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诗歌特有的优美意境集中体现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和审美取向,是日本文学的重要组成。其中,日本的古典诗歌简短有力、意象悠远,经过各个朝代的洗练雕琢,创造了独有的歌风,充分展现了古代日本人对外界的敏锐感受,散发着极强的艺术和自然气息。本文力求概括日本古典诗歌歌风的变迁,重现日本古典诗歌的艺术价值。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诗风变迁 朴素 幽玄 闲寂 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I31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045-1 日本古典诗歌经过长年累月地融合包容,充分表现了日语假名的精炼特性,成为世界诗坛的一朵奇葩。这些诗歌在各个时代背景下,又有着各自复杂微妙的特性。若是逐字逐句地略论每一首诗,以此概括各个时代不同的风格将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困难的工作。纵观日本诗歌,以歌颂大自然、描写客观景物的居多,日本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可见一斑。所以本文试着从这一点切入,略论各个时代的名作中,作者对“虫之鸣”这一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的感受,来看日本古典诗歌风格的变迁。 一、 从《万叶集》到《古今和歌集》的歌风变迁 日本诗歌的第一部巨著要追溯到公元八世纪出现的和歌集―《万叶集》。这部最早的诗歌总集横跨130多年,收录了上至天皇、下至平民500多名诗人的4500多首诗歌,既有声名显赫的皇亲贵族,也有穷苦潦倒的农民。在文字尚不发达的上古时期,大部分诗歌的作者没有留下名字,只以“作者不详”记之。正是这些源于日常生活、未经雕琢的诗歌,体现了古代日本人质朴的自然情感和民族精神。从早期的强韧雄浑到后期的哀婉动人,其风格几经变迁,始终保留了非常朴实的现实主义倾向。 * 斜阳夕照归时径,日日闻蝉听不厌。 * 逢骤雨阵阵而花落,听蟋蟀之音而知秋。 无论是“听蟋蟀之音而知秋”,还是“日日闻蝉听不厌”都显示出了强烈的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不难感受到古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昂然情趣,这种单纯质朴的风格正是《万叶集》最大的特色。 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上层贵族和下层平民的差距逐渐拉大,和歌慢慢沦为贵族咏风吟月的消遣品,成为他们抒发个人情感的手段。于是这份单纯质朴的歌风也在十世纪的中古时期悄然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知性纤丽的风格,而带动这一风格的便是最初的敕撰集―《古今和歌集》。 * 忽闻蝉悲切,惊觉秋风凛。世人多薄幸,人情自凋零。 * 野草思君日,故乡何处是。不堪金钟扰,离愁无尽时。 同是无名诗人的著作,与《万叶集》不同的是,日语论文,这一时期的诗人在享受大自然的虫鸣声时还会有一丝淡淡地孤单和哀愁。一边细腻地描述客观的景物,一边又保留着一双凝视内在自我的眼睛,这种双重性可以说是《古今集》最大的特点。 二、从《新古今和歌集》看中世的无常观 《古今和歌集》中虽然出现了一些悲观的情绪,但整体的歌风还是以流畅优美为主,甚有《万叶集》之遗韵。随后,日本诗歌进入了敕撰集的高峰期,出现了多部敕撰和歌集。这些诗集继续追求纤细精巧的创作风格,王朝贵族的审美意识进一步加深。 * 秋色映山林,夜起闻虫鸣。枝头遍朝露,疑是其泪凝。 * 鸣声不相似,只因悲不同。你有你心事,我有我哀愁。 如上述最后一句所说:各种昆虫的鸣叫声之所以会不同,只是因为各自的悲伤不同罢了。这一出奇的联想固然保留了《古今集》的优美冷静,却明显缺乏《古今集》的机智新奇,不难看出作者的悲观情绪,这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不无联系。随着日本摄关政治的崩溃和武士阶层的成长,日本的贵族阶层受到了巨大冲击。沉迷于个人世界的贵族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即将从根基上被彻底颠覆。这一认知使得他们的著作超越了个人的自怨自艾,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的忧思。《新古今和歌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编撰的,所选的诗歌在知性纤丽的风格上添了一层绝美的哀愁,有明显的主观主义倾向。 * 秋寒吹乍起,枯叶纷纷落。急寻虫鸣声,竟已无觅处。 * 秋风习习近,蝉声空悲鸣。已是命尽时,泪尽染花红。 忽略外在刺激、重视自身主观感受是中世文学普遍的创作方式。在此背景下,微弱的虫鸣声在作者听来充满无力的空洞感,有一种荒凉的美。上述最后一首诗里,作者在初秋的蝉声中听出了蝉对生命即将结束的悲鸣后感同身受,贵族们的失落感和绝望情绪表露无遗。 三、松尾芭蕉与近世俳句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工商业的发展,日本的庶民文化开始兴起。文学形式也变得通俗自由起来。元绿时期,松尾芭蕉进一步改革俳谐的内容与风格,将俳谐从纯粹的通俗消遣文学升华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诗歌艺术形式,即为俳句。 * 已是命尽时,眼前景物皆逝去,唯留空蝉鸣。 * 寂寂丛林中,幽幽蝉声终不停,深深入石鸣。 生老病死,海枯石烂,只有蝉的声音像渗透岩石中一般声声不绝于耳,想来这也算是一种千年的寂寞之美。这种恬静淡泊的美便是芭蕉所创的“闲寂之美”。与自我绝望的中世诗歌不同,芭蕉的诗歌看似寂寥,却在寂静之余隐藏着深深的情趣,充满了近世庶民文化特有的通俗性和自由性,给人以柔和的亲近感。这种余韵与庶民性的巧妙结合构成了近世诗歌的独特之处。 四、结语 有着悠久历史的日本古典诗歌,经历了各个时代,由古朴到浪漫,最终回归到结合了庶民文化的现实主义。明治维新以后,日语论文题目,新体诗得到了蓬勃发展,与传统诗歌不同,新诗形式自由,体裁广泛,通俗易懂,渐渐成为近现代日本诗歌的主流。于是抛弃传统,讲究革新的主张也时有所闻。然而,革新并不等同于彻底颠覆传统,想要创造具有文艺价值和民族特性的好著作,仍然需要深厚的古典文学造诣。深植自然,从微小的景象中捕捉生命的情趣,抒发对生命的感悟和热爱一直是日本诗歌赖以生存的特性。这是日本古典诗歌蓬勃发展的源泉,也是日本诗歌继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日本古典文学全集[M].小学/.1972. [2]秋山虔, 神保五/, 佐竹昭/. 日本古典文学史の基/知/ [M]. 有斐/.1987. [3] 久保田淳. 日本人の美意/ [M]. //社. 1978. |