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日语教育实践与探讨[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通过学习者语料库中授受补助动词的误用数据在实际日语教育中的运用探讨,表明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数据可以作为一种反面数据呈现给学习者,在准确把握学习者在语言学习方面出现的典型或隐含的学习障碍的同时,用正面证据加以补充,并通过后续相关练习来巩固学习者的正确语言应用,提高语言教育的效率,增强教育效果。但当前已有的日语学习者语料库由于语料不同质和尚未完全公开等诸因素的存在,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局部语言特点和适应实际教育需要,这些都为不断完善学习者语料库和构建小型学习者语料库提出了要求。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学习者语料库 日语教育 实践与思考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外已建和在建的日语学习者语料库主要有3个,国内1个。学习者语料库属于特殊语料库,语料为外语或二语学习者的语言产出。[1]学习者语料库的建设启动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而日语学习者语料库的建设由于受到探讨理念和探讨对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落后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近年来,虽然有不少学者基于语料库进行了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探讨,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如何将学习者语料库中的文本信息切实运用于日语教育中的探讨却不多见。Mukherjee指出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数据可以作为一种反面证据呈现给学习者,并用正面证据加以补充,通过后续相关练习来巩固学习者的正确语言应用。因此,本文将以授受补助动词的误用辨析为例,依托学习者语料库,结合问卷调查法,将两者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准确把握学习者在语言学习方面出现的典型或隐含的学习障碍,并通过数据驱动学习模式的引入,有效避免误用等现象的发生,以增强日语教育效果。
  一、学习者语料库中的误用现象略论
  笔者使用的学习者语料库为寺村秀夫主持建立的“外国人学习者日语误用例的收集、整理和略论)”(以下简称“寺村语料库”)。该语料库于1989年建成,采集自20余个国家,339名学生,设有作文、造句和内容摘要等8种形式,合计4601句,约21万字。2017年12月9日,日本国立国语探讨所正式公开了寺村秀夫的《外国人学习者的日语误用例集》(PDF版)和“寺村误用例集数据库”,使日语学习者可以免费在线搜索和下载相关数据。
  笔者的目的是研讨在日语教育中如何利用学习者语料库的数据,略论学习者出现的误用现象,以增强教育效果。张麟声指出,误用略论是外语学习过程的必经阶段之一,从广义而言,它是针对外语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出现的错误及其原因进行略论和探讨。①本文选取授受补助动词中表达“给‘我’做某事”的助动词为例,应用统计学的措施,通过对学习者语料库中的误用事例进行略论,对照学生出现的错误现象,让学生自主发现使用授受补助动词的规律和措施,由此略论学习者语料库在教育中的运用意义。
  通过检索寺村语料库,笔者找出了表达“给‘我’做某事”的授受补助动词的误用例句,共9例。②按照误用类型[2]的不同,笔者进行了分类和整理,结果如下表:
  首先,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误用例句中应该使用授受动词而没有使用的比例过半,居最高。其次是过度使用2例,句中授受联系表述不清和混淆使用各占1例。根据这种情况,笔者对误用现象的成因进行了略论。谭晶华和毛文伟把失误表达的成因分为3类:单纯的目标语缺陷,语言负迁移,以及艺术背景异同,其中语言负迁移又细分为母语负迁移和目标语干扰两大类。[3]参考这个分类标准可以发现语料库中误用现象的产生受艺术背景异同的作用最多。“未使用”误用类型中的5例句都属于这种情况。
  两例句中的动词都没有使用表达“给‘我’做某事”的授受补助动词。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明显是因为语言思维过程中没有明显地出现“给”的含义,按照中文的理解是“朋友或老师亲切地教我”,纯粹地把“教”看做是动词,没有在语法上体现出自己这一方受到恩惠的感觉。而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习惯于将自己放在受恩或者感恩的位置上,并通过使用授受动词来表达其接受恩惠之情。王燕指出这里表达“给‘我’做某事”的授受补助动词单纯表示恩惠的含义,是日语特有的表达方式,突出体现了表现主体对事物的主观评价。而在汉语里,由于表现主体的恩惠意识没有像日语那样被语言化,从而造成日语学习者在该使用授受补助动词的时候想不到使用或因理解有误而用错。[4]
  二、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问卷调查和略论
  基于寺村语料库中的学习者数据,对误用现象做了大致略论后开始进入针对学生的发现式学习实践阶段。首先,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学生对授受补助动词的掌握程度,笔者先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刚学完授受补助动词的本校二年级学生20人,问卷内容是基于学习者语料库中的误用现象设计的一套中文翻译成日文的试题,共9题。
