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作为近年来图书馆探究的一个新型的物理空间和服务模式,日语论文,正在成为学院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之一。为探究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探讨措施从中国与日本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在建设初衷、命名特征、服务模式、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对比探讨,尤其通过对上海高校图书馆进行深入访问,得出中国高校应在资源分配、空间布局、服务对象以及人员配备等方面有所加强的建议。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IC;Information Commons;信息空间;中国;日本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11.020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7)11-0086-05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自从2017年被吴建中教授首次将其概念引入中国后,作为近年来图书馆探究的一个新型的物理空间和服务模式,正在成为学院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几年这个概念不仅在国内高校图书馆被广泛使用也被越来越多的高校付诸实践。2017年,(复旦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大学信息共享空间正式开放,这是国内第一所将信息共享空间理念付诸实践的学校。当前我国已有数十家图书馆对构建信息共享空间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功,还有多家图书馆已经有了建设信息共享空间的构想。可以说,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已经成为学院图书馆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日本在高校图书馆建设IC空间要远远早于中国,在90年代初北美刚刚兴起之时日本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究,日语论文题目,当前已有近80家高校图书馆设置有信息共享空间,相关于中国高校图书馆来说发展相对成熟,因此中日高校图书馆的共享空间的比较探讨对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1 探讨背景 2017年7~8月,来自日本筑波学院的Saori Donkai等人在日本国内做了有关日本高校图书馆的调查探讨,这个探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755家日本高校图书馆进行探讨,共收到524家高校的有效问卷。 2017年10月-2017年1月,笔者与来自京都学院的川崎良孝、筑波学院的Saori Donkai等人合作完成了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学习支持服务调查,由于受访问成本、地域限制等因素作用,仅完成上海21家高校图书馆的调查探讨。 尽管调查样本差距很大,但考虑到中国拥有信息共享空间的高校数量远远少于日本高校,而上海又是建设信息共享空间的早期开拓者,也是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相对比较集中的城市,因此本文将尽量从建设初衷、命名特征、服务模式、未来发展等主观问题角度进行对比探讨,而尽量少地触及数量、硬件等客观分布数据,以达到探究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的目的。 表1 日本、上海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调查背景 2 中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概览 中国对于信息共享空间的探讨晚于国外。国外有关IC的探讨始于1992年,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理论探讨成果颇多,形式不仅包括论文,还有各种调研报告和专著,而实践发展方面则更为迅速。中国对信息共享空间的探讨和实践可分为港澳台地区和大陆地区两个层面。中国香港地区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引入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模式,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澳门地区不少图书馆当前也开展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但探讨性文章不多。中国大陆地区对信息共享空间的关注与探讨只是近几年的事,无论理论探讨还是实际构建方面都还处于新兴阶段,可喜的是许多图书馆已经开始实践活动,比如复旦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大学、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交通学院、复旦学院、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学院、清华学院、国家图书馆等。 