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态把握的异同谈日语授受表现和被动表现的学习[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初级阶段的后半开始接触到日语中的授受表现被动表现。但是,关于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习者而言,要想正确掌握授受表现和被动表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在自身学习日语和教授日语的过程中,经常发现这两种用法的错误表达。此外关于日语被动表现和授受表现的先行探讨大多集中于语法结构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授受表现和被动表现却很少被人提及。因此,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日语毕业论文,研讨日本母语者在表达授受和被动时,事态把握有何特点.从而为我国日语学习者的日语学习做出一些贡献。
中国论文网
  一、事态把握的概念
  事态把握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事态”指所发生的事情,“把握”指怎么看待所发生的事情。说话人在说话之前会进行一个事态把握的认知行为,并以此为根据发话。不同的语言所产生的事态把握是不同的。池上・守屋(2017)把事态把握分为主观事态把握和客观事态把握。并认为日语母语者倾向于选择主观事态把握,而汉语母语者则倾向于客观事态把握。
  主观事态把握定义为说话人将自己置身于所发生的事件之中,作为事件当事人,认知和感受所发生的事情,之后把所发生事情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言语化。即使说话人没有置身于事件之中,他也会像当事者一样对事件进行感知。日语母语者是多倾向于主观事态把握。
  客观事态把握与此相反,说话人将自己置身于事件之外,以观察者的视角感知整个事件。即使说话人身处所发生的事件之中,说话者也会以旁观者的角度,以脱离事件的方式认知事情。先行探讨表明中国人多倾向于客观事态把握。
  二、被动表现和收受表现中日本人的事态把握特征
  日语母语者认为作为事件认知的主体,在表达“いま”,“ここ”时,以自身为原点,置身于“いま”,“ここ”之中,与此事态密切相连。说话者把自己作为事件的当事人,以身临其境感知事件,之后将事件用自己所喜好的言语化表达出来。此外,关于观察事态的当事人,日语母语者认为没有必要把他言语化表达出来。这是日语与汉语显著不同的一点。而关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这一点是十分难掌握的。
  举例说明:
  ①アン:昨日、勉��していたら、友�_が来ました。
  山田:それって、来てくれたの?それとも、来られたの?
  例句中划线部分是一句不自然的日语。因此,会话中山田反问一句:“来てくれたの?それとも来られたの?”因为アン的表达模糊不清,到底アン是期待他的朋友来呢,还是不期待呢,山田无法找到答案。按照日语母语者的事态把握措施,不论是哪一方,希望的、不希望的,都要用语言体现出来。这才是最自然的日语。
  (一)授受表现
  “あげる”“もらう”“くれる”这类动词表示授受联系,所以被称为授受动词。授受动词是含有方向性的,这也是日语表现的一个特点。特别是作为助动词使用的“てあげる”“てくれる”“てもらう”,这种用法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
  ②田中:ヤンさん、会�hの�Y料は受け取りましたか。
  ヤン:はい、昨日、高�颏丹螭�私に送りしました。
  例文②中,ヤン把高桥给他资料的行为当做是一直恩惠行为,应该使用“~送ってくれました”才是正确的表达方式。如果换作“送りました”、“送ってきました”的话,就是非常不自然的日语了。汉语母语者由于受到自身“客观事态把握”的作用,经常使用“送りました”、“送ってきました”。日语母语者在表达收到恩惠时,必须是把恩惠用言语化表达出来。比如,“午後、田中さんはつまらなくて、本を�iんでいた。その�r、友たちが来てくれました。”。在自己无聊的情况下,朋友来了,这对自己来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根据主观事态把握,是一种恩惠表现,所以说话者用了“来てくれました。”,把田中内心喜悦的心情用言语表达出来了。如果只是用“来ました”,就无法表达出田中的心情变化。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无疑用“来ました”是恰当的。
  (二)被动表现
