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育新模式的思考与举措[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本文以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实行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具体方法为着眼点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经略论,充分认识到了现阶段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实施教育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自己在教育新模式探索方面的一些具体改善举措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理工类院校 基础日语 教育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1.066
  Abstract With respect to the Basic Japanese of Japanese major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s article did a series research on the necessity,日语论文, feasibility and definite measures about executing new teaching methods. After analysis, excepting for the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it also showed some concrete improving measures on exploration of the new teaching methods personally.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ic Japanese; New teaching methods
  0 前言
  在全国现有的2017余所普通高校中,①共有400余所开设了日语系(修刚,2017)。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国内开设日语本科专业的理工类院校也逐年增多,而基础日语课程普遍被各高校视为学科基础课而重点培养,当前国内在基础日语课程教育方面追求的目标总体来说一致,即均将其视为实现日语系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由于理工类院校的学科体系特点使然,本课程在实际教育中往往与一贯重视人文综合素质培养、文科体系齐全的传统文科类院校不同,易陷入过于强调语言技能、固守以语法为核心的传统教材体系、缺乏人文含量等窠臼,种种原因易致使�W生语言学习后劲不足,作用进一步提高。因此,探索理工类院校中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育新模式就成为一项十分有必要的工作。
  1 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
  总体来看,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育模式的近况依然大多以传统教育方式为主。当前普遍的问题与不足集中表现为:
  (1)从教师的角度看,如何在理工类院校这一大环境内,对积淀尚浅、远不如理工类传统学科发展成熟的日语系进行课程结构的优化,从而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够发挥教师引导影响并充分满足基础阶段的教育需求这一问题有待深思。
  (2)从学生的角度看,理工类院校区别于传统文科类院校的日语学习环境(包括师资、学术氛围、教育条件、教育手段、学风等)使得学生不得不更紧迫地面对基础知识的获取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如何在本课程上有效地统一这一问题。比如,如何摆脱传统的“句型式”学习法从而开拓更广泛的学习空间多途径、多方式地自主学习,是值得探索并尝试的。
  山东理工学院作为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类院校,近年来注重专业日语教育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尤以全面修订2017级培养计划为开端。与此同时,基础日语教育也需要在承前启后的基础上打开新的局面,具体到教材的遴选与整合、国内外同等教育内容的挖掘与参考,网络环境下海量教育资源的妥善取舍与跟进,学生学习情况考核体系的完善与修正等,无一不需要反思与琢磨。
  2 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育新模式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基础日语是一门综合课程,其中包括词汇、语法、听力、会话、阅读、概况等诸多基础知识,是实现日语系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也是关乎高级阶段的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日语系致力于培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人文背景深厚、日语综合技能较强、能熟练应用日语从事外事、对日艺术交流、教学、经贸、旅游、科技等领域工作的运用型人才,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语言技能训练,要求其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日本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对日交流交际的实践能力,具有应用专业知识发现、略论、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科学探讨能力,而基础日语课程的学习将成为这所有一切的基础,只有积跬步才能行千里,才能为学生毕业后适应各类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学习探讨打好基本功。正因如此重要,才恰恰使得基础日语的教育日渐趋于模式化、套路化,因为任何不当的调整或变动都将使得整个教育体系因牵一发而动全身。笼统说来,很多理工类院校的日语系上至教育大纲、下至课程设置,都几乎是参照已有成熟经验的文科类院校相关办法拟就,这无疑会造成理工类院校在教育上关于既定的模式更加亦步亦趋。