从建设基础、表现形式和服务上可以将中国的信息共享空间大致分为3种类型:一种是基于原有的电子阅览室有一些本地化的改进,总体的资源组织和服务项目设置是类似的,都是通过重新设计物理空间布局、整合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如(复旦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大学、上海师范学院等,这两所高校的信息共享空间都是整合了互联网、计算机硬件设施及各种类型的文献和多媒体资源,服务形式包括电子教室、小组讨论室、演示教育区、休闲区等;第二种是以多媒体服务为主,但融入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共有、分享的理念,这种类型以北大和清华最为典型,清华学院IC包括一个讨论学习区和一个音像视听区,北京学院称之为“MC(Media Commons)”包括一个多媒体学习中心和一个多媒体研究室;第三种是完全将信息共享空间理念融入新建图书馆,以复旦学院江湾校区、上海交大和暨南学院图书馆新馆为代表,都是在建设之初就融入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模式,推行大开放、大服务格局,图书馆服务实现“藏、查、借、阅、参”五位一体的有机服务机制,目标是将整个大楼建成信息共享空间和学习共享空间,如复旦学院江湾图书馆的IC物理空间设置并非单独放置在一个层面或一个独立的空间里,而是被融合于图书馆的传统的空间布局之中,即将图书馆传统的纸本图书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等空间与IC空间交错设置。 3 上海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近况及与日本的比较探讨 上海作为中国信息共享空间的早期开拓者,也是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相对比较集中的城市,因此本文将尽量从建设初衷、命名特征、服务模式、未来发展等主观问题角度进行对比探讨,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3.1 设置理由 在被访的21家上海高校中,有12家学院已经设置共享空间,仅1所高校对此概念依然不清楚。这12家高校中有6家为拥有藏书量在300万册以上的大型学院图书馆。被访高校设置共享空间的理由中,91.7%的学院是由于“图书馆建议”,“因为新建或改建图书馆”而设置信息共享空间的比例也很高,达到58.3%。学院图书馆的共享空间名称叫“研究室”或“信息共享空间”的较多,也有些叫“图书馆书吧”,或者根据专业性取名,也有将其融入传统功能性部门的。 前在被调查的日本高校图书馆中有78家图书馆设置了共享空间,大约60%以上是在2017年及以后建成的,这说明日本进入了共享空间的高速建设时期。在名称的选择上也是五花八门,被提及的名称有“学习区域”、“学生空间”、“交流实验室”、“学习小组室”、“多媒体空间”等。与国内图书馆由图书馆建议设置信息共享空间的初衷不同的是,51.4%设置有信息共享空间的日本高校图书馆是由于新建或改建了图书馆,填选“其他”理由的被调查图书馆提及的原因有:改建阅读空间、获取补助、教员的需求等。 3.2 服务项目 在被访高校中,拥有共享空间的12家学院图书馆能提供的“学习共享空间”项目包括“针对学生提供服务”(83.3%)、“明确学习共享空间的目的和使命”(83.3%)、“一站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83.3%)。除此之外,“和授课合作开展”(66.7%)、“把握学生需求(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66.7%)、“可以聊天”(50%)也有超过半数的学院能够提供。 通过对比中日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的服务项目,我们发现在日本高校信息共享空间所提供服务中,“可以聊天”、“针对学生提供服务”和“设置帮助台”排在前三的服务项目。而这3项除了“针对学生提供服务”与中国高校图书馆提及率前三相同外,排在最前面的“可以聊天”在中国高校信息共享空间的普及率却只有一半。有趣的是,在中国“明确学习共享空间的目的和使命”被当作与“针对学生提供服务”同等重要的,提及率达到83.3%,而这个项目的提及率在日本仅为9%。这个正好与上海高校图书馆的设置理由首选项为“由图书馆建议”相互印证。可以说,相关于日本高校图书馆更多时候是需求驱动型不同,中国高校图书馆更多时候扮演着主动探究者的角色。表2 日本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的服务项目 3.3 未来发展需求 在对于“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服务的必要性”上,上海高校图书馆认为最有必要提供的项目为“明确学习共享空间的目的和使命”(95.2%)、“把握学生需求(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95.2%)、“一站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90.5%)、“针对学生提供服务”(85.7%)。而在对于这些项目的反对声音主要集中在“可以饮食”(38.5%认为没必要)、“可以聊天”(14.3%)、“设置帮助台”(4.8%)、“对老师提供教材支持服务”(4.8%)。 对于未来发展上,尽管排名靠前的需求项目与日本高校基本一致,但日本高校与上海也存在不同的见解,比如日本高校图书馆认为除了“可以饮食”外,其他选项的需求上都是觉得“有必要”的被访者居多。而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多数受访者在“可以饮食”和“可以聊天”上的支持率却远远低于日本。笔者认为得出这样的调查结果是由于日本高校的信息共享空间建立初衷多是需求导向型,因而在这种环境中关于协作学习的认知度更高。在中国高校图书馆建立信息共享空间时是通过模仿国外的运营模式而进行的一种探究式实践,中国高校的教学模式也决定了学生尚未习惯以讨论组的形式协同学习,因此关于协同学习等所需要配置的空间需求相对较少。图4 上海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服务的必要性资料来源:笔者2017.10-2017.01调查 4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建议 本探讨的调查范围选取在上海除了受成本因素限制外,也与共享空间在上海高校中运用较多有关。