江山.从“女大当嫁”到“剩女之道”—透过语言比较中西方婚姻观[J].文学界:语言探讨,2017.
  [5] 庞果.中西方女性择偶观念异同之略论[J].赤峰学院学报,2017.
  [6] 余嘉.接受视域下中西文学中的婚姻观比较[J].喀什师范学院院报,2001.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