  天津外国语大学院长修刚(2017:2)指出:“中国的日语教学同其他外语一样,在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经历两个重要阶段后,迎来了第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前,由于培养的数量、教师等方面的原因,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其中读和译的能力格外受到重视。第二阶段主要置重点于学生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把应用日语进行交际作为日语学习的目标,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的提高。而现阶段是把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日语进行跨艺术交际的能力作为重点。”
  并且,当前的近况是随着设置日语学科的院校的增加,“必然带来学生人数的增加,大量增加的毕业生与增加不多、甚至减少的就业岗位的矛盾越来越凸显,日本经济的低迷和东日本大地震带来的负面作用也作用着日语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间、学校间教育水平、学生质量的不均衡、专业教育的时间很难像过去那样充足等等,也都是巨大的挑战(修刚,2017:2)。”   在此背景下,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育模式的近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句话:因其重要性,使得既定的传统教育模式徘徊在改革的边沿,比如被较多采用的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这一满堂灌的模式就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有选择的取舍采用,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想法也激励着广大教育一线的老师们不断整理教育理念,促成教育模式的变革。
  3 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育新模式的可行性
  下面以笔者所在的山东理工学院日语专业所做出的四年实施规划为例研讨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实现教育新模式的可行性。
  (1)以年级为单位、各年级并行的方式统筹整理各兄弟院校同类课程的教材使用情况,不断完善教育资源,包括已使用、使用中的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等,不单一倚靠某一本书或某一套书,避免过于语法化或过于口语化的偏颇学习,及时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信息和探讨成果,广泛取材,丰富课堂。
  (2)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调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基础日语中涉及的词汇、语法、听力、会话、阅读、概况等诸多知识点进行整合,使各知识点能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使学生建立覆盖力强、全方位的知识体系,开发学生的自觉性。可分别按三个自然学期,在一、二年级中同时进行。
  (3)丰富学生课堂内外的相关学习,加强学习内容的即时实践,依托海量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语境。具体操作可视教育内容而灵活制定,随时补充,并在有效实行后做好回顾和总结,力求活用于同类课堂。本部分的内容依托在前面项目(1)、(2)的基础上,是其在实践中的活用,本着交叉进行的准则,故此执行时间可按学期和自然学年分3个阶段进行,以观后效。
  (4)有针对性地对此前的作业模式、考核模式进行整改,适当增加主观内容的比重。同时在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不应忽视对具有思辨性的内容的吸收,避免其他专业的学生在深入学习更深层次内容时本专业学生仍停留在“这是桌子”、“那是椅子”的低幼语言阶段,“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教育对象为高校本科专业的学生,此年龄段的学生已受过一定程度的逻辑思维训练,逻辑记忆力在学习中已具有某种主导影响,而形象记忆力与儿童时代相比已退居次要地位,与此相应就必须制定新的教育措施”(肖书文:2017:58)。
  (5)根据需要,酌情支持并组织相关教师的校内外研修等活�印H缭诮彩谌毡纠褚鞘笨裳�请相关资深外教师资对相关知识薄弱的基础日语任课教师进行先期培训,以图缩小艺术隔膜带来的违和感。加强校际交流,避免因闭门造车而导致的学术体系老化等问题,且如若以讹传讹,必将贻害学生。鼓励并支持任课教师以学促教。本阶段内容的实施可根据情况持续较长时间,并随时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6)在加强国际认可的日语能力测试与国内认可的专业四、八级考试的宣传与推广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日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传统文科类院校经过多年积累,对各级能力考试已不再只是重视通过率等枯燥的数据,而是更强调跨艺术交际能力,“要从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转向应用语言优势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从以学习日语为目的走向通过日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为目的,从培养学生从事与日语相关工作的能力走向培养学生适应任何相关工作的能力。”(修刚,2017:2)“培养的目标是具有日语跨艺术交际能力和具有日语/ ,日语论文题目,即通过日语学习相关专业的能力,这样的人才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修刚,2017:5)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客观认识各类考试的影响,不以学生考级为目的,仅视作基础日语学习效果的一项客观评价参数,同时,也可提高学生在就业阶段的综合竞争力。适当程度以考促学,达到强化本课程基础性的目的。
  (7)总结阶段。对前期实施的各项内容逐一重新检视、前后对比,统计数据、归纳经验,为指导今后进一步的教育实践服务。
  4 山东理工学院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育新模式的具体举措
  至此,以山东理工学院为例,在理工类院校有计划地循序展开基础日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可以通过以下一些尝试来完成。
  在教育改革方面,整合基础日语教育资源,在兼顾人文素养与语言技能的前提下重新探究课堂教育与考核方式的分化、重整与衔接。
  在教育效果方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由课本知识走向课外相关知识搭建平台,最大限度发挥基础日语综合性强的特点。