  根据问卷结果发现,“混淆使用”所占比例远超其他三项之和,集中表现为以下两大问题:(1)授受助动词之间的区别使用;(2)敬语意识缺乏问题。这两大问题从失误成因来看,问题1似乎可以归于谭和毛提出的“目标语干扰因素”,日语论文,[5]更确切地说,应该属于迫田提出的“中间语言阶段的误用”,即由于学习者处于还没有完全掌握目标语的语言体系,但同时也没有受到母语的干扰,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过渡期的语言误用。[6]问题2的出现则是由于学生在使用授受补助动词时忽视了敬语的存在,使用敬语意识薄弱,这种误用的产生还是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尚未在语言转换过程完全、准确地进行换位思考。
  三、数据驱动学习模式下的练习导入
  在对比和略论了寺村语料库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后,笔者让学生利用寺村语料库,进行数据驱动的发现式学习,导入纠错和巩固练习。Nessehauf指出,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数据驱动学习关于解决学习者的问题和困难非常有用,特别有助于学习者学习那些课堂上已经多次讲解但仍未掌握的语言知识,他们可以通过识别和解释自己语言输出中的语言错误来掌握正确的语言知识。[7]
  首先进行的是纠错练习。学生通过寺村语料库检索到对于表达“给‘我’做某事”的授受补助动词的9个误用例句,然后进行纠错练习。笔者跟踪调查纠错结果,进行了统计。误用事例中的第1、4—9题是对于敬语的错误使用。由于进行了前项的问卷调查和结果略论,并开展了相应的教育内容补充,因此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的掌握有了突破,表现在数据统计结果上为正确率达到85%以上。第2和第3题是对于过度使用授受助动词的误用例句。从纠错练习中正确率刚过50%这点来看,学生在纠错过程还是受到了目标语的干扰,即还没有完全把握住其使用规律。虽然学生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逐渐向目标语言(本族语)靠拢。但是与目标语言(本族语)相比,在实际应用等层面,还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异同。针对纠错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让学生结合语料库和工具书,对授受助动词的基本用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在总结出这些规律之后,日语论文题目,进入到巩固练习阶段。笔者基于语料库的数据略论和前两次问卷调查结果,设计了第三套问卷,包括翻译和选择题两部分,共9题。问卷内容主要针对之前学生出现的错误,结果问卷结果正确率达到了100%,特别是授受助动词之间的正确区分,表明学生已经完全掌握,达到了利用学习者语料库的误用事例来对照并纠正自己错误的目的,取得了一定教育效果。
  通过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误用现象略论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教师在课程设计时结合日语学习者语料库,对涉及学习者语言的各个层面进行略论,能更好地解决教育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语言教育的效率,增强效果。学生通过略论学习者语料库的实例可以意识到他们想说出的和实际能够说出的语言之间的异同,发现自己不知道的或者一知半解的语言知识,验证补充课本上所讲授的语言知识,缩短课堂与实际使用的语言之间的差距。同时,笔者认为在学习者语料库的资源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前提下,为了适应实际教育需要,小型学习者语料库的构想和规划也是及时且必要的。当前国内外已经建成了一些大型的学习者语料库,但是这些语料库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教育中的具体语言学习情况和局部语言特点。教师可以依据自身需要收集与学生日常学习相关的材料,建立小型语料库并运用于课堂教育,在参考已有学习者语料库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特点,同时结合本族语语料库。只有这样,学习者语料库在外语教育中的运用才能日臻完善,发挥最大影响。
  注释:
  ①这里使用的误用例句来自寺村语料库,网址是http://teramuradb.ninjal.ac.jp/db/.
  ②未使用指的是应该使用授受动词而没有使用;过度使用指的是没有必要使用授受动词时却使用了;授受联系模糊指的是句子中的主语或补语表述不清楚;混淆使用是指授受动词之间混用,或是应该使用授受动词却用了被动、使动等其他语态.
  参考文献:
  [1]甄凤超,王华.学习者语料库数据在外语教育中的运用:思想与措施[J].外语界,2017(6)[C]:72-90.
  [2]张麟声.中国日语学习者常见误用略论[M].张佩霞译.高等教学出版社,2017:18-19.
  [3][4][5]谭晶华,毛文伟.中国日语学习者语料库CLJC建设及运用综述[J].日语学习与探讨,2017(4)[C]:23-39.
  [6]迫田久美子.日本语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习得探讨[M].株式会社阿努库(音译),2017:103.
  [7]NesselhaufN.Collocations inaLearner Corpus[M].Amsterdam:Benjamins,2017:104.
  基金来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学习者语料库在日语教育中的运用探讨”(项目编号:ZY2017QC03)。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