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文化符号论”中文化活动的特点为理论依据,结合实践经验,从教育活动的表层、中介层和深层出发,对日语堂教育文化进行了探讨、略论与改革,提出了教育改革尝试的新思路,使交互式情景语法教育起到了激发学院生学习积极性的用,尤其在加强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教育是一门文化。“教育文化是教师充分利用教育情境中的一切条件,遵循教育规律和美的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育措施和美的形象使师生紧密合作,最佳地完成教育任务的活动特征。教育文化乃是教师娴熟地应用综合的教育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教育文化论》中对教育文化的一种理论性的定义。美国哲学家、美学家苏珊朗格的“文化符号论”中所阐述的文化活动特点与教育文化有契合之处。 1.“文化符号论”的“虚象”与语境 虚象作为文化符号的表层,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直观性,在语法教育过程中对应的就是“教什么样的语法”,“什么样语境中的语法”。虽然有教育大纲和教科书语法的“保驾护航”,在备课时去粗取精、突出重点,依然是教育改革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新兴的“交际式外语语法教育”观点中,提倡“将语法教育的重点从重视语法构造功能转移到重视语言的传达技能上来”。像民办高校浙江越秀外国语大学的教育模式,日语教育的目标应放在语言传达的大环境中,突出日语的实际可操作性。在备课时对教材的加深理解和探讨,将一些抽象的、难学的语言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教育内容简单化、趣味化。在例句的选择上,强调在上下课文语境和特殊语言环境中的日语现象,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用语法造句。这些有趣的,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句子让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有趣的感觉。活泼、生动的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他们自觉、主动地将日语运用到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中去。 2.“文化符号论”的“幻象”与日语教育手段 文化幻象的中介性质在于, 它关系着文化家创作主体和审美客体。在教育文化中教师是文化创作的主体,学生是审美客体。在教育过程中与“幻象”对应的就是“怎样教”,“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措施”。知识枯燥乏味成为被动学习乃至厌学的原因之一。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善于发掘蕴含于知识本身的情感,善于文化性地赋予知识以情感。只有语言以饱含磁性、板书设计精美、举手投足都恰到好处的教育,才可称之为文化。 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作为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设置引人入胜的措施和场景引导学生学习。日语语法教育是日语教育中相当枯燥的一个环节,单调重复的内容令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女学生学习外语的领悟能力比男学生高,男学生在女学生较多的外语学习环境中,常有挫败感,信心不足,人也变得懒散,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无论怎样做工作,提不起学习日语的劲头,成绩也总不尽人意。对男学生仅用“批评”不是办法,压力反而越大,学习更没有动力。于是我改“批评”为鼓励,在课堂上鼓励一下,表扬一下,即使他们在日语学习上的优点微乎其微,也在他们身上挖掘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竖起大拇指说声”よくできました! “(回答得非常好)。结果是,他们不再在日语课上愁眉苦脸、无精打采了。相反,他们表现得很活跃,日语论文,学习也有明显的进步。所以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对日语语法教育是非常有益的。 3.“文化符号论”的“抽象”与师生情感 抽象层即文化著作的最深层次,它是蕴涵着情感意味有机整体的逻辑形式,这一层次是文化活动深层抽象意蕴的表现,是文化的核心。抽象层使文化具有了情感性、有机性和一元性。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与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一样重要。教师的良好情感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为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应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日的课堂教育中,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 浙江越秀外国语大学,很多学生的内心有疑惑,对自己、对将来有不确定的迷惘;有些学生认为上的是民办学校,在潜意识里有自卑感和厌恶的情绪;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因为害羞而不愿和老师沟通, 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 和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些问题,只要老师及时发现、及时与学生沟通,用热情与爱心是可以改善他们心理状态和学习情的。融洽的师生联系,促使学生信赖老师,从而走上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道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应产生“自主、合作、探索”的互动教育方式。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的闸门开启了,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激荡起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欣,而教师的劳动也涌现出了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教学家孔子曾经说过“不娱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是一门文化。从事教育这门文化的教师的素养应该是很高的,他能熟练地把握教育的方方面面,日语论文,像文化家一样按美的规律开展工作,像文化家从事文化创作一样从事文化性的教育,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坚信用“心”构筑教育的文化殿堂,一定会使日语教育有更高的水平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育文化论[M].济南:山东教学出版社,1995. [2]孙美兰.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1989. [3][美]苏珊朗格.感情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前苏联]巴班斯基.论教育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1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