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日语视听说教育改革的探究[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随着我国和日本往来的增多,日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传统的“日语听说”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职业教学和社会的需求。日语视听说教育中的能力的培养,当前还是个薄弱的环节。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视听说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已成为日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笔者将就以上问题,着重研讨高职院校日语视听说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论文网
  一、当前日语视听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对日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日语教育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但多年以来,国内大多数的日语视听课教育都局限于单一的课本录音教育,关于听说能力的提高显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材体系给日语系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诸多消极作用。
  此外,由于传统的视听说教育形式单一死板,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所以造成教育气氛沉闷,缺乏生动的教育环境和吸引人的、有趣的课堂气氛,导致学生精力不集中,因而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二、构建新的教育模式
  听力、口头表达力是构成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听是说的基础;除重视听的环节外,还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强化说的训练。视听说课作为基础课,在日语教育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其授课目的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为此,教师就需要借助形象的语音画面理解教材内容和艺术内涵,使视听教育的内容更富艺术性,教育过程更趋交
  际化。
  1.改变课程设计
  在新的课程设计中,教师应力图摆脱从语言到专业知识,由听到说的单一训练过程,设计灵活生动的教育过程。教师首先应该确定教育的能力目标,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哪些能力和技巧;其次,将生动直观的例子导入教育;最后,完成本次课程的任务。日语视听说课程的设计首先应由直观的场景或案例开始,给学生直接的视听感受,再从中总结语言技能、职场技巧和交际素质。例如,课程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扮演职业的角色(如销售人员、秘书、导游等),模仿工作场景,并进行小组汇报和个人展示,然后由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和总结。这样的课程设计可让学生体会由实践到经验的过程,由不知到知、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理论教育在实践教育中的运用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使用的语言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对象、目的、场合、媒介和话题等的不同都将带来语言表述上的变化。在社交活动中,人们在语言得体性上的失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远远超过语法错误所引起的后果。因此,语言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加深领会词汇、语体差别及语音形式和语境特点间的联系。
  在教育过程中,日语论文,教师可播放一些日语短片让学生观看。从日剧或日本电影中截取的短片内容有难有易,教师要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排列。平均每个话题要准备几个短片,根据其难易程度及来源可分为三类。
  一是基础类,其特点是内容简单易懂,授课的目的及重点、难点明确。但由于短片中的部分人物是不以日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因而无法保证标准流利的日语发音。基于该类短片的不足之处,在数量上通常要准备2~3个。
  二是强化类,短片截取于日剧和日本电影。其特点是内容及语言表达本身比较简单,学生易于吸收。短片中的发音标准、清晰、语速偏慢、用词得当,日语毕业论文,有一定的故事性,兼顾到学习和趣味两个方面,数量为4~5个。这类短片是一个话题的重点练习部分,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了解该话题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而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三是提高类,短片来自于日剧或日本电影以及日本的电视节目。其特点在于内容的故事性很强,来龙去脉稍复杂,语言本身发音很标准,措辞、句子结构等既有规范的表现形式,也有灵活多变的口语形式。含义传达上既有直观、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也有隐含言外之意的隐晦的、难于理解的表达方式。此类短片要求学生只有将平时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才能真正掌握短片中的
  含义。
  另外,以不同场景的短片内容为主的授课实践结束后,教师要用10~15分钟时间解决上次作业中的遗留问题,并预留作业。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写感想文,诵读经典台词,翻译复杂句段,给出话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寻所需资料,等等。完成作业的方式可不作限定,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使完成作业不再成为负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自发学习的兴趣。
  与其他课程相比,视听说课程的内容除了文字资料以外,还有画面和声音。受播放内容语速快慢、口语化表达方式等因素的作用,学生有可能产生紧张、畏难情绪甚至出现不自信等现象。因此,在教育中教师应以平等、和蔼、亲切的态度,使学生处于安全、放松的心理状态,与教师建立信任和亲切的态度。教师耐心的传授、适当的表扬,可给予学生信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除了在授课内容上下工夫外,课间休息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一些日语歌曲,播放1~2条日语广告,用日语交流日常琐事、最新信息等,告诉学生生活之中皆可学习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外语学习的实用性,还消除了精神疲劳。
  综上所述,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实践尝试,学生方面得到了“学习目的明确、趣味性高、实用性强”等积极的反馈信息;同时,教师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加强实践教育
  在语音室里,教师以日语为载体,以教材为依托,把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设计各种可能出现的话题,营造出不同的真实环境。另外,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课内积极参与个人展示、双人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模拟、案例演示、话题辩论等各种模拟业务和实践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中心。
  日语实践教育强调的不仅是日语的水平和能力,它的教育重点还在工作环境上。为了强化日语口头模拟实训,教师可把综合实训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语音、基础知识的讲授及听说基本能力等的培养与训练;第二阶段强调听说综合能力训练;第三阶段加强各种工作场合基本交流;第四阶段参与一些实际工作,进一步加强日语听说基本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用日语参加一些生活接待和一般商务活动、业务洽谈等。教师应充分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利用教材、光碟、课件及网络优质资源,创设、拓展、优化教材的听说情景,让学生大量进行日语商务活动的听说话题训练和其他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
  三、适应日本艺术,营造日语氛围
  语言是艺术的载体。正确理解和使用一门语言必须具有相应目标语的艺术认知系统,所以语言教育只有结合艺术教育,才符合语言教育的本质。传统的日语教育注重的是语言学习而非艺术学习,而创新后的日语视听说课程中丰富多样的视听材料,给学生学习日语语言提供了生动的场景、浓郁的氛围,让学生对日本艺术形成独特的理解和心得,与传统课程相比,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标准学时的教育中,教师仅教给学生日语的单词、语法是表面的,即使学生表达流利,也难免会出现词不达意、理解偏差等现象。学生要熟练掌握日语,掌握日语中蕴涵的独特艺术,就必须了解以日语为母语的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待人接物方式,透过语言接触更深层的日本民族艺术。目标语的环境和氛围作用着语言习得。日语视听说课程在于营造浓郁的日语氛围。学习日语,语言环境尤为重要。在日语视听说课的课堂内,令学生俨然置身于日语的社会环境之中,就有可能让学生轻松、自然地掌握日语这门语言。此环境中有学习,也有游戏、有故事、有歌曲。在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学生可通过观看,了解该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使自己沉浸于这一艺术氛围之中,充分感受语言以外的一些艺术内涵。日语视听说课程就是通过营造日本艺术氛围,通过耳濡目染让学生掌握日语语言知识,用日语的思维方式进行日语交流。
  四、建设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可以发挥多媒体和网络教育优势。笔者日语视听说课程的院级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已成功立项。这一网络课程可对学生进行学习控制与教育辅导,让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自主进行个性化、选择性学习,成为主动学习者。而笔者作为教师,扮演课堂监督与辅导的角色。在作业体系方面,笔者将网络在线作业、口语作业与书面作业相结合。网络在线作业有评分系统,重点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口语和书面作业重点检查学生对输出性技能的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以及略论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总之,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是日语听力教育的最终目标。但长期以来,在视听说教育中教师总是局限于单一的课本教育,此种现象与听力教育的最终目标相差甚远。从学习日语的实情出发,让学生从听不懂到听懂,从不理解到理解,并非易事。视听教育要培养学生达到真正的自由交际应用水平,为此,在日语视听说的教育上,教师应该认真探讨和应用科学的设计原理和措施,以交际能力为纲,以语言实践为主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日语素质。
  职教改革给我国的职业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应抓住目前进一步深化教学体制改革的大好机遇,让日语视听说教育真正担负起培养符合国际化要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任。
  (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