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系“三位一体”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2)[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构建由语言运用能力模块、职业应用能力模块、职业岗位能力模块三个模块组成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语言运用能力模块包括:基础日语、日语视听、口语、阅读、翻译、写作等课程;职业应用能力模块包括商务日语、商务信函、商务礼仪、会计日语、IT日语等课程;职业岗位能力模块包括:国际贸易实务操练、外贸综合模拟实训、模拟商务谈判、涉外礼仪、社会实践、计算机操作等课程。课程内容设置过程中要做到:课程内容与公司标准对接,教育过程与工作流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学习目标与岗位任务目标对接。

  2.课堂实践仿真化

  在课堂教育过程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和商务知识技能。绝大多数课程可以采取精讲多练的教育模式,随堂实践比例应达到70%以上。根据授课内容和授课对象,设计课堂实践环节,创造实践环境,以期达到仿真化的目的。积极应用多媒体和网络视频等现代化教育技术,通过情景模拟、分组讨论、主题发表、语法综合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商务能力。   3.校内模拟实训标准化

  校内模拟实训要实现标准化教育,教师要了解岗位业务流程,设计模拟实训内容。如:在商务谈判模拟实验室中,模拟贸易过程中的商务谈判、电话应对、商务合同处理、开展外包跟单业务等训练,使学生将所学的商务日语、商务函电、外贸单证和谈判技巧、商务礼仪等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同声传译实验室中,模拟真实的国际会议场景,还原最真实的日语发话场景。在日本艺术研习室中,体验日本茶道、插花等艺术的魅力。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学生日语语言运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

  4.校外实习规范化

  发挥校企合作教学优势,稳定并扩展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为学校与公司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平台,也为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学校要积极主动加强与日语系相关的公司关系,建立合作联系;也可以聘请一线专家参与实践教育指导,充分利用公司的便利条件,不断提高师生实践的质量与效果。校外实习锻炼以公司艺术体验,公司实训,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生产型实训,毕业实习等组成的实践体系展开,来促使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形成。通过岗前培训与考核,让学生持证上岗。通过校外实习,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零距离接触工作岗位,体验工作流程,感受工作环境,能够训练实践服务意识,同时,语言应用能力也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实践教育资源

  1.校内实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校内实践教育资源包括: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外语广播电台、日语自主学习中心、外文图书及资料阅览室、日本艺术体验室、同声传译室、商务谈判模拟实验室等。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内实践资源,积极开发必要的实践资源。加强网络教育平台、精品资源课程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答疑、讨论、作业、测试等个性化学习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展更长的学习时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日语实践环境。

  2.校外实习基地的巩固与拓展

  校外实习基地是实践教育开展的基本载体,实习基地为师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最直接的环境。学生可以在真实自然的语言艺术环境和工作环境中了解日本社会、了解日本企业的状况;在真实的工作流程中,使自己的日语语言知识和商务技能知识快速融合并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实习基地的建设对日语系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影响。同时,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因此,学校要积极主动与日语系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关系,建立长期的合作联系。

  (五)培养日语“双师型”实践教育团队

  实践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现实情况是,许多高校日语教师理论知识过硬,但实践经验匮乏。培养既能开展理论教育,又能进行实践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才能为技术技能型日语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因此,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机会,使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校企合作模式为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便利条件。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