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翻译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文学交流的必由之路。在外求他种文化时,翻译的地位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没有翻译,就无法外求他种文化,就无法横向开拓,就不能实现文学的转型。从这一观点出发,可以说,没有翻译,就没有泰国古代文学,当然也就没有后续的发展阶段――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因此,从微观角度看,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著作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从宏观角度看,翻译的有无决定着泰国古代甚至整个文学史的命运。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翻译 泰国古代文学史 作用 泰国文学发展史出现三次大的翻译高潮。第一次是在古代文学初期和中期,主要是翻译古印度的佛教文学著作。以印度古典名著《罗摩衍那》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著作,以节译、仿译、口头传译等方式被译成泰文,带来了泰国古代文学的昌盛。第二次是在古代文学后期,主要是翻译中国古典文学著作。以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为代表的许多古典文学著作被有组织地译成泰文,在泰国文学发展史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国体”。第三次是在近代文学时期,一大批西方文学著作被译成泰文,在泰国文坛上引起了一场大的变革,其结果是宣告泰国古代文学的终结,带来了泰国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 翻译在泰国文学发展史上所具有的地位和影响,与中国、印度和西方国家是不同的。本文浅谈述翻译对泰国古代文学的作用。 1.翻译对泰国古代文学史的作用 泰国古代文学探讨还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如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学者们众说纷纭。我更倾向于栾文华的分期法: 古代文学:自素可泰王朝起至曼谷王朝四世王止(公元1257―1868年) 近代文学:自曼谷王朝五世王期起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止(公元1868―1928年) 现代文学:自二十世纪年代末至今(公元1928―) 以上述分期法为例,泰国古代文学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共611年。 泰国古代文学基本上是宗教文学、宫廷文学和经过宫廷文人再创作的民间文学。印度文学从形式到内容对泰国的古代文学作用极大,高棉文学、爪哇文学和中国文学在不同时期也对泰国的古代文学产生重大作用。这个时期的文学著作主要是翻译、改写、模仿和独创等形式,而这几种形式都是在翻译外来文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又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可见,翻译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史上发挥着重要影响,探讨翻译在泰国古代文学的作用对探讨泰国古代文学乃至泰国整个文学史大有益处。 一般来说,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的著作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在异质文化之间文学互补、互证、互识的过程中,语言的翻译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决定着跨文化文学交往的质量,而且译作本身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体系”。(乐黛云,1998:128)可见,翻译在文学文化传播过程中非常重要。 翻译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文学交流的必由之路。在文学的其他发展时期,他民族文学著作与本民族文学著作之间,只是在“互补、互证、互识”。翻译只是“决定着跨文化文学交往的质量”,其成果――译作只是“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体系”。没有翻译,就无法实现文学交流,对本民族文学的发展就不会起到决定命运的影响。然而,在外求他种文化时,翻译的地位就不同了。它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没有翻译,就无法外求他种文化,就无法横向开拓,就不能实现文学的转型。从这一观点出发,可以说,没有翻译,就没有泰国古代文学,当然也就没有后续的发展阶段――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 因此,从微观角度看,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著作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从宏观角度看,翻译的有无决定着泰国古代甚至整个文学史的命运。 2.泰国古代文学翻译兴起的原因 公元十二世纪以来,泰国处于封建社会,国家时而统一时而分裂,社会治乱交替,屡遭侵略,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并不能妨碍文学艺术诞生发展的进步,泰语专业论文,相反,文学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而这一时期翻译在文学上能繁荣发展,有其原因。 2.1文字的创立使翻译成为可能。 公元1257年,泰国第一个王朝――素可泰王朝建立。此前泰国未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素可泰王朝建立后,国王兰甘亨扩大了王国的疆域,还参照高棉等邻国在政治、宗教、文化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革,如建立了君主集权制,把政权和军权集于一身;提倡小乘佛教,与势力强大的大乘佛教和婆罗门教抗衡,以加强其王国在政治和思想上的独立地位;参照巴利文、高棉文和孟文修订和统一了全国的文字,泰国的书面文学从此诞生;制定法学,鼓励贸易,与中国交往十分密切。可见,文字促使书面文学诞生,进而促使翻译成为可能。 2.2国王积极倡导,身体力行。 泰国国王都积极倡导译介国外文学著作,并身体力行,亲自参与,这大大推动了外国文学著作的翻译。泰国历代国王都有从事文学创作的传统。泰国现存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泰国第一个王朝素可泰王朝(1257―1377)三世王兰甘亨撰写的碑文,该碑文被视为泰国文学著作的始祖。大城王朝(1350―1767)虽然还保留着奴隶制度,但封建国家制度基本形成,以府的建制代替了诸侯封赏,文学作为宫廷的一种消遣和娱乐活动很快发展起来。乌通国王为让官吏和百姓对他效忠,采用律律体写成《誓水赋》,这是泰国第一部以律律体写成的著作。《律律阮败》是德来洛加纳国王为庆祝发兵清迈胜利而写成。《大世词》由国王督导、宫廷文人和高僧参与写作,为庆祝佛寺的建成于1482年写成,讲的是佛本生故事,由梵文翻译改写而成。《大世赋》是帕昭松探国王根据《大世词》下令再编的一部讲述佛祖前世故事的经典。泰国这一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多为王室成员或宫廷文人、僧人等,往往是在国王的督导或是倡议下完成编著活动。吞武里王(即郑王)创作了四段《拉马坚》舞剧剧本。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在曼谷王朝一世王的组织和支持下进行了翻译。 3.泰国古代文学史翻译的突出特点 泰国古代文学史初期的翻译,在翻译人员、翻译著作、翻译措施、解读方式等方面特点突出。 泰国古代文学中的翻译文学皆出自国王等王室成员、宫廷文人和高僧等。自素可泰王朝以来,出于统治阶级的需要,泰国文学从一开始就是由国王倡导或组织王室成员、宫廷文人或高僧完成的,翻译尤其如此。佛经及佛本生故事的翻译在国王的命令下进行,一些佛教故事由国王下令组织翻译或改写,中国《三国演义》及其他古典文学的翻译由国王下令组织翻译。由于泰国文学在古代尚处在起步发展时期,文学水平不高,翻译著作更是少之又少,但翻译著作在整个泰国文学著作当中占相当比重。此时期的翻译著作皆来自较辉煌的文化,泰语论文题目,如,梵文巴利文的佛教经典,印度的佛教经典,中国的古代文学著作,等等。翻译措施比较粗糙,首先是通过在民间口头流传,国王组织进行翻译、编译或改写。不管是佛教经典或是佛教故事还是中国的古代文学著作,主要郑是根据泰国当地的文化习惯进行翻译,对原文修改较大。 4.深思 以现代的角度看,泰国古代文学中的翻译是粗糙、幼稚的。但放在当时的环境去考虑,翻译对泰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翻译对泰国古代文学的作用首先是开启,其次是丰富,同时也为泰国近代文学的到来起到了承接的影响。翻译丰富了泰国的整个文学发展史。 参考文献: [1]乐黛云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栾文华.泰国文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4]李健.论翻译在泰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近代文学为中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