  在教育团队方面,在巩固现有教育团队的基础上做好师资力量的加强建设工作,鼓励并支持任课教师参与校际交流或短期研修等学习、科研活动。
  在教育内容方面,合理取舍,在不失科学性客观性的前提下,丰富既定的教育内容,根据教育需要,妥善利用网络资源,为不同水平和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空间,将学生课上的语言活动与课下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
  在教育措施方面,讲授法、分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措施并用。不随意摒弃或偏废其中任意一种,好的传统要坚持,好的新措施也要积极吸收。在教育资源方面,借鉴各兄弟院校的成熟经验,对国内外基础日语阶段的教材进行整合、加工,形成贴合本校学生实际的特色学习资源。同时,利用网络技术,跟进新信息,确保学习内容的鲜活准确,避免出现固守成规、照本宣科、知识陈腐的僵化课堂。
  在课程考核方面,改革此前的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课堂、作业、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的配比,如可试行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按照3:3:4的比例做起,循序渐进,提高日常学习在总成绩中的比重,避免一部分学生出现习惯性临阵磨枪的消极学习态度。
  在实践教育方面,增加真正属于学生的参与环节。在妥善协调好课时不作用进度不偏离学习主旨的前提下,使学生意识到积极参与、贵在参与、参与有得。如讲解茶道、花道时教师、学生均可亲身示范,真实、近距离地感知艺术,讲解和服、日本料理时情同此理,在有限范围内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生动而有益的无声语境。当然以上仅为例示,真实的课堂并不只拘泥于感官上的视与听。   在课程探讨方面,定期组织相同或不同教育进度的教师灵活参与固定或不固定课题的讨论与探讨,不定期组织基础日语的任课教师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师�M行沟通。鼓励并支持教师撰写相关科研论文,将第一手的教育资料转化为理论为进一步指导好实践服务。
  在课程管理方面,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做好课程监控和评价,协调好跨课程的交叉内容衔接,既不能搞重复建设,也应避免学生厚专业主课轻专业辅课式的单一学习方式。根据授课内容酌情采取范例教育、合作学习、探索式等新方式,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还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略论能力,并能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5 结语
  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育新模式的探索是个很有意义的课题。2017年5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日本国政府及大韩民国政府对于促进、便利和保护投资的协定》在北京正式签署。中日韩自贸区第一轮谈判已于2017年3月26-2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关于全国开设日语系的高校、尤其对位于山东半岛、环渤海湾地区的山东理工学院等高校来说,无疑是好消息,如何帮助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把握这样的机遇,是许多同类高校面临的课题,本文所做的研讨,将会在今后的贯彻与实践中,及时修正,及时改良,及时总结,及时完善,以求得最佳效果。教育新模式探索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思路,将是笔者今后的新课题。
  注释
  ① 教学部网站发展规划司公告:截至2017年4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大学)共计213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03所。
  参考文献
  [1] 井上敬子.日本�Z教��の役割�D『学�者�趣肆�つ』ということの意味を考える[J].�e科日本�Z教学,2017.8:16-27.
  [2] 梅田康子.学�者の自律性を重�した日本�Z教学コ�`スにおける教��の役割�D学部留学生に��する自律学�コ�`ス展�_の可能性を探る[J].言�Zと艺术,2017.12:59-77.
  [3] 国�H交流基金2017年度日本�Z教学�C�v�{��[R].2017.
  [4] 陈潇.理工类学院日语系课程设置特点[J].开封教学大学学报,2017-12-20.
  [5] 冷丽敏.对于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理念的探讨与探究――以《高等院校日语系基础阶段教育大纲》为对象[J].日语学习与探讨,2017-04-25.
  [6] 李小俞.基础日语课程中的实践运用能力培养[J].湖北文理大学学报,2017(9).
  [7] 刘军.加强日语实践类课程建设的思考与举措――以上海海洋学院日语系为例[J].教学教育论坛,2017-01-23.
  [8] 彭广陆.日本学校语法批判――兼论我国日语语法教育改革[J].日语学习与探讨,2017-08-25.
  [9] 王佳音.基础日语课教育改革[J].黑龙江教学大学学报,2017-07-30.
  [10] 王秀文.跨艺术交际与日语教学[J].日语学习与探讨,2017-09-25.
  [11] 王秀文.日语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17-02-28.
  [12] 肖书文.对现行日语基础语法教育体系的反思及改革设想[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09-01.
  [13] 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学的近况与展望――以专业日语教育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探讨,2017-10-25.
  [14] 修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系教学的几点思考[J].日语学习与探讨,2017-08-25.
  [15] 张晓希.基础日语教育新模式的研讨与探讨[J].日语学习与探讨,2017-12-30.
  [16] 钟勇,陈俊森.论日语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性意识[J].日语学习与探讨,2017-08-25.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