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网: 《在中学实行第二外语教育的必要性》
由教学部组织探讨和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学日语课程标准》和高中课程标准基本结构框架中,都多次提到在中学开设第二外语的问题。我国50年代几乎全开设俄语和目前偏向于只开设英语都是不合时宜的。我国中学开设外语应以第一外语英语为主,在一些师资和其他条件具备的地区,适当开设第二外语日语或其他语种,更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多种外语人才。让学生在学习第一外语的同时,适当选修第二外语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对实施素质教学,对学生长远的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中学实行第二外语教育的必要性
1. 未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语言作为人类最初生产劳动的产物,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民族或群体的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等无不通过语言来反映,因此语言既是人类艺术的组成部分、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学会一门外语就等于开启了一扇世界之窗,人们通过它可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接触世界,采他国之长,补一己之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使世界更全面、更真切地认识、了解中国,中国人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社会的交往。这种参与当然离不开外语,不仅英语,还需要日语、俄语等多个语种。
为了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培养一支既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又具有两种以上外语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有了这样一批人才,中国才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才能更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我们的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未来时代发展的需求,体现与时俱进,开创未来的特点。在中学实行第二外语教育,就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的前瞻性,避免了因教学结果的滞后而造成的后果。
2. 中学开设第二外语日语符合我国长远发展利益
2017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日本位居我国十大贸易伙伴之首。关于日本,中国则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从引进外资的情况看,日本是对华投资额最大的国家。在中国所接受的外国援助中,日本又是援助额最大的国家。从引进技术的方面看,日本公司的对华技术输出也是名列前茅的。综上所述,在中国对外经济的四个主要方面,日本都处于显著地位。[1]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日两国在经济方面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增加,同时,其他方面的交往也会日益频繁。中日两国的互惠合作,将对未来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和繁荣起到重要推动影响。这将需要大批精通日语的人才。在中学开设英语并选修日语,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多种外语人才,是我国外语教学多样性和全面性的具体体现,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
二、重视第二外语———日语教育
1. 中小学是开始学习日语的最佳阶段
有人主张,我国中学的外语设置应统一为英语,上学院后再学别的语种。笔者认为,从学院开始学习一个新的语种固然是一种途径,但不是惟一的途径,或者说不是最佳途径。初中或小学是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外语的最佳时期。学习过程是和学习习惯养成过程及身心发展过程关系在一起的,因而这种外语习惯是自然牢固的,容易形成外语能力。从大连市这几年“佳能杯”日语演讲比赛的结果看,一般初中、高中组的优胜者都是从小学开始学习日语的。他们语音语调好,自然流畅,语言交际能力强,是后来学习者难以达到的。
从认知的角度看,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习得对比,与人类行为的认知领域有关,人类的认知在生命的最初16年发展速度较快,进入成年后开始缓慢。生理学家把儿童智力发展过程分成几个不同阶段,0-2岁为感官机制阶段,2-7岁为操作前阶段,7-16岁为操作阶段,操作阶段中大约11岁开始从具体操作到形式操作,是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的最重要阶段。儿童虽然没有形式操作思想的帮助,但却能把外语学得很好,成人虽然有优越的认知能力,但常常不能成功地学好一门外语[2]。因此,在中小学开设英语并适当选修日语是最佳选择,也符合人类智力发展的生理过程。
2. 日语是适合中国学生学习的一门外语
中日两国有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日本艺术受中国艺术作用很大。日本文字是两千多年前,中国汉字传入日本,经过一定发展变化形成的。日本文字由假名和汉字组成。日本汉字有的与中国汉字相同。假名是由中国汉字的偏旁部首变化而来。中国人从小就在中华艺术和汉字氛围的熏陶下成长,所以学习日文比较容易。日语的发音是既成音节,几乎每个音节都是由辅音和元音组成。这种发音与汉语比较接近,中国学生容易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