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亚地区伊斯兰教的发展趋势(4)[阿拉伯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阿拉伯语论文 责任编辑:艾米尔更新时间:2017-06-1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中亚各国政府对伊朗是利用兼戒备,尤其在塔吉克斯坦内战之后。为了开拓自身经济发展之路,他们需要伊朗的帮助。可是又害怕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输入和由于亲近伊朗而得罪俄罗斯和美国,因此对伊朗一直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和“和平防范”方法,并一再强调与伊朗的合作主要出于本国经济上的需要,仅仅是为发展经济、寻求对外开放之路和出海口,而绝不是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认同。

  2.土耳其。土耳其位于中亚西部,抱有中亚内陆的出海口,占据着向中亚地区施加作用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语言、文化、宗教上,土耳其与中亚之间存在着不解的深厚渊源。中亚约有3000多万人属于突厥语族,不少人还具有土耳其血统。中亚的绝大多数穆斯林和土耳其穆斯林一样,同属于逊尼派哈乃斐教法律派,二者在教义、教派、教理上是共通的,传统的伊斯兰文化一直为二者所共同拥有。

  苏联解体后,土耳其认为这是一个历史性机遇,当即利用其所处的有利的地缘位置向中亚推行“大突厥意识”和伊斯兰现代主义战略。中亚各国刚一独立,土耳其首先承认它们,并在本国内阁建立了一个“中亚伊斯兰国家关系部”,把中亚各国的事务作为土耳其对外议事日程上最先考虑的问题。土耳其首脑出访中亚各国,并邀请中亚各国领袖回访,进一步密切双方关系。在经济上,土耳其主动向中亚各国承诺,为之提供贷款、物资和技术援助等。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帮助下,土耳其投资1000多万美元修建了一个卫星传播系统,在中亚各国建立了卫星站,向这里传播土耳其语广播电视节目,输入“大突厥意识”和伊斯兰现代主义模式。此外,土耳其还招收了数以百计的中亚穆斯林留学生,旨在把他们培养成世俗化、西方化的伊斯兰现代主义派人才。最初,中亚各国对土耳其都抱有好感。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政府领袖都曾表示赞赏土耳其政教分离的世俗化社会模式、政治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然而,数年过去,土耳其基于本国有限的经济实力,很难兑现以往对中亚各国所做的承诺,一些应许提供的经济、技术援助也没有到位。中亚各国逐渐失去对土耳其的信任感和依赖之情。土耳其极力宣传的“大突厥意识”和伊斯兰现代主义也因此受到冷落。

  3.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以伊斯兰传统主义为特色,梦寐以求地希望中亚回归到伊斯兰世界中。然而它对中亚一直心有余悸,担心“鸡飞蛋打”的结局出现,即中亚会再度回归到共产党的统治之下,因此它制定出的“中亚伊斯兰化战略”审惧至极。早在苏联解体之前,沙特阿拉伯就委托世界伊斯兰教联盟(简称“伊盟”)派人到中亚各国实地考察调研当地伊斯兰教发展状况,随后又会同美国、英国等相关学术机构共同加以研讨,最后决定,追求在中亚的远程效果,即彻底改变中亚人的思想意识,使之从信仰共产主义到真正信仰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中亚伊斯兰化”的战略是:首先要向中亚人的意识中输入“革命精神”,教导他们信仰伊斯兰教的初始准则;为此先从宣传方式和教育制度两方面入手;再大力发展中亚伊斯兰文化并加强它们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合作,逐步使中亚人达到思想与行动的统一,为新的伊斯兰秩序奠定基础,然后逐步恢复伊斯兰教法,达到伊斯兰教认同化,最终实现中亚伊斯兰化。为了这一战略,1990年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以“两圣地清真寺庇护者”的名义向中亚捐赠了65万册俄文版《古兰经》,派专机直接从沙特阿拉伯运到中亚。同年,他又邀请1000名苏联穆斯林(其中绝大多数是中亚人)作为他的客人到麦加朝觐。沙特阿拉伯还向中亚提供巨资,帮助修建清真寺、经学院、印刷厂、培训中心、孤儿院和生产农场。并专门为中亚穆斯林制作了“尼戴(Nidai)伊斯兰”宗教广播节目。沙特阿拉伯尤其重视伊斯兰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对中亚人,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作用,并以此为其百年大计的先导。数年过去,沙特阿拉伯看到中亚各国政府的领导权依然牢牢地掌握在前共产党领导人手中,更加重了其心有余悸的心理,使之更加小心谨慎地实行其战略。此外,海湾战争后,沙特阿拉伯财力大伤,国内王室争权、矛盾四起;加上沙特阿拉伯自身处于离中亚较远之地,地缘政治作用相对薄弱等因素,也都制约着沙特阿拉伯实现其“中亚伊斯兰化”战略。

  其次,从中亚外部的非伊斯兰世界看:在中亚外部非伊斯兰世界中,对中亚伊斯兰教发展最有制约力的是俄罗斯,美国也有一定作用。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