共享空间首先出现在华东地区高校并非偶然,除了对IC先进理念接受因素外,经济力量占了很大比重。上海地区高校由于经费充足,且近年来由于学院城的兴起改扩建较多,因此有更多的高校在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和管理上有一定的实践空间。但总体来说,中国在共享空间的实践上尚处于探究阶段。 根据被访高校对于“学院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开放式提问以及笔者对相关高校的走访和对日本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了解,建议中国高校在资源分配、空间布局、服务对象以及人员配备等方面有所加强。 4.1 资源分配更多元化 当前,中国高校图书馆存在共享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联系问题不明确,建议“学习共享空间”能够跟进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尤其是随着师生电子阅读器的普遍使用,“学习共享空间”应更注重无线网络设施的配备。 4.2 空间使用上更贴切读者 中国一些新建的学院图书馆,学习室有很多间,但大多数时间紧闭,没有合理或者有效利用。这与中国的学习协作氛围尚未形成有很大联系,笔者了解到当前高校的学习小组室很多时候变成了学生会或学生团体进行业务讨论的会议室,真正用作协同学习的功能很少。上海高校图书馆对于学习室的预约也不是特别便捷,建议学习暨南学院图书馆等对“学习共享空间”先进行网上预约然后图书馆员通过授权读者凭借书证就可以自主进入的预约模式。 4.3 空间布局更合理 当前笔者走访的一些上海高校信息共享空间,虽然对空间的功能划分各有不同,但单独区域多数以小组讨论室为主,建议高校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及馆舍情况,更为合理地设计“学习共享空间”,比如安静区和喧闹区从更广阔的空间布局上分开以满足不同需求。 4.4 服务对象更广泛 中国高校的共享空间当前多数是为提供学生服务,建议应当同时提供老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的共享空间。这在日本就较为通用,日本的高校图书馆常常为教师提供教材制作、电子素材准备等服务,可以说图书馆不仅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也是教师的左膀右臂。 4.5 对人员配备提出更高要求 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对图书馆馆员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相应知识或经验的馆员来提供服务。“学习共享空间”,不能光流于名称或形式,需要图书馆员、参考咨询馆员,更多地介入,提供咨询、参考与推荐。在学生图书馆员的使用上,中国高校往往对他们分配以清洁、排架等简单工作,这时候也许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让学生在图书馆担当课程补习、辅助外语角练习、帮老师买书等,更多地参与到图书馆的服务中去。 信息共享空间与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不同,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关注用户学习和探讨中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将原本分散的各类资源整合在一个空间内,为用户提供的是集信息资源获取、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提高、推动学习探讨和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从而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场所、信息资源、专业人员等方面的优势。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服务,是适应当代学院教学革新中协作式学习的需要,共享空间服务的确大大提升了图书馆的吸引力,体现出图书馆主动、开放、创新,它将成为拓展图书馆服务内容的新模式和新理念。 参考文献 [1]王婉,王萍.从IC到AC:国外学院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的发展与启示[J].图书馆学探讨,2017,(8):82-85,89. [2]杜慧平,刘晓霞.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7,(3):52-55. [3]崔红雁.谨慎看待学院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IC)建设热[J].现代情报,2017,(9):128-130. [4]Saori Donkai*,etc.Academic libraries as learning spaces in Japan: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commons[J].Th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 Library Review,2017,43:215-220. [5]川崎良孝,等.中国の学院囝书馆における学习支援に阌する调查报告[M].京都图书馆情报学探讨会(发行),2017.7. [6]孙玉玲,彭小花.国内外Information commons实践近况及发展趋势[R].中国科大学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文献服务部探讨报告,2017.10. [7]成俊颖,朱莉.复旦学院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体系建设[J].情报探究,2017,(6):90-92. (本文责任编辑:马 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