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日本二战反思文学的差异[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 国人普遍认同一种观点,就是德国二战反思文学相比日本二战反思文学来得更为深刻,即从不避讳自己在战争中的罪行。但关于德国人是怎样反思的、反思的内容和研讨出了哪些人类共性的东西都没有仔细加以探讨。而关于日本的二战反思文学,长期以来都存在一直善意的误解,一厢情愿地认为日本人也在对其发动的军国主义战争进行着批判和忏悔,但和日本二战反思文学有着严重的偏差,更有学者指出疑问:日本是否有反思文学。正值中国学术界讨论这一主题时,随着柏林墙的倒塌,统一后的德国也出现了一股具有为历史翻案倾向的写作潮流――描写受害的施害者,这与日本惯对战争罪责进行回避、淡化与模糊化的矛盾处理方式既相同又不同。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德日二战反思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导致人们关于科学和理性迷信的破灭。人们在这种空前惨痛的教训面前,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如果没有被加以正确的应用,将会给全世界带来比非理性更为恐怖的深重灾难。同时,二战也导致世界人民对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宗教信仰和人性理想等一系列问题的质疑和重新思考。
  德日两个国家的二战反思文学走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发展过程。虽然都是反思,但日本从来都是以从战争体验出发,标榜日本受害和反对战败为主体,并且大体以上世纪60年代初为转折,之前反思文学以写战争和战败后的社会现实为主,之后战争反思文学数量急剧下降直至几乎不见踪影;而德国在几十年坚持不懈一路深刻反思战争后,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也出现了一批具有强烈的为历史翻案倾向的小说,这种“施害者集体转变为受害者集体”题材甫一面世,立刻引起了包括德国媒体在内的热议。
  德国文学常常喜欢研讨人生意义、追问生活理由和表达用哲学思考对人生的认识,而以文学的形式对战争主题的反思一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就现代战争而言,从1929年出版的《西线无战事》到2017年出版的《蟹行》,几代作家历经思考后不仅著作意蕴浓厚深沉,且作用深广。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对二战这种全人类的灾难所发生的原因、过程和最终结局,甚至追问到个体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角色和对历史发展进程赋予什么样的责任,并且关系到人性、法学、人类命运、哲理意识和道德意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研讨,并在德国文学界形成了一个反思的传统。
  《蟹行》是君特・格拉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创作的第一部著作。德国《明镜周刊》在2017年第6期用大量篇幅介绍和评价这部著作,认为作者触及了一个在德国战后文学中地位比较尴尬的禁忌――作为给全世界人民带来巨大伤痛的施害者德国人民同样在二战中受到了伤害。君特・格拉斯不仅呈现了这样一个以往作家着墨很少或者避而不谈的的主题,还在小说中对现在德国人民应该怎样回顾二战和怎样面对那场浩劫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的伤痛进行了详尽阐述。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其实就已经开始出现类似主题的写作潮流,其他背着同样替历史翻案名义的著作还有本哈德・斯林克的《朗读者》、迪特・佛尔特的《穿着染血鞋子的男孩》、马丁・瓦尔泽的《评论家之死》和彼得・施奈德的《即便我们只赢得一小时》等。但,这不意味着德国作家真的打算为法西斯罪恶行径辩解,而是正如“蟹行”在德语里的意思一样,是倒退,也是一种横向发展,是更为人性化和理性的全方位审视作为施害者的德国民众在二战中扮演的真实角色和战后出生的一代人应该如何理解和思考前辈曾经犯下的错误。
  文学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朗读者》、《蟹行》从文学与政治、历史和思想意识的联系在现在引发的思考,和《铁皮鼓》在几十年前引发的思考是同样的,都折射出一个时代人所持有的道德理念和世界观,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是多角度的对人性的一种重新解读。
  同样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所宣扬的与德国完全不同。在战争刚刚结束,最需要对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战争负起应有责任,定下反思和批判基调的关键时期,日本战后文坛充满了具有相互攻击性的派别争斗,从而导致战后日本战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无法形成一个对侵略战争客观、准确、公正能够占居主导性的理论观点。这就导致本应对侵略战争罪行进行彻底揭露和深刻批判的文学导向偏离了正确轨道,也决定了日本战后战争文学对法西斯战争的暧昧态度。日本民主主义文学作家、评论家等围绕着“政治和文学”、“转向论”、“知识分子论”、“世代论”等与战争罪责等问题展开了分别以《近代文学》和《新日本文学》杂志为阵地的一轮接着一轮的没有结论的论争。这与德国的正确做法从一开始就在理论,行动纲领和斗争行为上都存在着严重偏差,导致日本二战反思文学偏离了正确方向。
  日本的二战反思文学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文学现象,在战争期间几乎全部作家都在高压政策下纷纷发表“转向声明”支持“国家政策”,而在战败之后又开始从事反战文学写作。这样日本就出现了一个所谓的“转向时代”。战后日本文学深刻反映了这一时代主题,如野间宏的小说《阴暗的图画》、椎名麟三的《在沉重的潮流中》。
  这种既是帮凶又是受害者的身份形成一个矛盾体,也决定了他们以日本民族主义立场和日本文化中“耻感”观念来认识、反思和评价这场战争。因此,战后日本战争文学也必然具有某种矛盾性,既有对法西斯军国主义专制及对侵略战争的揭露与批判,又在某种程度上宣扬“日本受害论”的思想;既反战,还对战争罪责进行回避、淡化与模糊处理。
  战后日本战争文学中涉及侵略战争主要是在强调战争带给日本本土和日本国民本身造成的创伤。如梅崎春生的著作《樱岛》、石川达三的《风雪》、大纲升平的《野火》等。首先,缺少对法西斯军国主义罪行进行批判和反省意识,相对少有著作提及侵略战争受害国的深重灾难。战争体验文学的许多著作不只描绘出战争给日本人带来生活上的困苦,更着重表现战争给日本人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一定意义上委婉地表达出了“日本受害论”思想,模糊了侵略战争责任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战争的确是给日本国民带来了无法抹杀的心灵创伤;另一方面是1945年8月,为了促使日本法西斯不做困兽之斗尽快投降,美国分别在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造成近30万无辜平民顷刻之间毙命。战后,日本作家创作了大量以原子弹轰炸为题材著作,使日本文坛出现了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原爆文学”,主要著作有原民喜《夏天的花》、《毁灭的序曲》、大江健三郎的《广岛礼记》等。揭露战争给无辜平民带来巨大灾难是值得尊敬和肯定的,但只是孤立地不提及爆炸缘由的描写原爆后灾难性后果,使日本看上去是很“受害”的。其次,在战败体验文学中表现出来的反战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哀婉的表达一种“反对的是一场失败的战争”,如在《风中芦苇》下卷中描写日本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终于结束了,但日本的反战者没有长舒一口气,他们没有感到由衷的高兴,而是感到伤心愤慨。
  就这样,在根本没有进行反思的主旨下,著作已经由侵略战争带来的战后作用被推卸责任淡化成“双方都有责任”了。淡化、模糊侵略战争罪行可以说是战后日本战争文学著作普遍表达出的主导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余匡复.当代德国文学史纲.辽宁教学出版社,1994.
  [2][日]松原新一.罗传开译.战后日本文学史・年表.译文出版社,1983.
  [3]王向远.不是反对战争,而是反对“战败”.文艺报,2017.
  [4]刘白羽.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重庆出版社,1992.
  [5]王向远.日本有反战文学吗?外国文学评论,1999.

日语毕业论文日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