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导向的复合运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3)[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综上所述,培养日语人才的跨艺术交际能力应努力把学生打造为日语精通、英语熟练,同时了解中日艺术的高素质人才,构建“日语+英语+中日艺术”的培养模式(见图4)。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培养出来的日语人才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二)“日语+X”培养模式的构建

  培养学生的“跨艺术交际能力”,要从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转向应用日语进行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从以学习日语为目的走向通过日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为目的,从培养学生从事与日语相关工作的能力走向培养学生适应任何相关工作的能力。

  [5]1因此培养学生具有日语跨艺术交际能力基础上的日语+X(专业知识等)能力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转换。X是什么,可以是被尊为象牙塔的日本语言探讨、艺术探讨、文学探讨等,也可以是商务、酒店管理等其他运用型人才的能力[5]3。标志就是走出以学习日语为目的的圈子,走向通过日语掌握X,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并不是否认语言本身就是专业,但是面对日语人才需求出现结构性矛盾的近况,必须走出只以语言学习为目的的培养模式。

  根据日语人才市场的需求近况,商贸、管理、技术和翻译等四大岗位的人才供不应求。因此日语毕业生应拓展的X能力主要是贸易、财会、物流等商务能力、管理能力、IT-制造类技术的能力(翻译人才的培养属于培养模式Ⅰ),其培养模式见图5。

  要顺利实施此模式,并不是易事。在当前教育资源不尽平衡、课时大幅削减的情况下,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必须重新审视基础阶段和高级阶段日语教育的安排,把培养学生基本应用日语进行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阶段的主要目的,把应用日语学习掌握“X”作为高级阶段的主要目的。把一部分三年级教育的内容下移至基础阶段,使学生在2年内夯实基础,以便在高年级阶段重点向“X”拓展,在高年级阶段要解决的是如何通过日语掌握“X”。根据培养模式Ⅱ,灵活开设“商务”“财会”“管理”“汽车”“IT”等模块的课程,学生按照个人兴趣和将来的就业期望自由选择模块。模块课程的内容序化应遵循职业活动-工作过程的规律,即按照工作过程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并针对性地组织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

  例如设计针对贸易部岗位的课程模块,首先略论其相关的岗位能力,然后根据工作过程把“国际商务日语实务、商务洽谈、商务日语文书写作、商务日语翻译”等相关课程组合成“商务日语模块”,为培养学生的商务日语核心能力服务。同时复合运用型日语人才培养的日语系建设必须坚决贯穿具体的教育实践项目于教育全过程。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灵活分配模块课程的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充分发挥校内外的实践场所资源,为新教育模式的建立搭起“携手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同时把公司高管请进学校,给学生做各种有关公司的讲座,这作为一种新鲜力量能弥补本专业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也能为学生对“X”能力的选择指明方向。此外,在教育手段方面要充分应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展教育;在教育措施上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原有教育法的基础上开发以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为特点的新教育措施。

  四、结语

  以上通过对惠州大学两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日语人才市场需求两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到珠三角日语人才市场处于供需两旺状态,但相对过剩情况严重,日语毕业生很难找到与日语对口的工作。其原因除了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有关以外,与高校的日语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有很大的联系。这种传统模式单纯注重语言,而忽视实用性、跨学科、社会导向的知识生产模式,早已落后于时代潮流。根据珠三角公司对复合运用型日语人才的需要,本文提出了构建具有日语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即“日语+英语+中日艺术”的培养模式和“日语+X”的培养模式即通过日语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的培养模式。通过此次调研,希望能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也希望为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