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节日民俗文化的特点,对中西方节日民俗文化进行比较,并研讨了中西民俗文化的异同及其渊源。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节日民俗文化,异同,溯源 一、节日民俗文化 节日是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国家、民族,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节日是具有群众性、周期性和相对稳定活动的特殊日子,节日是一个国家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身份识别的象征之一。每到异国他乡,人们若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禀性习气,最好的方式就是观察,参与他们的节日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传统文化,越来越显得丰富多姿。人们通过周而复始的民间节日,不断地复现与传承着民间的文化传统。 节日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媒介和工具,是文化横向共时性传播和纵向历时性传承的媒介和工具。一个节日是一个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与浓郁的风俗习惯的集中表现。节日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使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保存,丰富和发展。节日文化是保护民族文化的一道屏障,是扩大民族文化作用的一条渠道。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以加强的重要杠杆。通过将特定日期和特定功能联系在一起的办法,对一个民族群体发出局内的号召力,让人们能在同一时间,同一个地点内,选择一种社会行为,举办一个社会活动,节日是对民众施以文化濡化的重要途径。节日以其独特的形式,西语毕业论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个体的文化濡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使个体实现文化濡化的重要途径。总之,节日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观察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是探讨地域文化的一把钥匙。 二、中西方节日民俗文化异同 1.以岁时节令为主的中国传统节日 所谓岁时,指的是一年四季,节令,是古人对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进行归纳排序,便形成了岁时节令。岁时节令的区分,最初是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以便按时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中国古代的历法因此被俗称为“农历”。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以农业耕作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而农事活动的直接决定因素就是岁时节令的变化,因而形成了主要以岁时时令命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岁时节日是中华民族物质,社会,精神的文化综合,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民众情感,生存方式血肉相连。岁时节日民族是一种内容宽泛,涵盖面较广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民俗文化,民间宗教,民间艺术等各类文化现象的总汇,是按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和节气变换在民间形成的风俗习惯。 2.以宗教为主的西方传统节日 西方的传统节日以宗教为主。基督教不但是现代西方文化的酵母之一,而且目前仍然是西方社会精神的重要元素。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浸染后,西方几乎所有作用最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例如,基督教的“圣诞节”(耶稣诞生),“复活节”(耶稣复活)“主显节”(纪念耶稣三次向世人显示其神性),这三个节日并称为基督教历史上最悠久的三大节日,而且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成了世界性的节日。 三、中西方节日民俗异同溯源 1.内倾与外倾 中国文化中人的价值是通过“内省”、“克已”来表现的。儒家倡导“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是道德规范的自觉能力,从而形成了中国人内倾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中华民族在为人处事方面提倡儒家的“安贫乐道”,道家的“知足常乐”,习惯于明哲保身,避免锋芒毕露。中国的民众历经千年的儒家思想的浸染逐渐形成了内敛的民族性格,不善张扬个性,甚至发展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地步。 而西方人多是外倾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更注重直接展现内心感受及感官获得的体会。西方人颂扬搏斗精神,鼓励人们要敢于接受挑战,争取胜利。 这种性格异同反映在节日中,则表现为西方娱乐性节日多,中国伦理性节日多。中国的诸多传统节日,强调的都是家人团聚的祥和气氛,而西方节日注重娱乐和发泄。西方的情人节从定位之初便直抒胸臆,直奔主题,而中国的七夕节却含蓄了许多。 2.平衡和谐与实用主义 中国儒家教人恪守“中庸”,孔子的“叩其两端用其中”,以及宋儒朱熹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观,与节日的日期的对称现象是一脉相承的。如正月正的春节,二月二的龙抬头,三月三的上已节,五月五的端午节,六月六的闺女节,七月七的七夕节,九月九的重阳节等,都是月日重迭,对称之意一目了然。 西方文化则强调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这可以追溯到《圣经》的创世说,热爱大自然,发自人深沉的本性。但是因为人的堕落,人变得以人为本,贪婪,拼命向大自然索取。那些以人为本位的西方人惯于表现自己,善于抓住机会,强调不断创新,西语专业论文,标新立异,大胆冒险,实用主义的人生观支配着他们。 3.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节日以家庭为范围,祝福从自身开始,依次延伸到家人,亲友以及普天之下的所有人,这种波纹般向外不断扩展的祝福是儒家“由已及人”的仁学准则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学理念影响和作用的直接结果。节日期间家族间的互相拜访,走亲访友,礼尚往来,使亲族名分得到了认同,也密切了家庭人伦关系。家与节互相作用,家庭观念作用节日风俗形式,而年节又加强了血缘亲族的联系。 自古希腊,罗马发展起来的西方社会,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契约制的城邦组织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组织,也就是说血缘很早就不是维系社会组织的纽带了。西方国家由于不及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加之地域狭小,经常迁徒,家园观念淡化,特别是“文艺复兴”兴起了“人文主义”文化后,更多强调的是自由的生活及个人冒险。 在西方的文化意识中,故乡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停靠站而已,因而西方的渔猎方式塑造了西方人更喜欢移动,更喜欢冒险的总体风尚。西方节日以个体为本位,多以社区为活动范围庆贺娱乐,体现了西方人推崇人性,强调个人主义和挖掘个体价值倾向。 4.以人为本与以神为本 中国传统节日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及泛神性,其实也就是非宗教性。这是由于中国早期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有异于西方古代的“神本主义”的“人本主义”,其基本的哲学理念与理想是主张神灵与人二者之间相互的协调与平衡,即所谓“天人合一”。中国人心目中的神灵是为我所用的神灵,即所谓“祭神如神在”--虽然在许多时候是以求得神灵庇佑的形式出现的。由于人本主义的早熟,在中国本土并没有直接诞生严格意义上的以人类的终极关怀为诉求的宗教信仰,而只有尚处于低层次发育的民间俗信宗教鬼神崇拜。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农耕经济为基础,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很强调尊崇祖先。汉民族对于人类起源的传说神性最少,自然性与人性最多。 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博大哲学思想。如端午节、清明节均值万物复苏时期,人们可户外踏青,感受大自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中国节日人本主义还体现在注重亲情的交流沟通及人情往来上。 对上帝信仰是西方人的主要精神力量,同时以体现了西方人以神为本的思想。西方的宗教是以神为本,以信仰上帝为中心,或以上帝的赎救为根本特色;而中国的宗教是以人为本,强调人内心的释放和精神的满足。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缅怀上帝,求其眷顾。西方宗教信仰的根源主要是西方人认为人生来有原罪,必须通过信仰上帝,参加宗教仪式和不断忏悔来赎罪,从而得到心灵净化和身心解脱的愉悦与欢乐。另外,在西方,尤其是当今的美国,许多人已不再把宗教视为传统的纯宗教信仰,而是视为自己社会身份的标志和广泛进行社会交流的手段。正是由于深厚的宗教信仰,西方节日体系才呈现出以宗教为本的传统节日特色。 【参考文献】 [1] 朱永涛.美国价值观[M],北京:外语教育与探讨出版社,2002. [2] 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吴宗友,曹荣.论节日的文化功能[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3). [4] 殷莉,韩晓玲.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2). [5] 王涛.浅谈语言教学的文化观[J],天津: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9). [6] 张欣叶.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北京:清华大学教育探讨,2004(12). [7] 陈莉莉.分析汉英颜色词的社会文化异同[J],解放军外语学报,199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