  日语中的被动表现分为直接被动和间接被动两种。如果把施事者作为主语,把受事者作为补语的话,这句子就是主动句,反之就是被动句。直接被动句是指主动句主动句中的ヲ格补语作为被动句的主语的句式。间接被动句是指原来与发话者没有联系的第三者的所作所为给发话者带来了困惑的句式,句中是否表达使人困惑的意思是由该事情中是否有这一层含义而定的。
  池上、守屋(2017)指出日语的被动态用于表达所发生的事态与与此有关联的话人的关联或者说因事态的发生使说话人受到伤害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解说在以往的日语语法和日语教学中不曾出现。
  关于日语母语者来讲,自然的日语,说话者作为动作的对象时,习惯用被动表现。如关于同样一件事情,日语母语者不会使用“先生が私を褒めました。”这种表达方式,而是使用“先生に褒められた”;不使用“友�_が私をパ�`ティに招待しました”。而使用“友�_にパ�`ティに招待されました”。这一点关于中国日语学习者而言,可以说是一个新概念。这种表达方式如何理解、主观事态把握如何理解,都是目前中国日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即使同样是被动态,有些动词同时具有正负两面的意义,需要根据说话者的内心感觉来判断是正面意义,还是负面意义。比如“褒める”、“招待する”这样的动词,在“下手な歌を皆の前で褒められて�uずかしかった”或者“苦手な人のパ�`ティに招待された”时,就充满了讽刺意味,日语毕业论文,是一种负面含义。
  在看几个例句,
  ③同僚に眠い理由を�かれて、夜に子供が泣いたという理由で寝ることができなかったと返答する�雒妞扦位嵩�である。
  田中:あ~あ、眠い。
  山田:昨日�Wかったの。
  田中:そうじゃなくて、夜に子供に泣かれて寝られなかったんです。
  田中由于孩子的哭闹声无法入睡。关于说话者而言,是一种困惑。   ④秘书突然辞职了,搞得我很为难。
  中国日语学习者在翻译此句时,由于“客观事态把握”的作用,会翻译成“秘��は仕事を辞めてから、私は困った。”。但是,关于持有主观事态把握的日本人来讲,因为是受到负面作用,会翻译成“急に秘��に辞められて困ります”。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在于现今中国的日语教材关于被动表现的解释还不够充分。
  日语母语者在表达被害时,经常使用自动词或者他动词的被动态。比如,“その知らせを�いて�@いた。�檎�で死んだ。”与此相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经常使用他动词,这是一种不自然的表达方式。
  ⑤李:昨日、�^が痛くて家で横になっていたんですが、外で道路工事を始めて、寝られませんでした。
  例句中,小李由于屋外的道路施工导致无法入睡,要表达不满的情绪。但是从例句的表达中,看不到这种不满情绪。日语母语者在表达这种情绪时,经常使用自动词。把自己由于力所不能的事态所造成的“被害”的心理变化用语言表达出来,“道路工事が始まった”和“道路工事を始められて”,前者使用自动词,后者使用被动表现。池上・守屋(2017)指出把话者因自身力所不能的事态所造成的“被害”的心理变化言语化是日语被动表现的基本特征。
  三、结语
  日语母语者具有主观把握事态的倾向,凡事都将自己置于事态之中,即使不在现场也“自身投入”般有亲临现场之感,并将事态原封不动语言化,因此主观性较强。在表达被动和授受联系时,倾向于“手は好ましいことなら、恩�{表�Fを使って、好ましくないことなら、受け身表�Fを用いる”。现今,中国的日语教材对事态把握的讲解还不是很充分,因此需要假期我们的教材改进。
  注释:
  本文例句均出自池上嘉彦・守屋三千代�著(2017)『自然な日本�Zを教えるために �J知言�Z学を踏まえて』 ひつじ��房.
  参考文献:
  [1]庵功雄.(2017)『新しい日本�Z学入�T[M].言�~の仕�Mみを考える』スリ�`エ�`ネットワ�`ク.
  [2]池上嘉彦・上原�・本多��(2017)「Subjective Constraualとは何か」『日本�Z�J知言�Z学会�文集[C].日本�J知言�Z学会�文集 5,514-557.
  [3]池上嘉彦・守屋三千代�著(2017)『自然な日本�Zを教えるために �J知言�Z学を踏まえて』 ひつじ��房
  [4]池上嘉彦(2017)「日本�Zのをめぐって」日语学习与探讨 2017年第五期
  [5]近藤安月子・��野伴子(2017)「日本�Z教科��に�る事�B把握の�A向�D中国で出版された教科��を例として」『日本�J知言�Z学会�文集』第9��
  [6]赵华敏(2017)「日本�Zと中国�Zの事�B把握について�D�D授受表�Fの使用及び���Uを例に」 第1届汉日对比语言研究会.
  [7]白晶(2017)《日语母语者事态把握的特点与地道日语》 考试周刊,2017年13期.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